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改革研究

2020-12-23丘淑婷邓淑婷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年12期
关键词:调查问卷

丘淑婷 邓淑婷

摘要:应用型财会类专业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重点是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课程实践是提高实践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福州工商学院财会类专业的专业实践展开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化实践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调查问卷;财会类专业;实践改革

一、引言

福州工商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培养目标,财会类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以该校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其2019年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占比达32.42%,其中专业类课程实践占比12.8%。合理有效地进行实践改革,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财会类专业的合格人才。因此,对财会类专业实践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十分有必要。

二、财会类专业实践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以福州工商学院的2016级、2017级和2018级商学院财会类专业(包含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学生为主。在调查中,2016级(大四)学生占比例33.27%,2017级(大三)学生占比例33.27%,2018级(大二)学生占比例36.18%。

2.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以采用邮件、QQ等方式,将问卷发放至商学院财会类各班级进行线上填写问卷,取得了比较客观充分的资料。

3.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对商学院财会类专业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旨在更好的了解大二至大四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对专业实践课程的满意度、是否感兴趣和掌握程度等内容。

4.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对专业课程实践的感兴趣程度

调查显示,学生对所学的专业课程实践感兴趣占比例39.27%,较感兴趣占比例37.09%,非常感兴趣和不感兴趣分别为13.09%和10.55%。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实践感兴趣,少部分人不感兴趣。

(2)学生对实训课程占课程学时比例满意度

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学时占比认为合理的占比67.45%,认为学时不够的22.73%,认为过多和太少的分别为6.00%和3.82%。整体上来看,只有60%的学时认为专业实训课时设置较为合理,有40%左右的部分学生并不满意目前的实训课程安排。

(3)学生对实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调查显示,掌握程度90%以上的为4.55%,80%~90%为33.09%,70%~80%为39.64%,60%~70%为16.18%,60%以下的为6.55%。从中可以看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极为熟练的掌握了实训内容,大部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掌握程度不够全面。

(4)学生对实训指导老师的满意程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实训课程老师满意,认为老师上课能够合理地指导学生。但是,也有14%左右的学生并不满意实训指导老师的教学。

(5)学生认为实训课程需要改进的方面

在此项调查中,学生认为实训课程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实训课程软件、实训课时、实训环境和实训指导教师。其中,实训课程软件占比54.55%,实训课时占比42.55%,实训课程环境占比42.0%,实训课程指导老师占比16.36%。

三、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福州工商学院财会类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实践意识较强,能够对实践教学有合理的认识,对实践教学也比较感兴趣。但是,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不少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掌握程度不够高

财会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表现出没有充分掌握的现象。这是因为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搬到实际操作中,操作不够熟练,实践经验不够高,再加上有些学生以为工作实习中重新学也来得及或者单纯的完成学分的缘故,进而导致上实训课只完成任务,没有下功夫去深刻研究实际操作,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习惯,这就出现了没有充分掌握的现象。

2.实训课时设置不合理

在课程安排上,體现出实训课时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例如,《财务管理综合模拟实训》学生先学习理论基础部分《财务管理学》,学完后再进行实操。而实训课程安排又临近期末,时间比较紧凑,学生为了实训而实训,没有考虑实训真正的作用,这就容易出现实训课时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3.实训条件不足

实训软件是保障实训效果的重要工具,学生在教室里上实训课,有时因为实训软件的缘由,需要两三个人合用一台电脑,导致实际操作效果不佳。同时让学生去校外实践基地考察是极其有必要性的,但目前实训模式是由教师指导实训,再让学生进行操作,没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实际工作环境,这就会出现学生们比较意识不到财务管理工作性质的问题,也不太能够感受其中氛围,继而不够重视实训的重要性。

四、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改进对策

1.丰富实训教学形式,提高实训有效性

大部分高校老师都是应用传统教学形式,这种形式比较单一,可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5G时代大背景下,网络速度有了飞跃式的提升,为我们开展了全新的时代,再加上现在学生思维活跃,互联网接受能力强,可以采用“互联网+”模式与实训教学相互结合,在云台上把实训内容分成不同板块,每一板块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难度逐级提升,云台软件上还可与学生进行云端互动,使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点拨,解决实训的问题。

其次,案例分析法。教师在备课时,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通过分析大量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处理问题的方案,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成思考的习惯,进而学习相关知识,减少专业知识的枯燥性,增添学习的趣味性。

最后,小组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将班级同学进行分组,选出一位组长分配任务给各个组员,组员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协调。最后实训结束时,每一位同学提交实训心得体会,将组员之间的任务结合起来,小组共同提交一份文档上交进行评比。老师依据各个小组文档和心得体会打分,选出优秀小组。这样一来,组员之间共同讨论,构成良好学习气氛,效率大大提升,从而更好的掌握实践知识和技能。

2.统筹规划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安排实训课程

实践课程能够检验会计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知识的理解,因而安排适当的实训课程尤为重要。

安排适当的会计实训课程,有条不紊的展开会计实训活动,要做好其相关安排,提高工作的效率。具体涵盖三点:一是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在实训课程与公共课、专业课之间协调课程学时。尽量多增加一些会计实训课程时间,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互促进的效果。二是制订可行性实训教学方案。会计实训课程的内容综合性强,应当在实训教学内容开展之前,拟写教学计划。教学前做好充足准备,教学中井然有序,教学后对于学生在课程中表现情况总结经验。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经验

首先,培養专业性人才,要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投入。教师不仅仅要通晓理论知识,还要有相关实际经验。高校可与校企建立合作关系,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多些渠道和途径提高教师实践经验,进而引入新时代的企业会计人员标准,更好的完善教学内容。

其次,也可聘请企业一流专业人才,作为实训课程指导老师,使得实训课程更具有先进性,实战性、针对性,为学生毕业走上会计岗位做好职业准备。

4.加大专业软件投入力度,改善实践教学环境

会计实训课程依据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特色,须要培育学生的相关会计核算才能,娴熟的软件操作才能。因此,专业软件和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训课程的重要保证。

第一,建立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校内建设手工实验室、财会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等,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与学科内容互相联合,模拟工作情景,为开展实训教学提供良好平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增强与企业、会计事务所、银行等联络,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机会。

第二,提高财会类软件仿真性。所需原始资料和经济业务数据来源于企业真实业务数据,用实训平台演示实务的基本操作环节,再让学生在平台上填写动态的原始凭证,填错可以及时更改,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而设置新的凭证,让学生体会真实工作情景。

五、结语

应用型财会类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因此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实训教学至关重要。科学的布置实训内容,改良教学措施,完善硬件设施,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使学生在过程中积攒经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陈超.金融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269-270.

[2]吕作为.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财经界,2019(10):139-140.

[3]付亮.对信息环境下的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进行探究[J].科技展望,2015,25(04):260+262.

(作者单位:福州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调查问卷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HTML5的移动调查问卷设计及图形化分析
基于问卷调查的民族高校大学生民间信仰问题调查分析
SPSS软件在课题研究中的应用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的调查与防控机制研究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解放学生还学生自由
普通二本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调查分析
浅谈反习惯性违章在防人因失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