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
2020-12-30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324000傅钦志
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324000) 傅钦志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意见》中提到,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端正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是教育的基础,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应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文化内涵、育人因素,点点滴滴,有机渗透,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精神是做人的核心,这对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作为学生一旦将崇高的爱国情怀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长久的,其间发挥的潜能更是不可估量的.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的爱国题材,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学“二项式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杨辉三角的来龙去脉,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杰出研究成果之一,它在数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这一重大发现比欧州要早四百年左右,是我国数学家对数学发现的重要贡献之一.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国光辉的科学史,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用我国取得的光辉成就,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和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激励他们立志为振兴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勤奋学好数学.
再次,抓住社会热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充要条件”教学中,首先播放世界杯女排比赛视频,然后教师讲解:2019年女排世界杯9月14日至29日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连克强手,取得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1981年,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获得第一个冠军,之后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成绩.38年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大赛事中屡创佳绩,形成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冠军”是“中国女排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什么条件?学生议论纷纷,虽然不能说出正确答案,但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2 小组学习,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竞争意识和合作交往意识是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教师要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交流,积极思维,各抒己见,使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合作探究、互相竞争的“摇篮”.例如,在“象限角”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中讨论角,那么怎样把角放在坐标系中比较方便和合理?让学生画图、探究、讨论和交流后给出合理的方法.教师引导,给出象限角和轴线角的概念.开展游戏1:
步骤1 每一位同学在纸上任写一个角.
步骤2 同桌相互交换并判断对方写的角所在的象限.
学生活动: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各角,并将相同终边的角归为同一类.
0°,45°,90°,360°,405°,450°,720°,-315°,-270°
在给出与α(连同α在内)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之后,开展第2 个游戏:
步骤1:每组各提供0°360°外的一个任意角.
步骤2:在0°~360°之间,找出与其他组给出的角终边相同的角,比比哪组更快.
3 数学欣赏,用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数学除了抽象的概念体系和思维方法外,还具有极高的美术价值,从本质上说,数学是一门将理性与感性完美融和的学科,也因此具有了独特的美感[1].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曾这样阐述数学美,“作为科学原理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学与艺术所共有的特点.数学在其内容结构和方法上也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数学美.它主要包括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静态美、动态美、结构美、形式美、符号美、机智美等等”.华罗庚教授也说过“数学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提炼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欣赏到美的神韵,提高审美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例如,在“函数的奇偶性”教学中,教师播放电子相册,学生欣赏一组从建筑、艺术和专业曲线等多方面呈现的对称图片,一边欣赏一边判断对称特征,在视觉冲击中,感受对称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之后,教师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称图形的定义,并抛出问题:函数图象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对称关系?
又如,在“椭圆的标准方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建系,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给学生较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如何化简无理方程上给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简洁美”和“结构美”.当此过程中,令b2=a2-c2,不仅使方程简洁,而且b还有着很好的几何意义,原来b就是椭圆的短半轴长,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奇异美”.
如果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只要将方程中的x,y调换,即可得标准方程引导学生观察归纳两个方程的特征,从而区别焦点在不同坐标轴上的椭圆标方程;在此过程中渗透了数学“对称美”.
4 拓展延伸,帮助树立科学人生观
数学中暗含着许多富有哲理的内容,我们要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教师适当地拓展延伸,灵活地把一些浅显的、相关的人生哲理安插在中学数学知识点的讲述中,寓理于学,明理于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一些必要的处世法则.例如,在教学“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要求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得出励志公式:1.01365=37.78343433289>1,1365=1,0.99365=0.02551796445229<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励志公式的含义: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以后进步很大;原地踏步,一年之后还在原地;每天退步一点点,一年以后退步很大,会被人远远抛在后面,将会是一是无成.
在教学“正切函数k=tanα(α ∈[0,π])图像”时,教师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概括图像的一般特点:在[0,)内“平步青云”,过了就掉进了“万丈深渊,但它仍不屈不挠地爬起来,直到恢复常态.人生启迪:人生没有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关键是遇到挫折之后能重新站起来.
在教学“随机抽样”时,教师指出,随机抽样的代表性,意味着“见微知著”,人生有许多事,可用随机抽样方法的思想来处理,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其同等机会性代表每个人的成功几率都一样;其不确定性告诉我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未必一定成功,但只有不懈努力,才能辉煌人生.
5 实以致用,增强法制和安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不少内容都与法制安全教育有关.通过数学应用,渗透法制安全教育,增强学生法制安全意识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效途径.例如,在不等式教学中,设计如下例题:(1)一辆轿车在某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是akm/h,已知该公路对轿车的限速(不超过)是100 km/h,那么用不等式可以表示为a ≤100.(2)某种牌号的汽车在一种路面上的刹车距离s(m)与汽车车速x(km/h)的数值之间有如下关系:s=0.05x+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测得这种车的刹车距离大于12m,问这辆汽车刹车前的车速至少是多少千米每小时?通过此例使学生明白开车不能超速,否则将酿成悲剧.
又如在方程教学中,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设计如下例题:斑马线前“车让人,人快走”,不仅体现着一座城市对生命的尊重,也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某路口的斑马线路段A-B-C横穿双向行驶车道,其中AB=BC=6 米,在绿灯亮时,小华共用11 秒通过,其中通过BC的速度是通过AB速度的1.2 倍,求小华通过时的速度.
在统计教学中给出如下练习:为了提高学生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某市相关部门每个月都要对学生进行“毒品知识应知应会”测评.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某校对达到一定成绩的学生授予“禁毒小卫士”的荣誉称号.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奖励目标,该校随机选取了高一20 名学生在9月份测评的成绩,数据如下:
90,91,89,96,90,98,90,97,91,98,99,97,91,88,90,97,95,90,95,88
根据数据分析,该校决定在高一年级授予测评前30%的学生为“禁毒小卫士”的荣誉称号,请估计评选该荣誉称号的最底分数,并说明理由.
此外,还可以以防溺水、防传染病、环境噪声防治等为背景编拟数学题.这些充满时代气息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增强安全意识,促进他们从小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总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状态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深入挖掘德育的渗透点,让德育育如春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数学教师,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要有渊博的知识,自身要成为学生的师德楷模,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样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