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位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评价

2020-12-29王昌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23期
关键词:瘘口瘘管肛瘘

王昌勇

(泗洪县中医院肛肠科,江苏 泗洪 223900)

肛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1]。此病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肛周疼痛、瘘口排脓等。挂线术是指用线将瘘管扎紧,利用其张力使瘘管组织发生渐进性坏死断裂,从而达到切开引流的目的[2]。本文对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在泗洪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42 例高位肛瘘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高位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在泗洪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高位肛瘘患者42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虚挂线组与实挂线组。实挂线组21 例患者中有男性14 例,女性7 例;其中年龄最小的20 岁,最大的56 岁,平均年龄(34.2±1.5)岁。虚挂线组21 例患者中有男性15 例,女性6 例;其中年龄最小的22 岁,最大的58 岁,平均年龄(34.3±1.6)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1.2.1 对虚挂线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 为虚挂线组患者采用高位虚挂线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对其进行消毒铺巾。探查患者肛瘘内口、外口、主管道、支管道的情况(包括具体位置、走向等)。使用注射器抽取5 ml 的亚甲蓝溶液,将其由肛瘘外口向内注入,同时对注射处加以按摩,直至亚甲蓝溶液由瘘管内口流出[3]。在探针上绑扎橡皮筋,将其缓慢置入瘘管外口,然后将其由瘘管内口处牵出。沿亚甲蓝着色走向切开瘘管壁,将橡皮筋提起。对瘘管内的坏死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绑扎橡皮筋,使其呈松弛状态,即完成“虚挂”。使用止血钳破坏肛瘘支管道,保证其与主管道引流畅通。用搔刮勺清理肛瘘内口,清除亚甲蓝着色组织,修复创面。塞入棉条止血,包扎切口[4]。

1.2.2 对实挂线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 为实挂线组患者采用高位实挂线术进行治疗,方法是:进行术前准备、麻醉、取体位、检查瘘道的方法均与虚挂线组相同。在明确瘘道情况、瘘口位置后,沿外瘘口至内瘘口做切口。寻找病灶组织间隙的顶缘部位,在顶缘下约5 mm 处建立人工瘘口[5]。经该人工瘘口置入橡皮筋,由肛管内将其牵出。用其绑扎外瘘口和内瘘口,并将其收紧。在术后,每隔1 周对患者进行1 次紧线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标准采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创面愈合用时和创面瘢痕面积。计算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1 年内其病情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数据录入SPSS 20.0 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虚挂线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2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实挂线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20 例(占95.24%),为有效的患者有1 例(占4.76%),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虚挂线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创面愈合用时和创面瘢痕 面 积 分 别 为(40.35±3.57)min、(30.48±2.04)d、(2.98±0.34)cm²,实挂线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创面愈合用时和创面瘢痕面积分别为(40.36±3.55)min、(39.59±2.07)d、(5.56±0.33)cm²。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相比,P>0.05。虚挂线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用时短于实挂线组患者,其创面瘢痕面积小于实挂线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s)

组别 手术用时(min) 创面愈合用时(d) 创面瘢痕面积(cm²)虚挂线组 40.35±3.57 30.48±2.04 2.98±0.34实挂线组 40.36±3.55 39.59±2.07 5.56±0.33 χ²值 0.42 7.41 7.02 P 值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 年内其病情的复发率

虚挂线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实挂线组患者,P<0.05。在术后1 年内,虚挂线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实挂线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 年内其病情的复发率

3 讨论

进行挂线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位肛瘘的常用方法[6]。高位实挂线术和高位虚挂线术均为临床上常用的挂线术。进行高位实挂线术主要是通过不断收紧结扎瘘管的橡皮筋,使得病灶组织能够缓慢坏死断裂,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术式虽然操作相对简单,但由于术后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次紧线,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加之收紧的方法具有向心性,对肛门组织的损伤较大,易导致患者发生不完全失禁综合征[7]。进行高位虚挂线术尽管同样需绑扎橡皮筋,引流瘘管,但橡皮筋呈松弛状态,且术中、术后均无需收紧。相较于实挂线术,该术式可确保肛门括约肌的完整性,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助于其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与采用高位实挂线术相比,对高位肛瘘患者采用高位虚挂线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

猜你喜欢

瘘口瘘管肛瘘
影像学研究硬脊膜动静脉瘘进展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内镜吻合夹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瘘中的应用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超声下瘘口压迫加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肱假性动脉瘤17例临床改良探究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瘘口定位与内镜手术21例分析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耳仓”是福还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