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生参与小学数学教学的途径
2020-12-30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第二小学于海荣
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第二小学 于海荣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学习的个中滋味,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喜欢数学,爱上数学,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现就我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一些方法,与各位老师分享。
一、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兴趣是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探究知识真理的重要动机。基于上述心理学层面的认知,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实践也证明,谁牵住了“兴趣”这一“发”,就能动数学课堂这一“全身”。因此,一些名师特教的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习参与教学之中,强化参与的意识。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角的度量”时,当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后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将比赛引入课堂,以小组为单位限时测量一定数量的角的度数,哪组测量的度数准确且多即为获胜小组。比赛规则宣布后,每名同学为了小组能够胜出,各个都在认真快速地操作,每名同学都参与测量的活动当中,参与的数量高,参与的意识也强。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师将比赛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关。事实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只有比赛,一个趣事的巧妙导入,一个有意思的发问启动,一个认知矛盾的凸显呈现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恰当地选择方法,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开展数学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数学活动是指数学知识的教育在活动中完成和巩固,即“数学+活动”。活动是形式,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完成教学任务。有效的数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有效达成,还能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让每名同学都能参加。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折扣”后,教师为了学生进一步掌握“折扣”这一知识点,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要求同学们放学后去附近的商场、超市去调查最近推出的商品的打折情况,并详细记录下来后算出商品的现在价格。从教学的反馈效果看,本次作业完成最好,质量最高,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反思后得出就是因为教师根据现实情况创设了一个活动,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开展一些活动,能够有力调动学生参与的欲望,提高参与的机会,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
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随时发生的现象都蕴含着一定量的数学知识,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由此可以看出,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创设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现实可感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质量。例如,一个少先队夏令营去公园采风,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 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5 张以上的团体票可以优惠70%。如果此次少先队员共有37 人,按照以上规定买票,怎么购买比较合算?问题一出,每名少先队员都在计算如何购票合适,正是这样的一个现实生活化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参与的质量。
四、动手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心理学认为,用动作感知事物同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动作记忆会持久在学生的头脑中保留。换言之,就是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实践活动后会在心中留下深刻难忘的记忆。基于这种认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多开展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去“消化”知识,理解知识,记忆知识,深化知识。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时,为探究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师为学生实验操作的材料:一套是空心的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另一套是空心的底和高不相等的圆柱和圆锥,然后让学生借助沙子等材料,让学生分组实验,最后得出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教材实际,学情实际,恰当选择适合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都能有学生的身影,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