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万计划”背景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
2020-12-24盛广宏王诗生
王 萍,盛广宏,王诗生,贾 勇
(安徽工业大学 能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2018年6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集结号。随后,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2019年4月4日)和《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019年10月30日)。“一流课程”及“一流专业”的“双万计划”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一脉相承,两个“双万计划”的建设本质上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具体理论阐述。
在“一流课程”及“一流专业”的“双万计划”建设背景下,高校一流本科建设的组织保障重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1]。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是本科教学组织和课程实施的终端。建设和振兴本科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必须努力营造突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产出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2];必须打造“金课”,淘汰“水课”,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概述
基层教学组织作为高校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的基本单位,在落实教育教学任务、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成长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学科与专业、专业与课程以及落实教学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基本单元,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进行改革,进一步明确其职能,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过程,提高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水平,切实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高校“双万计划”暨“一流本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广义的基层教学组织包括院系、教学部、教学团队、教研室、教研组、课程组和实验教学中心等,狭义的通常指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室或课程组[4]。一流本科建设强调回归本科教学,重建教学基层组织,使得研究所回归教研室的组织结构,是当下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通过全面改革和恢复矩阵式教研室的制度,制定严格的矩阵式教学研究体系建设计划,为教研室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培养和教学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总结本科教学实践经验和成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同时,矩阵式教研室组织的结构既能有效保证同专业内部纵向交流融合优势,又能充分发挥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立体横向学术交流与融合的优势。
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现存的问题
我国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在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研教改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基层教学组织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
(一)教学组织功能被忽视
教学、科研应当相辅相成,二者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高校教师更有效、更合理地组织实施教学工作,但事实上,教学研究成果缺乏与其成果相对应的统一学术质量评价标准和学术质量保障制度,科学研究并未完全成为提高当代高校教师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的重要推动力,反而对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制度与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契合度日益衰减。一方面,在科研至上的行政管理时代,高校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的行政管理职责由单一的教学、教研被动地扩展至了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的行政管理方面,但与之配套的结构与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长期超负荷运转,定位逐渐模糊,功能不断弱化,运行与发展受阻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其业务学习与教学研讨机制的严重缺失,高校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形同虚设、建设乏力,正向功能发挥失效,逐渐地走向了边缘[5]。
(二)教研教改活动弱化
高校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存在集体教学研究功能管理制度的弱化、活动组织管理制度僵化等问题。一些高校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主要承担着课堂教学管理及其师资队伍培养等工作,能够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考核等基本的任务。但是,对师资培养重视的程度不够,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同时,在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及复合型学科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部分高校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仍然只能局限于某一学科专业甚至某一门课程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其教学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高校集体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往往是调动和促进全体教师相互交流并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很多高校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对于其集体教研活动不够重视,缺乏制度建设与组织安排,教研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组织教研活动的质量不高。基层教学组织功能的严重弱化及教研活动的严重缺失,使得教师的教学失去了对专业的支撑,教学活动处于随意的状态,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活动缺少直接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的途径和平台,教师和团队失去了对高校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一种集体归属感和责任感,不利于教师个人发展和团队的有效构建。
(三)青年教师培养滞后
现实中,由于学科与专业之间的跨度较大,教师相互之间的教学理论沟通和技能交流往往缺乏有效的渠道和平台。即使是同一专业的基层教学组织内部,由于课程的差异,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往往主要集中在教学过程的一般层面,如制定教学日历、课件制作等基本教学活动,对于彼此在课程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缺乏了解和沟通,更谈不上共同研讨与协作[6]。部分教师倾向于个体教学,相互合作少,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经验得不到传承与共享,新老教师之间的传、帮、带缺失。年轻教师往往缺乏对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对于课程之间的知识点交叉和传承理解不到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导致贪多求全、主次不分的状况频发,无法达到突出重点、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出现了纵有完善的人才专业理论培养的体系,但由于教学分工落实不到位、教学过程重复甚至矛盾,从而致使整个专业的课程教学彼此脱节、不成系统。之所出现上述的问题,与基层教学组织对青年教师培养滞后、团队建设不力紧密相关,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专业建设的总体水平终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四)教师教学共同体缺失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尤其是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室,本质上是教师教学共同体。对于教研室而言,其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相近的课程、专业的教师实施协作、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然而目前面临的情况是,各教研室的教师虽然在形式上成为组织中一员,但由于其薪酬考核绩效、职称资格评审、课题研究项目申报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各项实际权力都集中在二级学院,教研工作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任务通常各自为政,在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之间聚少离多,沟通交流不足[7]。另外,教研室内、外部的互动性也比较差。组织内部不经常开展教研交流活动,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研究时有时无,教学过程中的观摩、听课或者评课流于形式,缺乏浓厚教研氛围。教研室还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很少与外界开展教学研究的学术交流,这都不利于教师的思维视野拓宽,学术信息交流互补,从而严重阻碍了高水平、复合型教师的成长。总的来看,高校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的离散状态比较明显,凝聚力有待加强,共同体严重缺失。
三、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创新基层教学组织的形式
高校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遵循有利于教学管理与教学研讨的基本原则,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科专业特点,按照学科、专业或课程(群组)等分别设立基层教学组织,创新组织形式,加强与相关学科、科研等基层组织的有效衔接与融合。鼓励跨学科、跨院系交叉设立基层教学组织。注重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组建协同创新育人研究中心(校-企、校-地、校-校),打造高水平教学和创新团队。
(二)明确基层教学组织职责
高校应当进一步明确基层教学组织的工作职责,落实其在教学管理、专业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基地建设、教学改革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和任务。
加强学科发展前沿和产业人才需求跟踪与研究,根据专业建设规划及要求,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一流专业建设,推进专业对接产业,优化整合教学资源,促进专业建设水平有序提升。协助做好与本专业相关的质量评估工作。每一个专业都要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课程。优化课程体系,统筹制定并规范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指定专人对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组织教师集体精心备课、磨课。落实课程动态调整制度,及时将学科前沿、产业技术发展前沿、最新科研成果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落实“互联网+ ”教学行动计划,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组织编写(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严格教材选用或编写,组织教师编写高质量讲义或教案。负责推进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全面落实课程思政。
(三)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管理
高校应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基层教学组织的组织制度、人员职责、工作要求等。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管理制度。选聘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应优选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组织管理能力强、教学工作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明确二级学院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的责任,加强基层教学组织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组织的协同联动,提高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加强教学梯队建设,严格落实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工作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四)加强基层教学组织保障
学校应高度重视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强化组织领导,为组织运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确保经费投入和办公场地等资源供给。应赋予院系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如教研室组建、经费投入及使用、考核评审等各个方面的自主权,加强日常教学规范化管理,促进基层教学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校领导、二级学院领导联系基层教学组织的工作制度。所有专业专任教师都应进入基层教学组织,其设置要有利于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五)完善基层教学组织的考核激励机制
学校应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作为一流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双万专业”和“双万课程”等项目的重要观测点,作为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依据,并纳入院系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院系应加强对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监督和考核,建立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应对考核优秀的基层教学组织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在落实示范课程、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