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联合切口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12-29林洋
林洋
(泗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 泗阳 223700)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表现出的软组织损伤情况较为严重,从而会使得患者治疗难度较大程度增加,对此确定有效方法展开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的针对性治疗意义显著[1]。本次研究将针对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探析前后联合切口入路方法运用可行性,以实现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有效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 年8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52 例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26 例):女10 例,男16 例;年龄25 ~69 岁,平均(40.29±2.25)岁;对照组(26 例):女11 例,男15 例;年龄26 岁~72 岁,平均(40.33±2.31)岁;就两组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后内测切口入路方法完成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患者仰卧位采取以及全身麻醉工作认真完成后,准备软垫放置于患者健侧臀部下方,准备倒L型切口(15cm)于骨折位置内侧制作,将患者膝关节后方进行暴露,之后合理展开深筋膜切开、皮瓣掀开、钝性分离以及腓肠肌内侧牵引操作,将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块充分暴露后,对于复位标志加以明确。准备T 型支撑钢板于骨折块后方置入,合理展开固定操作,获得满意效果后,对患者实施伤口冲洗以及引流管放置,并将其伤口逐层缝合以及加压包扎;治疗组:选择前后联合切口入路方法完成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患者仰卧位采取以及腰硬联合麻醉工作认真完成后,准备纵向切口于患者胫骨上端后内测制作,将患者皮肤与皮下组织切开,将切口牵开,将骨折端内瘀血块清除。准备弧形切口于患者患膝前外侧制作,将患者患肢胫骨平台外侧面进行充分暴露,对平台塌陷进行纠正,之后针对骨折块利用克氏针完成暂时性固定。针对患者胫骨内后侧髁利用T 型钢板实施固定,针对外侧平台利用解剖钢板实施固定;就患者骨折复位情况利用C 型臂X 线展开检查,获得满意钢板固定以及植骨效果后,针对伤口利用生理盐水冲洗,准备引流管放置,并将其伤口逐层缝合以及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骨折疗效数据以及骨折总并发症(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以及骨不连)率。
1.4 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膝关节活动以及骨折位置均基本表现正常;有效:患者膝关节活动以及骨折位置均获得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标准[2]。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内固定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 展开处理,计数资料(骨折疗效数据以及骨折总并发症率)行χ2检验,以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骨折疗效数据对比
治疗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手术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手术疗效数据临床对比[n(%)]
2.2 骨折总并发症率对比
治疗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折患者总并发症率临床对比[n(%)]
3.讨论
临床针对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前后联合切口入路方法的有效应用,可使得患者内固定松动有效降低,对于术后感染等系列现象可以充分避免,会使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获得有效促进,最终实现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整体疗效的显著提升[3-5]。
综上所述,前后联合切口入路方法的有效应用,可使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疗效获得明显增强,将其骨折总并发症充分减少,最终实现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有效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