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与贫血的相关关系研究进展

2020-12-27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301500刘星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缺铁性经皮红细胞

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301500)刘星驰

1 冠心病合并贫血的危害

缺铁与贫血及冠心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进而造成了远端供血不足,而贫血会削减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在冠心病与贫血的共同作用下,会造成心肌氧供骤减,发生变化后,心肌无法代偿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进而造成了病情的恶化。

2 冠心病合并贫血的发病原因

2.1 高龄 根据权威报道显示,冠心病合并贫血的患者多为高龄患者,主要原因可能是高龄患者肌肉萎缩,进而降低了外围组织的摄氧能力、干细胞功能问题、肾功能缺失而减少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炎性反应紊乱,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系祖细胞耐受等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1]。

2.2 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经过临床活动表明,冠心病合并贫血患者白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等,出现了大幅的降低,因此,骨髓造血功能的下降,极有可能引发冠心病患者出现贫血。

2.3 血红蛋白异常 血红蛋白异常也是冠心病患者引发贫血的原因之一,经临床证实,镰刀型红细胞贫血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概率比较大,该病的发病年龄普遍偏小,然而死亡率却非常高。尤其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概率将近为健康人的两倍。因此,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异常,有着较高的冠心病发病风险。

2.4 药物 研究试验证实,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缺铁性心脏病患者,极容易引发贫血。因此,质子泵抑制剂或者抗血小板治疗等药物,极大程度的增加了冠心病患者引发贫血的发生概率[2]。

3 缺铁性贫血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尽管缺铁性贫血增大冠心病发病率的机理还没有定论,现阶段研究指出,发病机制可能与缺铁性贫血促进动脉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多项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从多方面影响冠心病患者,具体表现有,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下降,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在缺氧的情况下,激活交感神经,造成心率加速,心肌舒张期缩短;缺铁性贫血造成钠潴留增加,导致患者心肌缺氧。此外,还表现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加重冠心病临床症状、弥补缺铁性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多方面的影响。

4 冠心病贫血的治疗

4.1 抗血小板治疗 现阶段,冠心病合并贫血患者通过抗栓治疗策略,并没有实质性的理论依据。临床对比发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与未发生贫血患者对比,阿司匹林的使用率显著下降。另一组临床对比中,贫血加大了药物涂层支架术后一年的死亡概率,而通过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降低术后一年的死亡概率,因此,针对冠心病合并贫血患者,应该积极采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4.2 血运重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贫血与造影剂肾病的关联程度比较大,是预测造影剂肾病的重要因素。早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减少大出血的发生概率,因此,冠心病合并出血患者早期,建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大出血的概率,同时还降低了住院期间的死亡率。血运重建能极大程度的帮助冠心病患者改善贫血症状,有助于对病情的控制。

4.3 改善贫血 冠心病合并贫血患者,可以通过促红细胞生成与输血的方式改善贫血的症状。红细胞生成主要分为铁依赖期与EPO依赖期,药物通过抑制铁调素生成的方式改善贫血,进而刺激红细胞生成,进而达到改善贫血的目的。而输血是快速增加血红蛋白水平,促进氧量传输的有效办法。因此,冠心病合并贫血患者有必要采取限制性输血或促红细胞生成的策略,改善贫血的现象。

5 冠心病患者合并贫血的预防

冠心病患者合并贫血要进行早期的预防。早期预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着积极的效果,尤其是急性缺血早期发作,要通过科学的方式,积极采取抗贫血治疗,进而提升血红蛋白水平,进而减少冠状动脉的出现,尽最大可能性的减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情况。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改善贫血有着很大的帮助,有效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6 结束语

冠心病患者合并贫血有着较高的发生概率。现阶段,贫血的治疗方式主要以输血以及药物治疗为主。冠心病与贫血之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过程会加大心脏缺血,造成心功能不全,但是贫血造成冠心病死亡率提升的原因尚不明确,依然需要采集大量样本进行研究,希望能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对发病机理做出科学性阐述。

猜你喜欢

缺铁性经皮红细胞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