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卷调查的民族高校大学生民间信仰问题调查分析

2017-01-20尹秀英于彭

求知导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民间信仰调查问卷教育对策

尹秀英++于彭

摘 要:笔者在大量搜集、汇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民族地区民间信仰的种类及影响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形式对呼伦贝尔市两所高校学生的信仰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学生对信仰的认识多元化:一些学生没有信仰或对信仰很茫然,出现信仰空白和信仰危机;一些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但立场不坚定,对待民间信仰态度宽容;有的学生相信民间信仰,存在盲目、从众、非自觉等特点,对此提出解决高校学生信仰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民间信仰;民族高校大学生;调查问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民间信仰是指民间流行的对某种精神观念、某种有形物信奉敬仰的心理和行为,包括民间普遍的俗信及一般的迷信,具有强烈的宗教性和民俗性特征,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我国,民间信仰长期存在于农村,其信众大部分都是农民,所以也称为“农民的信仰”。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改变,民间信仰的信众构成也在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民族地区(以下简称“呼伦贝尔”)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这里的民间信仰更是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一是民俗与迷信共存;二是信众趋于功利化;三是新形式和新内容的民间信仰的出现,吸引了更多的信众。呼伦贝尔市的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学业、就业压力以及对个人前途和命运的无把握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感到茫然,希望能得到一种精神寄托或心理安慰。事实上,这可以称之为信仰危机或信仰空白,而这恰恰就为反动思潮和迷信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了解呼伦贝尔市高校学生对民间信仰的态度和认知以及学生是否参与其中等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一、呼伦贝尔市民间信仰类型及其影响

1.研究区概况

呼伦贝尔市,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其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总面积26.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地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呼伦贝尔属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组成部分,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茂盛的森林、丰富的矿产等资源。目前常住人口为25万人,包括汉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满族、白族、黎族聚集区。

2.主要民间信仰

呼伦贝尔市是“世界上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地区级城市”,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这里的风土人情各具特色,也形成了多种类的民间信仰,其主要包括五类。

(1)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汉语意思是石堆,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都有祭祀敖包的信仰。祭祀敖包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血祭、玉祭、酒祭、火祭等。祭祀敖包多选择在夏季和秋季进行,因此时当地水草丰盛,牛羊肥壮。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着敖包自左向右转三圈。人们通过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牛羊兴旺,国泰民安。

(2)萨满教。这是一种自然神的泛神崇拜,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到现在仍保留该教的信仰,它对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等各个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

(3)藏传佛教。元代蒙古统治者将藏传佛教(喇嘛教)引入当时的蒙古地区,并尊奉喇嘛教为国教。明代,在俺答汗的大力提倡支持下,藏传佛教格鲁派(喇嘛教)在当时的蒙古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清代在呼伦贝尔新巴尔虎草原兴建甘珠尔庙等喇嘛寺院,每年举行两三次盛大唪经庙会。至今为止,喇嘛教仍为蒙古族的信仰,成为牧民的精神支柱。

(4)香头。起源于数千年来盛行中国大地的传统信仰,一直是非常特殊的地方现象。相信某些人有通灵的能力,自中国文明出现以来,在宗教文书和文学著作中都有涉及。

(5)崇拜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祭典是蒙古族祭奠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皇帝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奠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种祭礼。在一些蒙古人的观念里,成吉思汗似乎已被神化。他已经从民族英雄上升成了超凡脱俗的神,具有某种神圣意义。成吉思汗祭祀主要是表达对长生天、祖先、英雄人物的崇拜,祭奠中再现了古老的蒙古族牲祭、火祭、奶祭、酒祭、歌祭等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家里的墙上会挂成吉思汗的画像,用来保佑家人的平安;一些人也会把成吉思汗的头像做成挂饰,挂在车上,用以保佑司机出入平安。成吉思汗祭典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的民族感情,是蒙古族文化绵延千年的见证,保护好这项活动,对保持蒙古族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3.民间信仰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福建师范大学的林国平教授认为,民间信仰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有四点:一是具有社会教化的职能,发挥着宣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作用;二是具有融洽乡里、维系社区秩序的作用;三是参与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和社会矛盾的缓解;四是起着联系台胞、侨胞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当然民间信仰对大学生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民间信仰在当今社会的教化中作为重要的载体起着积极的作用。它以传说、故事、戏剧以及各种仪式等通俗易懂、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民心,引起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它可以使大学生更有民族精神,能更深刻地认识到民族精神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间信仰成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大学生心系民族精神,继承民族精髓,将民族精神运用于生活、工作中并发扬光大。

(2)消极影响。现代社会主张唯物主义,大学生需要在大学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指导,而大部分民间信仰延续至今,仍有关于“神明、鬼魂及天象”的崇拜,这是唯心主义的体现,这会使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使大学生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甚至对未来的目标变得盲目,从而失去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另外民间信仰中有很多做法带有很严重的功利性,部分人将自己的未来完全寄托于神灵,而不付出努力和行动。当今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迷茫时期,特别是呼伦贝尔市两所高校的学生,身处民间信仰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民间信仰所具备的功利性必将深深影响他们的思维模式。

二、调查问卷分析

1.调查样本选取及问卷设计

考虑到呼伦贝尔少数民族的多样性,其文化、历史、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故选择呼伦贝尔学院和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调研,其校内90%以上的学生来自呼伦贝尔周边的旗县、乡村。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学生占样本的半数以上。年龄分布为19~25岁,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为了全面、广泛地了解呼伦贝尔大学生对信仰的认识及相关情况,问卷内容包括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民间信仰认识状况的调查、对参与民间信仰的态度、参与民间信仰的动机四个部分。在注重学生的年龄、学科、生源地、性别等方面的均衡配置的基础上,我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呼伦贝尔学院发放调查问卷330份,在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发放问卷200份,采用当场填写的方式,全部收回试卷,有效试卷为500份,其中呼伦贝尔学院为306份,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为194份,平均有效率为94.3%,如对高校大学生民间信仰认识状况的调查表所示。

2.从调查问卷看高校大学生民间信仰现状

(1)信仰选择的多元化和差异化。通过对呼伦贝尔市两所高校不同学历、性别、专业、家居地等基本情况与学生的信仰认识进行关联调查,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后,发现大学生的信仰体系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特点。

大学生信仰选择种类丰富,约半数学生选择了马列主义信仰,1/4的学生没有信仰,其他崇尚拜金主义、民间信仰和宗教。另外除问卷中列出的信仰选项,部分学生还列出诸如“个人理念”“爱”等词汇,体现出当下大学生人生信条和价值取向具有个性化与多元化特点。

从两所高校学历、年级、性别、民族等基本情况与学生信仰选择的关系上看,呈现差异化特点。从学历看,本科学生没有信仰的比重较高,约占调查人数的30%;专科学生多选择拜金主义、民间信仰,共占30%。从年级看,大一学生多数崇尚马列主义,而大二、大三学生开始选择其他信仰,大四有所回落。从性别和民族看,女性信仰空白者较多,男性拜金和民族信仰者多。少数民族学生的民间信仰多于汉族学生。从居住地来看,农村学生信仰空白者多。

(2)对信仰认识的差异化。不同民族在信仰认识上的差异。本次调查显示,少数民族有114人,其中55人信仰共产主义,10人为拜金主义,10人民间信仰,10人宗教信仰,23人没有信仰,6人选择其他。而汉族则有396人,信仰共产主义的为176人,没有信仰的高达100人。经有效数据分析比较,说明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很信仰共产主义,但汉族没有信仰的却远远大于少数民族。因为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文化历史、人文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信仰差异。

(3)不同专业对信仰认识的差异。由我们的调查数据得知,信仰共产主义最多的为文史类专业,其他专业依次是理工类、艺术类和医护类。经了解,文史类学生平时多去图书馆借阅图书,通过书籍的传播,对信仰的认识和对共产主义的了解都较为深入,因此在信仰共产主义方面,文史类学生所占比例更大。

(4)不同学历对信仰认识的差异。数据表明,在这两所高校中,专科人数占信仰共产主义人数比例最多,高达50.2%,本科人数所占比例也不小,为47.5%。而在本科生中,没有信仰的比例竟为72.4%。由此可见,文化程度高的,信仰缺失越严重。由于就业压力的加大,文化程度高的同学将精力放在了研究生及公务员考试上,没有心思和精力去填补自己信仰方面的空白,甚至多数同学没有意识到信仰缺失对他们的精神及生活的影响。

3. 对民间信仰态度的开放化

(1)参与民间信仰的方式和类型多样化。调查者根据地区特点共设计出五种民间信仰,并允许学生自由填写其他信仰。数据显示,参与过信仰活动的有207人,占总人数的41.4%。其中,以固定时间参加过信仰活动的有41人,占参加活动人数的19.8%;经常参加的有76人,占上述比例的36.7%;偶尔参加的有90人,占43.5%,所占比例最高。学生所参与的民间信仰最多的是祖先祭祀,出现133次,占比为64.3%。其次依次为神灵崇拜、祭敖包,合计占比24.2%。

(2)对信仰认识渠道增多,持理解和包容态度。本次调查还包括对民间信仰认识的途径、态度及民间信仰与邪教、科学的关系等方面。从认识途径看,48.5%的学生是通过亲戚、朋友等了解民间信仰,26.4%的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民间信仰,可见网络在当代大学生生活中起的作用之大。从大学生对待民间信仰的态度上看,有50.1%的学生身边存在有民间信仰的学生,并且尊重他们的信仰。还有32.6%的学生没有民间信仰,对他人的民间信仰表示理解但不支持。58.9%以上的学生认为民间信仰与邪教不能共存,而有45.2%的学生认为民间信仰有一定科学基础,民间信仰与科学之间没有矛盾,可以共存。

(3)参与民间信仰动机的世俗化和理性化。调查者在信仰动机上都设置七个选项,分别为“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为自己和亲友祈福避灾、民间信仰本身的说服力、一些问题科学不能给出满意答案、现实社会的不正之风使我不满和失望、其他”。从调查结果上看,有42%的大学生是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27%的大学生是为了消灾解难和有精神寄托,表明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学生不同程度地面对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致使大学生的信仰功利色彩浓重。学生的民间信仰大多数是被动介入的,而不是主动信奉,体现出大学生的表层认识多于深层思考,功利冲动多于理性选择。

三、教育对策的实践性探索

我通过此次调查,了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信仰选择上的多元化和差异化,一些学生没有信仰或对信仰很茫然,出现信仰空白和信仰危机;很大一部分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但立场不坚定,对待民间信仰态度宽容,更加理性化、世俗化;还有的学生相信民间信仰,但大多是盲目的、从众的、非自觉的。民族高校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间信仰,有效开展无神论宣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客观认识民间信仰,树立无神论观念

以扬弃的态度对待民间信仰和风俗,正视民间信仰的积极意义,继承和弘扬其中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自觉摒弃民间信仰中的迷信、陋俗,认识到世俗鬼神以及各种愚昧迷信是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对大学生加强民间信仰的教育,使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能正确意识到民间信仰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同时也能正确理解其内涵,从而避免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走弯路。

2.科学地认识信仰,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学校和教师在充分尊重各民族学生的民间信仰的基础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大学生中普及民间信仰的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存在的现实原因知识,引导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正确区分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习俗和民间信仰,正确区分民间信仰活动与邪教活动。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3.积极参加社团建设和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活

对于民族高校大学生而言,刚刚摆脱高中繁重的学业和家长的束缚,感受到社会的丰富多彩,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学业、交友恋爱、就业、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不能及时调节自身压力,很多学生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从各种民间信仰中寻求精神寄托,逃避现实。所以民族高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活。

4.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抵御反动思潮渗透

当代大学生大都为“90后”,没有参与过民间信仰的恢复和发展过程,更没有体会过从食不果腹到丰衣足食的巨变。现实社会的转型不仅仅带来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还引起了社会精神方面的震荡和冲突,传统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和理想受到冲击,很多人丧失信心,一些人陷入精神危机和迷茫中,当代大学生更为敏感。当代大学生可能会陷入信仰危机,不清楚自己是否有信仰,信仰是什么,甚至对自己的价值取向产生怀疑,从而造成信仰危机或信仰空白,使反动思潮运动有了可乘之机。因此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坚持正确的政治信仰,维护自身安全,抵御反动思潮。

参考文献:

[1] 宝贵贞.蒙古族民间信仰的类型与问题——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为重点目标区域[J].宗教与民族(第七辑),2012.

[2] 张祝平.民间信仰60年嬗变:从断裂到弥合[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161-166.

[3] 刘营军,贾水库.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81-85.

猜你喜欢

民间信仰调查问卷教育对策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的调查与防控机制研究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探析民间信仰作用下的社区公共生活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历史溯源及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