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尽心尽力办好思政课

2020-12-24孙萍

商情 2020年43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

【摘要】办好思政课不仅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也是为社会培养政治过硬、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我国教育的鲜明特征。

【关键词】立德树人  意识形态斗争  教育的鲜明特征

“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纲”,如何让纲举目张?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好,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反思的大问题。

一、办好思政课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

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产品多样化、安全问题威胁多元化、社会管理信息化等前所未有地同时并存。与此同时,各种文化交融,交锋,各种力量的对比、较量日益激烈,各种思想、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和斗争也愈加激烈,整个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各类风险滋升,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网络安全、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的频频出现,使党和国家面临着比以往更为严峻的挑战。面对重重困难,思政课的时代价值愈加凸显。

学校作为各种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舞台,青年学生作为敌我争夺的重点人群之一,他们涉世未深、辨别力弱、抵抗力差,极易受外界各种思想观念的左右和影响,因而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尤其在当今社会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人心、争夺阵地、争夺接班人的斗争始终都没有停止,在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和斗争中要想能够掌握主动权,有效应对各种思想观念的冲突和较量,关键就是要教育引导好青年学生,筑牢他们的科学信仰根基。因此,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抓好思政课这一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主渠道,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地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让他们知道只有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增强青年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情感和意识。

二、办好思政课是我国教育的鲜明特征。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发展贯彻党的教育工作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是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议上的讲话,这段话不仅明确阐明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明确指出了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所起的关键作用。这也为广大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的讲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新时代坚持办好思政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始终作为我国教育的主干核心课程,而且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思政课的内容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我们根据不同年齡不同学段的学生层次情况逐步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循序渐进的、有梯度的、螺旋上升的、完整的教材体系和学科体系,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虽然我们党对思政课的内容不断地进行调整,但是对青少年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法制和道德、形势政策教育的初心始终未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先后举办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深刻回答了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为我们审视和谋划思政课建设,办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

办好思政课,这不仅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同时也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更是为社会培养政治过硬、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三、办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它必须是明确的、毫不含糊的。这一论述明确了立德树人不仅是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作用。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立场不能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政课办好,是党和国家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的根本要求。而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要根据我国的历史、文化、国情,以史为根、以传统文化为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教育,更要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律意识、文化素养。这是办好思政课、实现这一育人目标的根本途径和精神支撑。

四、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在铸魂育人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道德素养如何对于学生和思政课教学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政治过硬、理论功底深厚、教学水平高超,而且视野要广,境界要高、格局要大。一方面要靠真理征服人心,用真理的力量感召、教育学生。要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和道理通过接地气的鲜活的语言形式让学生能够接受、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思维,使真理的光辉能够照进学生心田。另一方面要靠教师的人格力量、人格魅力感召人心,触及灵魂。通过教师人格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思政课教师要始终牢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增强思想的穿透力、震撼力,为学生播撒精神食粮,打开思政课堂的大门,让思政课能够真正赢得青年一代。

作者简介:孙萍(1966.03-),女,本科,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高校体育与立德树人研究
钢琴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立德树人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求新求实求突破 考师考生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