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教学策略探讨
2020-12-29代娇春
代娇春
摘 要: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及知识面较小学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其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数学课程差异尤为明显。初中数学从小学的具体事物发展到抽象的思维方式,课程教学的节奏比较快,知识面广,对于学生掌握理解能力要求提高。二次函数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及难度较高的知识点,学会了二次函数很大程度上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大纲发现,我国初中、小学的数学教育存在一些断层,即在某些知识点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初中一入学就会讲解到代数,即设定需要求知的信息用一个代号来表示,通过多个已知条件求出,很多学生若没有抽象思维方式且习惯于小学直接的算式公式,那对于这个知识点就不太容易理解,给后面的教学及自身学习增加了许多的难度。类似的知识点还有许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探讨研究出全新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适应初中数学教学。
一、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教学现状及难度
二次函数公式基本表示形式为y=ax2+bx+c(a≠0),最高次必须为二次,其函数的图象为对称图象,具体是一条对称轴与y轴平行或重合于y轴的抛物线。
1.学生方面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部分学生未建立优良正确的数学课程思维习惯,随着所学知识的深入,吸收知识越发困难,以至于进入初中接触数学“二次函数”课程后,学习积极性及信心大打折扣,产生排斥抵触心理;还有部分学生性格好动活跃,对待难解题目、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特别是“二次函数”,缺乏钻研探索精神,无法冷静、有条理地整理思路,故而无法确切领略这门课程的真正奥妙,以至于其学习成效不显著;最后,还有部分学生一味死记硬背,不会正确使用数学工具,所学所背知识点流于表面,无法灵活运用,浪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成效也不显著。
2.教师方面
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要求的是基础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小学教师大多用的是具体、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但初中的数学教学大纲及标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没有积极变更教学方式,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没有及时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教学策略研究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夯实理论基础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先拥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基础知识扎实了,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理解及灵活应用将会事半功倍。数学的基础知识学习包括概念学习、定理公式学习和解题学习,数学概念的学习指区分每个概念之间的差异,识别每个概念的本质,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认识体系。
2.充分利用图象讲解,优化课堂结构
曾经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有不少的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忽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的教学,很快进入习题教学阶段,采用“题海战术”教学模式,学生没有理解透彻的情况下,做題的成效将会大打折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革,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微课、线上视频教学、教师在线答疑等,也产生了许多辅助学习的电子产品,比如点读机等,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学习和解疑方式增多,对于不明白的知识点也可以反复学习或教授,且还能加深学生与教师的学习沟通,加深学生理解,深化学生认知。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知识点,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有关知识时,对于知识点掌握不透彻,抽象思维能力欠缺,在学习过程中不会灵活变通,或者对于老师依赖性较高,导致无法独立完成二次函数的学习。教师没有充分应对中小学生知识点断层问题,未结合学生个人认知能力的差异等,采用“一锅炖”等错误的教学模式,拉大了学生学习成效的差距。教师需要采用有效措施刺激学生适应初中数学教学并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丁精华.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2019(10):15-25.
[2]李明刚.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18(5):45-60.
[3]阿不拉·米吉提.初中生二次函数的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研究,2019(2):2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