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金盘活研究
2020-12-24潘秀霞
潘秀霞
一、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金现状
近年来,每到年底,各级财政账上都会有一笔“没花完”的资金,其中有预算项目未执行完还需继续使用的钱,也有项目已经完成或项目终止之后剩下的钱,一般将其称之为结转结余资金,这是形成财政存量资金的“大头”。结转结余资金的形成,不仅仅产生于预算管理的“收支”当中,还存在于上下级政府转移支付、部门自身预算和执行的过程中。各预算单位部分项目资金支出进度缓慢,导致单位整体项目资金存量较大。近几年,随着国家财政部门出台各项政策以及各省级政府部门各项督促措施,财政项目存量资金支出进度有所加快,但数额仍旧较大。另外,地方财政专户管理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财政专户开设过多,同一性质资金多头或重复开设账户,违规开设财政专户,以及转移、挤占、挪用资金等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有的地方政府对于“没花完”的钱找一些次年“应该花”的理由,比如增加工资、环保费用等,虚列开支。部分单位项目资金支出不规范,导致项目任务完成缓慢,资金支出项目不符合财务要求,结题审计时,审计报告的出具受到阻碍,导致无法结题。从审计署近期发布的数据来看,财政存量资金快速增长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各级财政存量资金的数额依然较大,利用率依然较低,单位发展活力不足,财政资金的社会效益发挥不畅,创新能力提高缓慢,对社会、经济以及相关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与盘活存量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相比,存量资金管理现状仍有较大差距,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盘活存量资金的意义
(一)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于政府稳增长、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盘活存量资金能够使得更多资金流通起来,一方面减少资金沉淀、提高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加政府用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出。特别在今年全国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的情况下,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对保障民生、复苏经济就有了特别重大的意义和紧迫性。盘活资金也有利于加强监督,避免资金被挤占挪用,同时还将为金融市场带来充足的流动性。
(二)增强了财政统筹调控能力
盘活存量资金是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能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能有效应对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的减收影响,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有力支持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把沉淀的资金清理出来,增强了财政统筹调控能力。
(三)加快了部门预算支出进度
通过盘活存量资金的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单位各个部门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对支出预算执行的重视程度,加快了相关部门预算支出进度。各个部门在此过程中通过认真分析资金支出进度缓慢的原因,查找存在的问题,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工作能力和先进的思想认识。另外通过采取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措施和办法,及早形成有效支出,可以避免形成新的存量资金。
三、基本原则
(一)摸清存量,分类处理
全面摸清各单位、各部门存量资金情况,分门别类提出处理方案。
(二)上下联动,全面推进
盘活存量资金既要在中央层面展开,也要在地方层面展开;既要在财政部门展开,也要在其他部门展开,全面挤压存量资金的空间。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既要着力于盘活当前已有的存量资金,也要加强制度规范、建立长效机制,避免将来产生更多的存量资金。
(四)多管齐下,惩防并举
既要注重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也要注重事后督查和问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相关培训
组织单位相关人员学习最新国家对存量资金管理的相关政策及要求,提高对存量资金盘活的重视度。相关项目负责人之间,相关部门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国家创新政策,以及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具体创新措施。例如甘肃省科技创新“黄金30条”、《甘肃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等,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具体措施,深入把握项目支出的各项政策,使项目经费合理、合规、快速、高质量地形成支出,从而加快项目资金的执行进程。
(二)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管理
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把年初预算尽量细化对接到具体执行单位和具体项目,项目组内部在除项目任务书之外,再进行详细的项目任务、项目资金的时间、金额的具体计划,并加强执行监督。加强项目资金预算可执行度,从源头上做好项目预算,为防止项目申报人员知识体系的局限性,在每个项目组成员中设财务助理,全程参与项目预算编制,增强项目预算的专业化程度,提高预算质量及可执行程度,例如加强资产配置预算的专业化程度,保障审批比重,以使相关基础建设项目顺利进行。从项目任务各个环节入手,以促进项目任务高质量运行。加快预算下达和执行进度,按照规定时间,及时下达转移支付并办理资金支付。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实时查询和监控单位结余及账户资金。督导各级财政加强与预算部门、单位沟通协调,预算指标下达后,及时跟踪后续执行进展情况,督促加快项目审核和资金支付,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资金滞留,防止年终形成新的财政存量资金。
(三)分类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各部门根据存量资金构成、性质和结存期限,区别财政和预算部门不同情况,分类予以处理,特别是加大部门结余结转统筹使用力度,将部门结余及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全部收回由同级财政统筹使用;将下级财政超过两年未分配的专项资金缴回上级财政。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严格落实专户审批制度,严禁利用财政拨款资金对外借款,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清理规范往来款项,该核销的要按程序尽快核销,该收回的要及时收回。
(四)严格规范财政专户管理
全面清理存量财政专户,除经财政部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保留的财政专户外,其余财政专户在2年内逐步撤销;2014年财政部已经发文要求各地清理撤销的财政专户,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清理归并或撤户。严格执行财政专户开立核准程序,各地一律不得新设专项支出财政专户;开立其他财政专户的,必须按照国务院规定报经财政部核准。严格财政专户资金管理,除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禁止将财政专户资金借出周转使用或转出专户进行保值增值,已经出借或转出专户的资金要限期收回;专户资金必须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清理撤销的财政专户中的资金,要按规定并入其他财政专户分账核算或及时缴入国库。严禁违规将财政资金从国库转入财政专户并虚列支出,或将财政资金支付到预算单位实有资金银行账户。
(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首先在全面摸清各单位各部门各类存量资金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明确分级负责、分类处理、统筹使用、协作推进的工作原则,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同时,从完善预算编制、改进专项资金分配等方面入手,全面压缩存量资金存在规模,完善预算编制与结余结转资金有机结合机制。在预算编制环节,将结余结转资金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结余结转规模大的项目相应抵顶下一年度预算,对容易形成结转的跨年度工程建设类项目,通过分年安排资金,合理确定当年预算,从预算源头避免形成结转。
其次,完善项目库管理,改进项目管理方式,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完善项目储备,夯实预算编制基础,从源头上解决预算编制不细、执行不力、资金沉淀的问题,执行好存量资金月报告制度。另外建立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包括整体项目审计和具体项目审计,主要项目负责人参与到项目审计中来,加强各部门各项目成员的横向和纵向沟通交流,成立单位内部项目进程动态监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项目存量资金监督,最终建立财政存量资金动态监控机制。
最后建立责任承诺机制。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实行一把手承诺制,单位一把手要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分析,对支出进度慢、盘活存量资金不力的负责人,要及时进行通报或约谈,督促其盘活存量资金。单位一把手要对清理统计结果出具承诺书,对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如存在瞒报、谎报等情况,须承担相关责任并接受处罚。
(六)强化激励约束
首先将各单位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纳入对下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范围,把考评结果作为分配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重要依据。对盘活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在安排项目时优先给予倾斜支持。同时,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对结转资金常年居高不下、使用不力的部门,相应减少安排其预算,督导预算部门落实支出主体责任,夯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支出进度,尽早形成有效支出,严格控制新增结转结余资金。同时依靠各级审计机关对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财政存量资金的审计,重点关注该用未用、使用绩效低下等问题,促进存量资金尽快落实到项目并发挥效益。要注意加快预算下达和执行进度,按照规定时间,及时下达转移支付并办理资金支付。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实时查询和监控单位结余及账户资金。单位应加强与各级财政、预算部门的沟通协调,预算指标下达后,及时跟踪后续执行进展情况,督促加快项目审核和资金支付,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资金滞留,防止年终形成新的财政存量资金。
五、结语
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金已成为各部门各单位管理工作的常态,只有不断地细化工作措施,健全长效机制,才能切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健全盘活存量资金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切实盘活用好存量资金,是今后长时期内需要研究的工作重点。同时,强化监控分析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减少存量资金规模,避免形成新的结转结余,全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也是今后需要持续深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