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策略

2021-01-02胡银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课堂教学

胡银

摘要: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学科的教学时,其不仅要注重自己的教学质量,还要注重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保证小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足够的兴趣之后,再展开课堂内容的教学,以便小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课堂教学

引言: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教师不必督促,他们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在小学体育学习中,这点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积极革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更具趣味的学习环境,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进而在锻炼体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体育学习兴趣的良好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坚持学生主体,促使学生的课堂参与

小学体育教师在致力于培养小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时,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如:可以让小学生课前预习体育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然后在课上为小学生讲解或者展示;可以将小学生平均分为几个组,然后根据小组来向他们划分每个小组所要讲解的理论知识,课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讲解,让小学生真真正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通过这一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通过体育课堂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队列队形》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其可以在课前为小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小学生能够通过预习掌握齐步走、立定和各种看齐中应该如何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课堂上,让小学生将自己预习的内容讲解给其他小学生,然后小学体育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讲解进行总结、补充和更正,以此方式,可以加深小学生对体育课堂中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

二、打造趣味体育课程,增添辅助器材

为了使得小学体育课程多样化、趣味化,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可以从体育运动设施与参考教材入手,在课前准备阶段,体育教师围绕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将原本枯燥的跑步、体操、立定跳远等常规体育项目变得趣味横生,让学生对体育运动真正感兴趣起来。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一些辅助多媒体设备、体育设施,改善学生运动环境,最终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小学体育课堂将会成为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摇篮。小学体育的教学形式、训练方法都向着趣味化转变,使得学生真正从心里爱上体育课,爱上体育锻炼。

举例说明,小学五年级体育课进行跳跃练习时,首先添置一些体育运动设施,如移动音响和移动电视设备,以及海绵跳台、障碍物等,构建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移动电视与音响能够营造出活跃热烈的运动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后将学生分为四行队列,由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蹲跳起、蛙跳、障碍跳、跨越式跳高等跳跃技术动作。每组学生需要在限定时间内跨越障碍物和跳台,分别运用不同的跳跃动作完成任务。有趣好玩的动画背景、欢快的背景音乐,再配合上体育老师富有节奏感的吹哨声,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跳跃训练变成了一场集体游戏,四个队列的学需要互相比拼,争分夺秒,学生的积极性与投入度将会显著提升。而且游戏化的跳跃动作训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锻炼兴趣,分队分组训练法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趣,学生更容易坚持下去。

三、构建体育兴趣小组,培养体育兴趣

在小学体育课程设计中考虑学生的需求越多,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效果就越显著。学生的建议与想法也有利于体育课程的优化改革,教师应当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寻找目前教学工作中的调整处、问题处。

举例说明,校方与体育教师积极配合,对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小学生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喜好与需求组建体育兴趣小组、学生体育社团,将每学期体育课中的部分课时改为选修体育课。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开展活动,如:足球、乒乓球、排球、武术、轮滑、健美操等。体育兴趣小组、体育社团选择丰富,能够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孩子们的体育兴趣,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寻找到乐趣与快乐。另外,兴趣小组、体育社团的形式便于学生自由参与,在体育课堂上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体活动,课余休息时间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开展活动、比赛、练习,学生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和独立性,是体育课程之外的补充渠道。学校应当给予学生相应的场地、设备、器材,体育教师则可以给予学生技术指导和评价反馈,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和运动项目之中,让兴趣成为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最佳动力来源。

四、开展体育游戏教学,增进课堂互动

在现代小学体育教育进程中,体育课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兴趣化、游戏化转变,体育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育思维,依照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去设计游戏活动。在体育课上组织和构建游戏活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分工、协作、配合、交流,实现单向式教学到互动式游戏的转变。学生应当有一定的课堂自主权,开展趣味性游戏,提高学生体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运动的快乐,调动锻炼兴趣,加强耐力、速度、力量、肢体协调等身体素质。

举例说明,小学二年级体育课程《走与跑》教学时,体育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心理需求创设不同的体育游戏,围绕自然站立起跑、障碍跑、走跑等动作教学设计游戏活动。首先,创设一个有趣的游戏背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三到五位学生为一组,每组学生扮演成兔子一家,需要在充满了障碍物的大森林中运送蘑菇。一路上,学生扮演的兔子家族需要跨越障碍、穿过池塘、走过独木桥、爬过小山。教师在旁观察、监督、评分,考察哪组学生配合度与默契度最高,在最短时间内运送完全部的蘑菇即为获胜组。每到一个障碍物区域时,每组学生需要完成教师指定的走跑动作,动作不标准、不规范则会增加时长。《走与跑》教学课程转变为了妙趣横生的游戏情景,体验式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热情,课堂气氛热烈,显著提升了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结论: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兴趣在学生体育学习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对此,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并且针对性地创造与之相符的教学环境,是现阶段广大教学工作者重点探究的课题。在教师的坚持和努力下,相信小学体育教学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完成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实现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从中获得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哲浩.谈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06):179-180.

[2]马德浩,田来,宋雨婷,薛昭铭,董翠香.以人为本:俞定智的体育教学追求[J].体育教学,2021,41(02):63-66.

[3]张雨琦.聚焦小学体育兴趣化,创生活情境展开跨学科学习[J].体育教学,2021,41(02):35-38.

[4]刘育明.游戏教学法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的研究[J].教師,2021(04):85-86.

[5]王飞.新时期提升学生体育兴趣的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107-108.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兴趣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