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50例护理体会
2020-12-24黄琼
黄 琼
(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无锡 214400)
手指复合组织块离断的最常见原因就是电锯、刀具等锋利物品切割造成的,并且离断的组织块中包含皮肤、指骨、肌腱、筋膜等多层组织,使离断再植的手术难度大大增加[1]。由于手术的精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探讨手指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患者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取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总结出最合理的护理方案,现将报告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手指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26.57±3.49)岁;受伤部位:拇指6例,食指17例,中指11例,环指9例,小指7例;受伤原因:切割伤31例,撕脱伤10例,门夹伤9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患者在经历了手指离断后,身心均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此时内容极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恐惧等,此时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耐心沟通,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并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了解到的信息可以为后续的护理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方案。
1.2.2 术后护理
1.2.2.1 一般护理
将病室温湿度控制在适宜伤口愈合的程度,室温约为20~25℃,温度不达标时可以用60 w的烤灯在距离创口30 cm的位置进行照射;定时开窗通风,1~2次/d,30 min/次,保持空气流通且新鲜;患者在术后7d内保持绝对卧床,并且患指用软枕抬高放置,略高于心脏水平;饮食合理,保证大小便的通畅;在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疼药,保持身心愉悦。
1.2.2.2 密切监测患指血运
由于手指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后,静脉危象和动脉危象会明显增多,静脉危象表现为皮肤暗紫,皮纹消失或变浅,指腹张力增加,指侧切口出血活跃;动脉危象表现为皮肤苍白灰暗,皮温降低。指腹张力下降,指侧切口不流出或出血缓慢,血液颜色呈暗红色。这种现象在术后6~8 h内非常常见,若不及时接触静脉高压状态,容易出现血管损伤,且损伤不可逆,导致手术失败,所以在出现静脉危象后,可以使用肝素,在指侧切口滴注小剂量的肝素,可以达到抗凝、解痉的效果,还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出现动脉危象后应该首先检查敷料是否包扎过紧,是否存在干枯的血痂压迫伤口,伤口有无肿胀,出现上述情况时立即对症处理,可以适当调高室温,予患者肌注50 mg粟碱、25 mg妥拉苏林,注射完成后监测患者体征的动态变化。
1.2.2.3 敷料更换
在进行包扎时不宜过紧,否则会影响到血液循环,在护理时要密切观察末梢的血运,渗血过多时应及时更换敷料,更换时保持动作轻柔,若敷料与皮肤粘贴较紧时不要强行扯下,应用温压水湿敷,待分开后缓慢揭下,强力牵拉可能会导致再植血管出现痉挛。若无其他特殊情况可以不用换药。
1.2.2.4 血压监测
对于患者来说,术前和术中都流失了过多的血液,在术后容易出现因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血压下降,血压下降容易出现血栓、血管痉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恢复效果,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所以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
1.2.2.5 功能训练
在术后4周后,患者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功能恢复训练,可以先进行被动屈曲手指,3次/d,20 min/次,然后进行主动屈曲,方法同被动屈曲。在术后6周,可以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部锻炼,比如抓握橡皮圈、拉橡皮筋等,来锻炼患指的肌肉力量,用写字、捡豆子的方式来锻炼手指灵活度,循序渐进,由于恢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为患者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督促其按照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2 结 果
经过术后随访3个月,50例患者中有48例再植成活,成活率为96.0%,23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静脉危象,经及时处理后缓解。多数患者手指外观恢复良好,感觉恢复快,有1例患者离断指绞轧严重,外观欠理想。
3 体 会
本次研究中,50例患者中有48例再植成活,成活率为96.0%,手术效果非常优良,在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时,笔者发现对于手指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患者来说,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的一系列相应的护理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首先是术前的心理护理,患者发生手指离断,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心理都是极大的冲击,一时难以接受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在面对患者时要给予心理安慰,平复患者的情绪,这也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2-3]。再者就是术后的一般护理、监测患指血运、更换敷料、血压监测和功能训练,其中血运和血压的检测能够解除术后的动静脉危象,加入功能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手指功能,这些护理都是手术成功的前提[4-5]。
综上所述,在手指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患者的护理中,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术后的一般护理、血运监测、功能训练等都十分重要,对治疗是否成功有积极的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