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8 例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特点

2020-12-29杜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5期
关键词:气滞证型标准差

杜江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北京 102100)

0 引言

现代人由于体力活动减少,静力性劳损增加,使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偏年轻,成为现代时尚病。中医在治疗颈肩腰腿痛非常有特色,且疗效不错。为了从基础研究腰突,进而指导中医临床治疗,笔者在临床开展了气滞型腰突患者的临床调查研究,以期发现特点、总结规律。

1 病例搜集

1.1 病例来源。2015 年11 月至2018 年11 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骨伤科门诊及病房,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填写《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测量表》[1]中医辨证诊断为气滞型的腰突患者。

1.2 排除标准

1.2.1 既往有椎间盘手术史,或曾行胶原梅溶核等微创手术的患者。

1.2.2 存在其他相关骨关节疾患,包括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结核、脊柱肿瘤等病变或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者。

1.2.3 合并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肿瘤及精神病患者。

1.2.4 姓娠期、哺乳期的妇女。

1.3 填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特点CRF 表。

2 结果

共搜集病例258 例,临床资料如下:

2.1 一般资料

2.1.1 性别:男133 例,占51.6%,女125 例,占48.4%。

2.1.2 年龄:年龄18-80 岁,平均48.66 岁,标准差13.449。

2.1.3 职业:干部1 例,占0.4%,个体人员2 例,占0.8%,工人12 例,占4.7%,公务员10 例,占3.9%,教师16 例,占6.2%,居民3 例,1.2%,农民115 例,占44.6%,商业服务5 例,占1.9%,司机11 例,占4.3%,退休32 例,占12.4%,学生3 例,占1.2%,医护人员4 例,占1.6%,职员38 例,占14.7%,自由职业4 例,占1.6%,其他2 例,占0.8%。

2.1.4 身高:最低150 cm,最高185 cm,平均身高165.97 cm,标准差7.458。

2.1.5 体重:最低45 kg,最高95 kg,平均68.7 kg,标准差9.7904。

2.1.6 病程:最短病程0.03 月,最长病程360 月,平均病程11.9579 月,标准误2.06372,95%置信区间为7.8939 月至16.0218 月,中位数0.7333 月,方差值为1098.806,标准差33.14824,四分位距359.97,偏度6.018,标准误0.152,峰度50.904,标准误0.302。

2.2 局部症状

2.2.1 腰痛程度:无,25 人,占9.7%;偶尔疼痛不影响工作,64 人,占24.8%;经常疼痛对工作有一定影响,128 人,占49.6%;经常重度疼痛,影响日常生活,不能坚持工作,41 人,占15.9%。

2.2.2 腿痛左:无,31 人,占50.8%;偶尔疼痛不影响工作,49 人,占19%;经常疼痛对工作有一定影响,61 人,占23.6%;经常重度疼痛,影响日常生活,不能坚持工作,17 人,占6.6%。

2.2.3 腿痛右:无,142 人,占55%;偶尔疼痛不影响工作,38 人,占14.7%;经常疼痛对工作有一定影响,60 人,占23.3%;经常重度疼痛,影响日常生活,不能坚持工作,18人占7%。

2.2.4 下肢麻木左:无,176 人,占68.2%;较对侧感觉减退,45 人,占17.4%;较对侧感觉明显减退,35 人,占13.6%,;如穿厚袜,刺之不痛,2 人,占0.8%。

2.2.5 下肢麻木右:无,186 人,占72.1%,较对侧感觉减退,51 人,占19.8%;较对侧感觉明显减退,19 人,占7.4%;如穿厚袜,刺之不痛,2 人,占0.8%。

2.2.6 行走功能:正常94 人,占36.4%,步行>1000 米37 人,占14.3%,步行<1000 米77 人,占29.9%,步行<500 米50 人,占19.4%.

2.2.7 下肢疼痛性质:胀痛,107 人;刺痛,16 人;冷痛,5 人;灼痛,1 人;重痛,6 人;酸痛,55 人;隐痛,29 人,;走窜痛,63 人;固定痛,3 人;掣痛,5 人。

2.3 VAS 评分。最低值0 分,最高值为10 分,平均值为5.98,其标准误0.112,95%置信区间为5.76 至6.20,中位数6,方差值为3.252,标准差1.803,极差为10,四分位距,2,偏度0.003,标准误0.152,峰度0.101,标准误0.302。

3 讨论

查阅知网、万方及Pubmed 未搜集到单就关于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文献,但有一定数目的关于腰突中医证候的流调文献,遍阅这些文献,发现大家关于腰突的中医证候分型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认识,各个文献归纳总结的证型名称不尽相同,且多为复合证型,蔡加归纳的证型为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湿热痰滞型,肝肾亏虚型[2]。傅秀珍等人总结的证型有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肾虚血瘀型,痰瘀阻络型,湿热瘀阻型,寒湿阻络型,脾虚痰湿型等[3]。王国基等人归纳为寒湿、湿热、血瘀及肝肾亏虚4 型[4]。这样的结果阻碍了中医规范化,阻碍了中医的进步,为了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规范化辩证论治,本人认为应从腰突的中医证候分型先做起,做好基础,从大家都公认的单一证型进行研究,发现其规律,总结归纳,以推动腰突中医证型规范化建设[5]。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该调查获得的气滞型腰突患者的临床特点如下:男女患病率基本没差别,患病平均年龄为50 岁左右,职业分布以农民、职员及退休人员为主,身高及体重无特异性,病程主要在半年及一年半之间,大多数患者有腰痛,且以中度疼痛为主,轻度疼痛次之,近一半人无腿痛症状,存在腿痛症状的患者以中度疼痛占大多数,近70%的患者无下肢麻木,存在麻木症状的患者以轻度麻木为主,行走功能有近2/3 的人受到影响,其中步行<1000 米的患者居多,下肢疼痛性质以胀痛、走窜痛及酸痛为主。VAS 评分大多在6分左右,属中度疼痛,已经可以影响睡眠[6-7]。

当然本研究肯定有不足之处,一是地域限制,本研究涉及的人群主要生活居住在北京延庆,长城之外,古时已是塞外,平均海拔较城区平原地区高500 米左右,气候较城区凉快,素称北京的“夏都”,如果气候因素也是腰突致病的原因之一,这样就有了地域的局限性;二是人口结构问题,延庆为京西北郊区县,人口多为当地人,流动人口少,且以劳动人口居多,故存在人口结构的局限性。解决这样的问题,希望之处在于能有更多的研究机构或医院参与进来,多中心,多地域,共同开展调查研究,这样的结果应该会更为客观。

猜你喜欢

气滞证型标准差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订正
Risk score for predicting abdominal complication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17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及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