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对牙周炎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2020-12-27广东省深圳恒生医院518102陈格云
广东省深圳恒生医院(518102)陈格云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3年收治于我院的8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40),与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40)。其中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58~70岁,平均(62.14±2.42)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55~72岁,平均(65.52±2.04)岁。两组患者在近两个月内尚未使用抗生素,同时检查确诊为轻度、中度牙周炎症状,两组患者一般治疗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符合医学伦理的有关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都进行龈下刮治与龈上清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涉及手术之前准备、疾病知识介绍、病情分析与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如下:首先,心理护理干预。按照患者的病情与个性,选择科学的护理干预,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掌握患者心理变化情况,以安慰与鼓励的方式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疏导患者心中不良的情绪,指导患者充分地讲出心中感受与顾忌[1]。选择音乐疗法,舒缓患者给予疾病的恐惧心理,指导患者采取深呼吸和阅读的方式进行注意力的分散处理,树立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细致帮助患者解决心中疑惑,凸显患者对于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其次,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动手术之前给患者予以口腔教育护理,护理人员给患者介绍口腔没有深入清洁带来的后果,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按照真人示范以及视频的方式,找到患者口腔护理的不良行为与习惯,针对性的纠正患者不科学的口腔护理行为,指导其形成积极的口腔清洁良好习惯,促使患者了解到按时刷牙的必要性。并且帮助患者制定刷牙的合理方式与时间,保证患者口腔清洁性,凸显疾病治疗的成效。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菌斑数值、龈沟出血数值与牙周袋深度数值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情况:不同护理干预方式进行之前,两组患者存在的菌斑数值、龈沟出血数值与牙周袋深度数值比较差异不够显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干预方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菌斑数值(3.04±0.22)、龈沟出血数值(0.78±0.36)与牙周袋深度数值(0.23±0.18)均显著小于对照组(4.15±0.87)、(2.42±0.55)、(3.21±0.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牙周炎是口腔疾病的一种常见病,一般而言,牙周炎因为没有深入的清洁人体口腔,牙龈沟和牙颈部之间存留诸多病原体引起疾病,成为人类牙齿缺失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诸多牙周炎患者都缺少口腔方面的健康认知,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不高,影响到牙周炎的治疗成效。所以给予牙周炎患者进行心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对疾病产生的心理障碍,降低护理纠纷现象的出现[2],还可以通过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培养患者形成口腔清洁的良好习惯,加强患者给予牙病患的了解,掌握牙周炎出现因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方式等等,患者选择科学的刷牙时间和方式,能够降低口腔疾病风险出现的几率。
为了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对牙周炎患者的干预效果,选取近3年收治于我院的8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40),与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40),对比两组患者菌斑数值、龈沟出血数值与牙周袋深度数值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存在的菌斑数值、龈沟出血数值与牙周袋深度数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心理护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对牙周炎患者的干预效果理想,可以树立患者健康意识,帮助患者有效的改善牙周炎菌斑数值等多项指标,便于临床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