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02刘峰
刘 峰
(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02)
业界通常使用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来衡量一个企业的成熟度。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时间并不长,在该领域还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积累,因此存在的不足之处较多。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所使用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多借鉴其他行业的工作经验,所使用的编制依据主要以预期利润、总体造价、成本定额、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施工作业后勤等为主进行联系,编制基础为财务数据,目标主要包含成本控制、进度控制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是影响企业和职工经济效益以及企业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性管理工作。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优势
1.优化成本控制
有关工程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取决于设计阶段所制定的概算编制以及各类前期的规划工作,在范围上覆盖与工程相关的人力,物资,能源以及管理等各类支出费用。关于成本控制的不足,主要为部分项目消耗失控而引发实际成本增加为主。
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各项目以及具体施工环节的有效考量,并借助综合分析办法实现分项成本预定额度的建立,将其演变为各部门工作目标,成为具体工作的参照;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各类不合理问题的有效分析并保证及时调整;分析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现阶段预算管理应用特征,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过程中各类不必要的支出,达到成本优化效果[1-2]。
2.加强内部协作
在一项工程中,建筑施工企业的参与部门数量众多,实施预算编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为企业主体的各项需求,故针对各部门的诉求进行深度分析十分必要,并能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建议调整,要求预算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尤其是涉及各类成本支出环节,需要保证计划的共识,避免出现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合理费用支出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减少部门之间的矛盾。在运用统一项目分类和标准,完成各类分项工程内容进行规划之后,参照市场价格完成额度设定,保证最终预算编制结果得到各部门的认可。
3.提升业务效能
通常在正式施工之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收集,涉及内容涵盖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资金水平以及技术等级等,同时还需要横向比较同类型施工各项数据表现,其目的在于提前开展工程的分析以及规划工作,确保对企业所拥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工程实际操作的规范性[3-4]。
此外,还具有约束员工个人行为的作用,以此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保证对自身工作的负责。要求员工个人对于自身的职责范围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将职责履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畴,用于激励员工。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应用的关键问题分析
1.指标问题
预算管理工作所涵盖的内容涉及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考核等各个环节。关于预算目标的设定应当考虑合同签订、营业收入、成本控制以及投资效益的各个方面。同时,关于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还需要针对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以及要求进行纳入考量,各部门之间的预算编额也需要及时进行汇总。若缺乏部门之间的交流,必然会引发立场和目标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预算指标问题。
2.编制问题
建筑工程的施工部分应当由建筑施工企业专项负责,需要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明确的建设标准、进度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为了维护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关注施工质量以及进度控制,这其中还涵盖着关于预算人才的培养工作。
缺乏预算人才的支持,会引发企业内部预算编制工作专业性的下降;而如果预算编制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可能导致项目实际需求无法得到合理判断和分析,从而造成预算编制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出入。关于价格的确定并未严格依照相关标准或者是根据要求执行,存在定额失衡或者失真的情况,造成预算对于后续施工成本的控制效果减弱[5-6]。
3.执行问题
完成预算编制工作之后,应当由各部门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考虑到编制工作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出入,或者是各部门对于预算编制内容理解的不全面而引发的各类执行不合理问题。比如,关于不同项目中对应的工程物资和费用的超量消耗,往往会引发整体成本的大幅度上涨。此类问题的诱因众多,且难以进行控制。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将焦点对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对于此类细节性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致使预算编制被片面执行,无法发挥管理效果。
4.评价问题
因评价指标不完全或缺少激励机制对执行环节的成果进行反映,可能会出现部分部门超出预算或者是没有完成预算编制内容,假借其他形式对预算指标进行修改,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另外,这也会影响各类信息数据收集的真实性,无法有效判断预算编制的执行效果。评价体系的不健全还会引发绩效考核部门考核失真,缺乏足够的依据支持考核工作的进行,使得对考核对象的结果评价不够客观,无法为奖惩机制的执行提供依据,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方案
1.强化管理意识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工作内容应当覆盖整个系统,同时也需要企业的各个层级人员能够给予积极的配合,包含领导以及员工。由于企业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者执行效果,因此,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行,首要任务是要求领导层对于该项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且能够将这份重视传递给下属以及基层员工,以最终实现全员的共同参与。此项工作离不开有效的宣传教育,需强调各部门之间建立协作意识,重视各类财务报告文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强化不同部门之间业务对接的能力,并对全面预算管理各环节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解。
2.融合企业业务
由于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因此该项工作的执行需要所有部门的共同努力,而非财务部门独立承担。考虑到建筑工程有着较长的工期,关于预算编制以及执行离不开系统性工作的支持。因此,有必要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项负责的预算管理领导小组,由该小组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方案的制定以及具体执行,并及时针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汇总上报,同时兼具协调各部门的功能,实现对于预算管理情况和进度的有效监管。小组成员可以是财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业务骨干,落实各项预算工作细节,例如关于情况的收集和市场信息的调查,包括对于施工现场的勘察。关于预算目标的设定,除了考虑各项关键指标之外,更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所面临的行业处境做出正确选择。
3.落实方案决策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所包含的预算编制工作仅仅是初始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有效执行。为了保证执行效果,就必须针对各部门的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通过召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的方式,定期总结各部门的执行情况,用于对比执行情况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导致差距的原因所在,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实现改进。
展开工程建设进度推演工作,并设置不同时间段的预算编制方案,以上一时间段的编制执行结果作为参照,指导下一时间段的执行,根据实际需求做出适当调整。
4.评价模式再造
实施科学的评价工作,关系到预算方案的合理性。运用评价的方式分析预算方案实施后的结果,除了需要对工程施工各方面进行有效涵盖之外,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预算编制的可行性以及实践过后所带来的效益结果。为了保证预算方案的有效执行,通过绩效评价的方式来约束相关部门以及人员的日常工作。
针对此,通常采用业务目标量化的方式完成某一时间段关于方案的执行效果评分,通过对比实际消耗额度和预算额度的方式检验预算方案的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的员工,采用的评价模式应当有所差异。此外,应将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进行结合使用,以深化评价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成本的有效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分析探讨了有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措施,包括对管理意识的强化,加强各部门以及员工对于预算方案的执行力度以及关于执行结果的评价等,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更好地开展成本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