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途径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
2020-12-24刘涛
刘涛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能力是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础,而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中最重要的事情。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降低难度,授人以渔;利用汉字特点,化抽象为形象;设计一个识字游戏,快乐地参与其中;开展语言练习活动,走向广阔社会;保持复习强度并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效率;途径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识字教学可谓是第一教学要素,是小学生进行短文写作、课文阅读和文章理解的基础条件,因此,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是小学语文的重点教学任务之一。在整个识字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多种途径,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小学生认识和掌握更多的汉字。
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学生喜歡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较差。根据老师的叙述或学生的想象力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直观的教学原理并适当地使用视觉教具,如字卡、词卡的运用,尤其是电子学习方法,可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相对简单,清晰和具体。生动的图像和声音牢固地吸引了学生,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而且还可以快速理解字词的含义。
(三)多表扬鼓励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常挂嘴边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了不起!”“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要让学生“会”学,必须运用多样的识字方法。
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主动识字。
(一)故事识字
所谓的故事识字教学就是根据字的特点编些小故事帮助儿童记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汉字与故事情节进行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众所周知,小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个特点,把相关汉字背后的故事告诉学生,然后根据故事设计出情景剧,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这种讲故事方法在帮助学生识字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识字教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二)谜语识字
猜谜语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识字方法。编谜语可分为编字谜和编物谜两种。编字谜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直观、形象地编字谜,也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展开联想编字谜,还可以根据字义编谜语。根据字的形和义把生字编成儿歌,也便于识字的形和义。如:一人门里躲“闪”;两人土上蹲“坐”;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编。
(三)表演识字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时候,用肢体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还能帮助他们记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时候,用肢体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还能帮助他们记住字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演示,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
(四)游戏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游戏不仅能增强识字的趣味性,而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年龄和性格特点,将识字和游戏结合起来,让识字的过程中充满乐趣。
三、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识字乐趣,培养识字能力
(一)重现教给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新课程标准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学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多认少写,认学分离。”我们要顺应要求,开发多通道的识字途径。引导学生采用正确有效的识字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识字能力。
(二)引导学生寻找汉字规律,在有趣的造字法中识字
汉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识记汉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指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可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运用这些方法,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实践中就能逐步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总体来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学校和老师要注重识字教学手段,但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所以老师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识字的方式和渠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等,让学生对识字教学充满热情,不断提升小学识字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提升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48-49.
[2]颜霞.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 3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