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实施现状
——以H高校为例

2020-12-31罗锦英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超星学分课程

罗锦英

(武夷学院教务处, 武夷山 354300)

在线开放课程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校际围墙。高校作为在线开放课程的主阵地,在共享全国高校乃至全世界优质资源的同时,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问题。深圳大学李清泉认为,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学分互认[1]。地方高校作为在线开放课程的消费大军,需考虑赋予在线开放课程一个“合法身份”,这对推动在线开放课程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校际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现状

目前,在线开放课程如何引入高校学分系统在我国已有初步实践,现从政策、学分认定形式等方面分析我国高校学分认定的现状。

1.1 政策支持力度大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各类学习成果转换的同时,为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提供了良好政策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促进各类学习成果衔接、沟通,实现成果转换[2];2014年,清华大学成立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大力探索在线教育的学分制度和政策研究[1];2015年4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指出,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高校将参与学分认定的在线开放课程纳入本校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在线开放课程学分互认制度[3];2016年9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教改〔2016〕3号)指出,高校在保证学生同质等效修读外校课程后,可自主开展规范细化的学分认定工作,健全学分认定机制;全国大多省市教育部门相继正式出台“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例如2016年,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出台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学分认定工作流程;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大力推动优质在线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建立MOOC学分互认制度[4]。同年,江西普通高校学分互认管理平台上线,由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发起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联盟成立[5]。

1.2 学分认定模式多样化

1.2.1 校本课程的自我学分认定模式 学分认定初始,部分高校结合自己学校特色或者学科优势,在单个或多个平台建设课程,供学生选课学习,课程考核通过则授予学分。目前,校本自建课程主要有两种认定方式:一是将校本在线开放课程用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结合学生线上线下成绩进行综合考评;二是将校本在线开放课程开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课程线上考核要求后,即可认定本校特定课程的学分。如华东师范大学将校本在线课程体育与健康作为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科目,学生通过线上学习获得该门课程结业证书后,即可认定该门课程的学分[6]。

1.2.2 引入外校课程的合作学分认定模式 部分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购买其在线教育平台上的优质教学资源用于教学,学校根据平台考核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进而认定课程学分。如与爱课程、超星、智慧树等在线平台合作。

1.2.3 在线联盟的校际学分认定模式 我国高校间为了加强合作、交流,组建了较多校际联盟,如九校联盟(C9)、卓越大学联盟(E9)、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UOOC)、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FOOC)等。联盟校间共享优质在线资源,实现课程互选和学分认定。

1.2.4 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模式 2012年7月,国内首家区域学分银行——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成立,相继江苏、陕西、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建立了区域学分银行。2017年11月,国家开放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及超星集团共同研发了以学分银行为理念,以MOOC为载体的在线学习平台——学银在线,推动了高校间优质资源的共享、学习成果的积累和转换[7]。

2 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制约因素

我国高校学分认定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发现,支持与质疑并存[8]。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学校、学分管理机构、教师驱动机制问题

对学校来说,校校间是独立的法人结构,不同层次、不同定位的学校间学科、专业差异较大,学分互认较复杂,未建立规范性的学分认定相关制度,尤其对于资金及技术欠缺的地方高校,学校层面对课程建设和学分认定工作的推动力度不大。对学分管理机构来说,学校尚未搭建学分认定的个性化平台,学分认定相关工作仍靠手工登记,大大增加了管理工作量,管理机构不愿主动推动学分认定工作的实施。对教师而言,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部分教师对此产生抵触心理。

2.2 在线开放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衔接问题

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引入本校教学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仍处于边缘性、浅层次的融合状态[8]。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未实行学分制,因此学分认定只能在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进行,这就要求将学分认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将学分认定课程的知识点、实践要求及在线课程占比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

2.3 在线学习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问题

在线学习的行为及水平是评价学习成果能否转换为学分的关键[9]。与传统课堂相比,在线课程的学习者真实身份较难识别,线上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很高要求。有调查发现,部分学生通过淘宝购买刷课软件,以高分通过在线课程学习[10],部分学生视频空放,或仅凭空洞“对的”“是的”来获取相应分数[11],由此导致在线学习可信度和有效性饱受质疑。

3 地方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实施建议

3.1 建立地方高校、学分管理机构、教师三级联动机制

第一,地方高校要持续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建设与学分认定制度,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作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树立学校品牌的系统工程。

第二,学分管理机构要综合考量引用的课程内容与本校课程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的契合度,加强外校优质在线课程资源的引用、实施等质置换。

第三,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重构课程教学设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2 加强在线开放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度

目前各高校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类型均进行了细分,如通识必修、通识选修、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任选等。因此,地方高校首先可明确规定在线开放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属的课程类型,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考核后,可认定为相应课程类型的学分;其次,将在线开放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供学生选课、查询。

3.3 提高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3.3.1 提高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地方高校在课程建设及应用时,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不断丰富网络资源,增强学习互动性,提高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能动性[12],减少线上“刷课”“代课”等不诚信学习行为。

3.3.2 加强学生线上学习的监管 地方高校要加强在线课程的过程性管理,可以与知名的在线教学平台合作,如超星平台。该平台可以记录学生线上IP地址、线上学习时长、督促学生学习进程等,然后结合信息化技术加强学生线上行为的统管,有效避免学生不诚信学习行为。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以与拥有先进技术的平台合作,如Coursera平台通过“签名追踪”技术,识别学生身份,以此保证学习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13]。

4 H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实施情况

4.1 H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情况

2014年开始,H高校与超星集团合作,全库购买超星尔雅平台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作为校级选修课供学生选学。2015年H高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挖掘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了一批如神秘的大红袍、闽北民间美术、万里茶路、朱子十讲、世界遗产与旅游、东方工程伦理学等通识在线开放课程[14]。近几年,该校积极参与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果:互联网金融概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等课程获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15],“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创业慕课教学团队”被认定为省级慕课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单片机技术、机械制造基础、闽北民间美术、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古代汉语等课程获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立项[16]。H高校重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了多间录播室、智慧教室,改造了200多间多媒体教室为简易型智慧教室,为教师开展课程建设与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H高校与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优慕课等在线教学平台合作,目前已有多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运行。

4.2 H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形式

4.2.1 校本课程的自我学分认定 H高校自建的课程,除了供联盟校及其他高校使用,主要是采取校内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上考核主要内容为:签到、视频观看、章节测验、讨论、课后作业等,线下考核主要内容为:签到、小组讨论、答疑、期末考试等形式。一般线上考核占40%,线下考核占60%。

4.2.2 引入外校课程的合作学分认定 H高校与超星、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平台合作,选择平台部分课程作为校内资源的有益补充。H高校每学期均在超星和智慧树平台各选30门课程作为校选课程供学生选课、学习[17]。为了保障网络校选课学习的可信度,学期末将随机抽取部分课程进行线下机房考试,最后根据平台综合考评认定通识课学分;部分教师选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课程,根据本校课程大纲,对源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后授课,以慕课中综合考评及线下期末考试成绩认定专业课学分。

4.2.3 在线联盟的校际学分认定 H高校作为福建省在线教育联盟理事会成员,可免费共享省内各高校的优质在线资源。每学期至少选用10门联盟内的课程用于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17]。同时H高校与衢州学院、上饶师范学院、黄山学院签署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大学校际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交换生选培工作等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动了校际学分互认工作的实施。

4.3 H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可信度和有效性的保障措施

4.3.1 在线开放课程遴选机制 H高校公布在线开放课程互选清单时,明确指出引用的外校课程资源,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中心,符合本校课程大纲和教学实际情况,经教研室、院两级审核后方可用于教学,从而保障在线开放课程学分的有效性。

4.3.2 在线开放课程考核方式 H高校目前用于学分认定的课程绝大多数是通识课,课程学习方式为线上自主学习,学期末随机抽取部分课程进行线下统一考试;部分专业课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期末线下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学生线上学习行为,提高了学习的可信度。

5 结 语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要顺应潮流,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在线教学模式,建立不同层次高校间学分认定机制,促进优质在线资源的整合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断提升地方高校教学质量和知名度。

猜你喜欢

超星学分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Rotation of dust vortex in a metal saw structure in dusty plasma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学分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