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

2021-01-03李达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12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存在问题阅读教学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日益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凸显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信息化水平不高、趣味化效果不佳、实践性不足等,这些都阻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健康发展。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解决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立足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习惯,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掌握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提升其阅读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存在问题;提升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日益深入,课堂教学不仅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应注重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如此才能更好地展现教学动态发展的优势。如何开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内容,笔者认为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是关键。笔者通过调研并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当前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从而不断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现代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氛围,更好地展示语文阅读教学的时代优势。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信息化水平不高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不仅使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整体的效果受到了影响,而且在信息技术引入不足、教学思路缺乏创新时,语文阅读教学整体的素材应用效果不佳。阅读教学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撑,无法很好地还原诗歌创作的场景,不利于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诗歌创作的历程,从而降低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当前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明显不足,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推动作用,制约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信息化发展进程。

(二)阅读教学的趣味化效果不佳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化效果不佳,教师对于学生的兴趣点掌握不足,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有的教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创造性认知不足,不能很好地融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制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趣味化发展的进程。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阅读教学启发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习惯,无法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产生正面影响。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能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在阅读角色转变中学生不能体验阅读内容的主旨,降低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思想、知行合一的理念认知不足,未能充分挖掘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不能创造性地完成阅读教学活动,限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路的系统创新发展。

(三)阅读教学的实践性不足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性操作能力不足,对于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掌握不够扎实,在具体应用中显得过于单薄。首先,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教学中,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能够运用基本的阅读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以及教师对阅读资料的整理不足,必然降低语文阅读实践性教学效果。其次,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实践环节巩固学生的阅读知识,忽视了实践在阅读理论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阅读分析创造力不足。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技术,促使语文阅读教学环境不断优化,且保证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

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应当重视引进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和技术,促使其为阅读教学服务。整合阅读教学资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视频、图片、声音等多种素材的综合运用,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背景、环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能。其次,教师借助于信息化教学资源及设备,促进阅读教学内容的创新,并且整合教学资源,拓展阅读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阅读教学指导服务。疫情期间,笔者指导学生学习杜甫的《春望》一诗时,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展示了“安史之乱”的创作背景,为学生打开了阅读思路。最后,在信息化阅读教学思路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应局限于课堂,应努力实现线上线下随时交流,满足学生随时随地阅读学习的需要。这既体现了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优势,同时又彰显了时代发展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发展的特色,奠定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的基础。

(二)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化效果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结合教学目标,同时要挖掘阅读教学内容的趣味點,以及学生能够感知的阅读情感,从而确保语文阅读教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积极挖掘阅读内容中的趣味点,构建趣味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趣味化教学氛围中不断总结阅读经验,为学生长期坚持阅读提供保证。其次,语文阅读教学趣味化发展,不仅需要充分了解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方法,同时给予语文阅读教学以趣味化的色彩,吸引学生主动阅读,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最后,积极开发有趣的阅读教学形式,并构建趣味化的教学环节,包括角色互换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阅读内容、阅读场景和人物角色,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阅读的趣味性。如学习曹禺的剧作《雷雨》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踊跃尝试,认真揣摩,对人物的内心情感、性格特点把握得非常准确。

(三)强化阅读教学的实践性

强化语文阅读的实践性,结合语文阅读实践规律,将阅读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运用,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首先,教师通过分类整理相关阅读内容,让学生在课后运用课堂上学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类型阅读内容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提高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实践性的内容,可以将实际生活的场景引入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阅读场景,对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掌握阅读中的价值观、培养阅读习惯有促进作用。例如,执教《孤独之旅》一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对父母的抱怨,父母有什么反应,当学生回想起自己对父母抱怨的原因时都沉默了。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比我们更小的孩子身上,他们又会怎样?”阅读文本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所学内容与亲身感受相联系,学生对文章感同身受,与其产生共鸣,从而与主人公杜小康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加快阅读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创新,合理建立实际生活与阅读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阅读技巧,从而尽快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效果。

作者简介:李达(1981— ),女,江苏省连云港市朐山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及课堂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存在问题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