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现状与教学优化
2020-12-29居煜峰
居煜峰
摘 要:自主学习,这是新课改背景下应该关注的一个要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作用。不过,从目前实际来讲,初中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自主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基于此,对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中生的自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措施,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士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现状;优化措施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需要引起关注的。具体来讲,初中生已经到了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可以说是承上启下。这一阶段,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关注,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环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启自主学习,对数学知识展开探究学习。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实际来讲,自主学习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开展并不好,表现出多方面的问题。对于数学教师而言,要对目前存在的自主学习问题形成有效的认识理解,最大程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来讲,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偏重于教师讲解,学生没有条件参与自主学习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讲,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学活动较为局限,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或者是习題的解题示范。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被动听讲,自身并未有效参与到学习中,没能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性。
(二)学生自学参与积极性不足
在数学课堂上,部分教师也会关注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学机会。比如在讲解前,部分教师会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浏览学习。不过,由于自学模式单一枯燥,这导致学生的兴趣较低,自学参与的积极性不足,从而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
(三)缺少自学评价,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效果肯定会体现出差异。有的学生本身基础好一点,那么自学效果也就会好一点;有的学生本身基础较差,那么自学效果可能也不太好。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补强。不过,目前在学生自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评价比较少,没能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初中数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要引起重视,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作用,通过合理手段,对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予以优化改善。
(一)在课堂上设置自主学习环节
要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那么在课堂上就要给学生设置自主学习环节,开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参与自主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就应该结合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在其中设置对应的自主学习环节,确保学生有实现自主学习的空间。首先,在课堂开始环节,教师可以设置自主学习的环节,学生由问题出发浏览课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在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论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如针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设计条件,让学生思考三角形全等的具体判定方法。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探讨,深入研究学习。
(二)构建趣味化的自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自主学习,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设置自主学习的环节,还需要在其中融入趣味化的元素,通过趣味化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基于游戏素材,创设自主学习问题情境,将游戏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设置自主学习任务,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另外,也可以将生活案例和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基于现实中的生活素材,构建数学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环境中展开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进来。比如教学多边形内角和时,就可以立足生活中的一些多边形,设计探究任务,让学生立足于此展开探究学习。
(三)做好学习评价,强化学生短板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因为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教师在其中的影响力就比较弱了,这样难以实现学生学习的强化,可能会遗留一些学习问题。所以,数学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设置一些实践任务,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短板。然后,针对学生共存在的学习问题,对教学活动予以优化改善,强化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更好。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目前还处在较为薄弱的状态。对此,教师需要明确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然后对自主学习的开展予以优化,确保可以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瑀泽.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8(13):297.
[2]董士举.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初探[J].中华少年,2019(13):256.
[3]曹素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考试周刊,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