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公益的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载体研究
2020-12-31王宇深
王宇深
(南通大学团委,南通 226019)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把立德贯穿于树人的全过程,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对大学生而言,就是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1]。
微公益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看上去微小的善举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倡导的是凡人善举,因其“微”“便捷”“门槛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在参与微公益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无私、友爱、奉献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践行知行合一,思想、道德、情怀等方面得到提升,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作为德育实践载体进行研究,有助于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实施。
1 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
1.1 立德树人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由立德和树人两个词合并而来,立德强调了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树人则指教育要以人为本。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将人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而不单纯是一个有技能的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立德树人,在培养技术人才、高级知识分子的过程中,始终将道德教育摆在首位,才能培养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必然能够孜孜不倦地追求学术的纯粹,攀登科学的高峰。
1.2 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教育问题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培养方向,同时回答了高校在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高校所立之“德”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所树之“人”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业,才能承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重任。立德树人即是培养一代有爱国热情、有公民道德、有真才实学、有博爱胸怀的时代新人,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2]。
2 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的困境
2.1 德育为先理念尚需努力践行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牢固确立和全面贯彻这一理念需要作出很多努力。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往往以科研能力为最直观的量化标准,而“德育”的标准很难量化,“德育”的要求很难细化。因此,高校在考评教师时,重视的往往是教师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对于教师的道德水平及“德育”教学的水平很容易被弱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可以理解为世间大道,是道德教育的意思。古人把“传道”排在教师职责的第一位,说明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高校、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往往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以学生参加了多少次公益活动、道德有多优秀为标准。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往往忽视道德修养的提升,不利于高校“德育为先”理念的确立[3]。
2.2 立德树人实现路径单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要有系统的观念,强调全员参与、全方位发力、全过程跟进,形成协同推进的联动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拓展德育实践新的路径。由于不被重视,政治理论课程对现实社会关注不够,缺少现实生活中鲜活生动的内容,难以受到学生的喜爱。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依赖于传统的手段和方法,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不利于大学生对社会发展形成深入的了解、清晰的认识、准确的把握。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开拓新的思路,利用新的载体,不断探索新的实践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2.3 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
网络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高校的教学离不开网络,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信息资讯等,同时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诱惑和考验。网上的不良言论、虚假信息,其中蕴含的价值导向常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别有用心者借助网络向大学生散布负面的、不健康的思想甚至暴力思想,用品位低俗、娱乐性强的传媒产品吸引大学生、拉拢大学生。一些防范意识较差、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容易受到侵蚀,形成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偏离,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网络负面信息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效果[4]。
3 基于微公益视角的高校立德树人路径选择
3.1 微公益实践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
3.1.1 微公益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微公益的“微”在于凡人小事,每个人都可以积极参与,为社会和他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贡献出一点力量,积少成多,最终汇集成巨大的公益力量。微公益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做公益的门槛,使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想要参与的活动。大学生虽然没有经济独立,但一样可以选择爱的奉献:拿出一点零花钱或闲置的衣、物,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动手转发公益性微博、微信等,让公益理念、公益精神传播更广泛。微公益的广泛参与性还体现在参与方式上。微公益立足网络平台,对于做公益的时间、地点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00后”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他们对网络信息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以灵活选择参与微公益活动的项目时间、地点等。大学生既可以是微公益活动的积极响应者,也可以是发起人,同时也可以作为微公益的受益人。近年来,微公益因其“微”的特性在大学生群体中颇受欢迎[5]。
3.1.2 微公益活动具有丰富的实践性 相较于传统的公益活动,微公益的参与主体更为平民化和大众化。一方面,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微公益信息的扩散范围更广泛,时效性更强,微公益活动涵盖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大学生通过浏览网络平台发起的微公益活动,可以自由选择参与包括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知识传播、环境保护等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丰富了公益实践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微公益活动的目标单一,相对于传统公益活动完成起来更加简单,这为大学生参与者带来良好的实践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成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体验能够激励大学生今后不断投身微公益,形成良性循环。当参与微公益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那么微公益所要传递的奉献、友爱、和谐的精神也会成为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基因。
3.1.3 微公益活动创新“立德树人”载体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仅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可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现。微公益向社会大众传递的是“积小善成大善”公益思想。其思想核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内在统一性[6]。微公益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一方面,微公益让公益常态化、生活化,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传递了公益精神,倡导大学生学会感恩,增强了大学生参与奉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参加微公益活动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内化于心的过程。另一方面,微公益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连接,让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道德观念、长期形成的理想信念有机会表现出来,外化于行。大学生在参与微公益的过程中向社会传递大爱精神,播撒文明的种子,同时促进了和谐友爱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3.2 微公益实践拓展高校立德树人路径
3.2.1 强化微公益的德育内核,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 微公益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德育的意义。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可以分析微公益的案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微公益现象,强化其中蕴含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公益精神。同时,并不是单一地将微公益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补充和辅助,而是将微公益作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微公益实践过程中指导大学生,引导他们将课堂学习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爱奉献的公益精神等运用到志愿服务的实践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体会书本知识,升华道德品质。
3.2.2 整合微公益资源,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氛围 校园文化是培育大学生品格修养的沃土,建设充满正能量、充满公益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显得至关重要。高校要有意识地将立德树人与微公益相结合,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浸润大学生的心灵。拓展思路,拓宽渠道,有机整合社会微公益资源,促进与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会志愿者之间的沟通合作。重视宣传微公益,培养大学生的微公益意识,让公益精神成为他们灵魂的底色。其一,将微公益元素融入校服、校徽、信纸、书签等文创产品,让微公益理念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7]。其二,征集创作微公益歌曲、短片、诗歌、剧作,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微公益活动。其三,选择树立参加微公益实践的典型,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大力宣传,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大学生,投身微公益实践。
3.2.3 打造微公益品牌,增强高校立德树人效果 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新载体,微公益活动的开展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果没有大学生的积极参与,那么微公益的载体功能就无法实现。因此,高校要提高微公益活动的关注度和吸引力,让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微公益实践。一方面,注重公益团队建设,大力开发微公益项目,跳出微公益等同于网络筹款的思维局限,多发起环保、支教、政策宣讲、心理健康等内容的活动,系统性地开展长期系列公益活动;另一方面,线上线下联动,与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等公益性社团组织联合,利用他们强大的组织活动的力量,线上发起活动、宣传活动,线下开展活动,形成优势互补,拓展微公益的影响力。通过对微公益品牌的打造,增强高校立德树人的效果。
3.2.4 建立微公益信息监管机制,净化高校立德树人环境 近年来,由于个别极端事例,慈善公益的公信力屡遭社会大众质疑。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对网络上的公益活动持怀疑态度,担心自己在做慈善献爱心的时候被利用。因此,建立微公益信息监管机制,对网上发布信息的真伪进行甄别就尤为重要。
其一,建立专业的微公益网络平台。安全的网络环境是微公益得以开展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前提基础[8]。为了保持大学生参与微公益实践的热情,需要建立高公信度的互联网平台,助推微公益活动的开展,保护高校立德树人的大环境。其二,健全微公益平台舆论监管机制。在发生不良社会事件时,正面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事件,不在网络发布发泄、谩骂、抱怨等性质的言论。其三,完善微公益信息追踪反馈机制,主动向学生公开每笔善款、善物的去向,保证大家的爱心不受欺骗,捐献的钱物能够用到所需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