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教学融合动漫技术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分析

2020-12-24王建飞

商情 2020年43期
关键词:相互融合武术教学

王建飞

【摘要】本文通过对武术教学融合动漫技术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分析出武术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武术教学与动漫技术的含义。其次分析出当前武术教学中的问题;武术教学融合动漫技术的可行性。最后分析出武术教学融合动漫技术的意义:能够弘扬武术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利于武术教学的推广;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利于武术套路的学习;丰富的教学方法,通过六个方面的融合意义,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武术教学  动漫技术  相互融合  体育教学质量

在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是其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需要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增长的现代,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以此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武术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体育运动项目,传统武术随着长时间的发展与积累,具有多种锻炼功效,适合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武术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具有学生参与的基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工具的使用,促进了文学作品与影视的发展。一些武侠类影视题材的作品受到学生的喜爱,由于这些作品的影响使学生对武术具有一定的兴趣基础。所以武术教学在体育教学当中拥有学生的参与基础。

(二)促进体育教学目标实现

学生积极参加武术学习和锻炼,能够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加自身协调性,加强反应速度,磨练学生的意志。武术入门简单,对学生的各项要求较低,所以教师进行武术教学,能够促进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

(三)对场地和器械要求较少

武术教学需要的空间较小,往往有一块空白场地就可以了,对于器械的要求也较小。所以武术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不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能够随时随地开展武术教学。

(四)培养学生的武德

武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武德。培养学生的武德,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为武技”是武术的外在体现,“武德”则是武术的内在表现,武德是习武之人在社会实践中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能够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以学生参加武术教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被武德熏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武术教学与动漫技术的含义

(一)武术教学

中华武术伴随着中国的历史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武术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习武可以强身健体。武术教学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之一,武术教学能够传递传统文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武术教学的开展还有利于全民健身的推广与普及。

(二)动漫技术

动漫技术是高科技技术发展的产物之一,同时也是一门新型学科。大家理解的动漫可能是动画和漫画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但是对它的内在机制还缺乏系统深入分析、研究。动漫技术就是能够通过相关技术手段,为人们创造出另一个虚拟世界,将原本没有生命力的形象注入生命及个性,还能够通过拟人化技术将形象变成像在我们身边生活的朋友一样。

三、当前武术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偏差

在当前的武术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的设立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只注重相关形式上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终生体育观念的养成,从而导致教学目标的确定出现偏差。

(二)使用教材的落后

由于武术教学这一课题提出时间较长,所以其教材的内容多而旧,教材中的内容枯燥无味,而且学生只能通过学习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学习,从而无法了解动作中的真正内涵,导致学生对武术教学不感兴趣。教材内容的娛乐性以及实际操作性降低,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内容的不足

由于武术教学中理论课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所以导致武术教学内容中理论的部分较少,从而导致学生对武术知识不了解,不明白,教学内容的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由于教师采取固定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教的动作,死记硬背进行机械化记忆,学生只能自己进行枯燥无味的练习。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过程中沉闷、死板。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导致学生对武术教学产生厌烦心理。

在武术教学中,还有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程序化,没有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忽视了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性,导致进行武术教学中,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难以听懂,影响了武术教学质量。

(五)评价标准的单一

在武术教学阶段完成后,对学生进行评测,但是由于评测标准的单一性,评价标准项目化,过于强调对技能技术的评定,侧重于终结性评价,而缺乏对学生过程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提升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兴趣。因此,这就需要在对学生学习阶段完成后的评价时,将态度与价值观融合到教学评价体系中,避免忽视了武术中的传统文化,忽略了对学生终身体育的目标。

(六)师生关系的不融洽

由于学生处在青春期,导致其对事物的看法都有自己的个性,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所以学生会厌倦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师生之间出现了问题,双方之间缺乏及时沟通交流,双方思路的偏差。所以学生就会厌恶学习武术。

四、武术教学融合动漫技术的可行性

(一)二者融合是双赢

武术教学与动漫技术的融合是双赢,传统武术文化内容多样、门派与兵器众多,具有丰富的价值,武术中的武德在无形之间指导习武之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传播、推广的价值。动漫技术就是将静态的漫画转换成动态的动画,加上语言对白、故事情节等,组成了动漫,能够吸引学生。在动漫技术中,人们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将真人无法做到的动作,在动漫中体现,还能够随时暂停、播放。武术与动漫相互为对方注入生命力。

(二)增加武术的传播推广

武术的传播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所以在武术教学中,应用动漫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喜爱。动漫技术能够使武术教学中,枯燥乏味的动作变得生动有趣。动漫技术还能糅合传统武术与历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鲜活的动漫形象,展示传统武术与历史,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从而增加武术的传播、推广。

(三)动漫使武术动作更直观清晰

动漫技术能够将小物体扩大或某一特定区域的扩大,表现武术教学中的技术动作,如:传统武术中的太极拳,太极拳的步法演练,通过动漫技术更加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屈膝、出脚、点地、摆脚”等各种动作可以进行区域放大,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每一个动作该如何诠释,明白怎样才能将动作做到位。避免了教师示范时,学生看不清或有的学生看不见等问题的发生,将武术动作变得更加直观清晰,便于学习。

(四)武术能为动漫提供素材

武术中的内容丰富,各种形态的兵器,如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等十八般兵器;这些兵器大同小异,形式和内容上都十分丰富;各具特色的拳法,如长拳、南拳、太极拳、咏春拳、少林拳等拳种,这些拳种都有着深远的历史底蕴,具有丰富的内涵,各式各样的武术门派,如:武当、少林、峨眉、南拳等门派,为动漫的创作提供各式各样的素材,提供了创作中的艺术灵感,动漫故事的历史线等。

五、武术教学融合动漫技术的意义

(一)能够弘扬武术传统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也在冲击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在影响着我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由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是历史传承延续几千年的精华,所以学生需要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责任,在武术教学中融合动漫技术,可以用卡通形象来讲述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这样能提高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兴趣,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传统武术的历史,并且随着学生对武术文化的不断了解,能够促进武术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使更多的人被吸引过来,喜欢上武术传统文化,以此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被学习任务所占,导致学生的锻炼时间减少或因为太累不想去锻炼,所以武术教学融合动漫技术,通过新鲜、有趣的表现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令学生能够主动加入到武术学习当中来,如:传统武术中的“五禽戏”,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鸟之轻捷,可以通过动漫技术生动的将五种动物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像看动画片一样,使学生学会五种动物的肢体伸展,学会“五禽戏”能够提高学生的肺与心脏功能,促进组织器官正常发育,从而达到强健体魄的作用,提升体育教学的作用。

(三)利于武术教学的推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动漫技术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产物,动漫技术能够将原本没有生命力的形象创造生命与活力,动漫中的形象可以拟人化,使其变得活泼有趣,更具有表现力,能够贴近人们的生活日常,将武术教学中的动作生动形象的变现出来,吸引学生的眼光,从而推动武术教学的发展,利于武术教学的传播与推广。

(四)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在武术教学中,融合动漫技术,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令学生上课时能够认真观看,积极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引申本节课的内容,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对武术的理解,还能够使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互动,令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和谐,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并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利于武术套路的学习。武术套路是武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武术教学融合动漫技术,利用多媒体播放武术套路,学好武术套路,首先需要学会基础武术动作,通过动漫技术使武术动作变得更加直观、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学会基本功:腰功、肩功、腿功、手形、手法、步形、步法、跳跃、平衡、跌扑滚翻,可以利用动漫技术进行教学,在讲授哪一部分的基本功时,使用动漫形象会更加生动,促进学生的学习;最后通过组合动作的学习,进行套路联系,教师可利用动漫技术,为学生展示武术套路练习后的动漫形象与练习前的对比,激发学生学习武术套路的兴趣,以此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

(六)丰富的教学方法。武术教学融合动漫技术,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使教學方法不在单一、无缺。其一教师可通过自己制作动漫人物,结合武术动作,在课程导入时使用,吸引学生兴趣。其二通过动漫技术,使用动漫人物将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教授。其三还可以带学生观看武术动漫,领会其中的武术套路或武术动作,感受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使学生获得民族自豪感,达到武术教学的目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武术教学融合动漫技术能够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武术教学融合动漫技术,相比于单一的武术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有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播、推广。武术教学融合动漫技术,二者是双赢,互惠互利,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同时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提升对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倪锐,于正鑫.论如何体现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优势[J].生活教育,2014:133.

[2]陈晨,张云崖,杨亮斌.武术动漫——武术传播新路径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3(08):16-18+35.

[3]钱晓艳.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2013(24):378.

[4]马平静,王万林.武术与动漫融合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4):265.

[5]闫苹苹,薛刚.武术动漫:中国武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J].电影评介,2012(12):7-11.

[6]桂翔,顾文萍.动漫在武术发展中的应用性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03):25-26+92.

[7]王飞雄,遆聪聪,杜英杰.武术动漫对武术文化传播新路径的理论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5(06):60-62.

[8]康雕.浅谈武术套路教学[J].科技信息,2012(06):311.

[9]苏翘斌,常锋.浅析中学生的武术教学[J].时代教育,2013(9):282.

[10]徐宝战,武展.武术动漫:武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26-27+42.

猜你喜欢

相互融合武术教学
医学影像博物馆教育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探索
情感教育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研究
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层次要点及其运用探析
对武术教学中采用音乐辅助教学的研究
武术教学的第二课堂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以情优教
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