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认证背景下独立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现状反思及路径探析
2020-12-23靳钰
【摘要】本研究充分利用师范专业认证对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倒逼机制,针对现阶段独立院校师范英语课改遭遇的瓶颈,提出改善措施。研究认为,独立院校应参照毕业要求,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增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意识;重视课程评价,形成有效闭环。以上举措在高度重视高素质创新型师范人才培养的同时,有助于使认证工作及课程改革落于实处。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课程改革;毕业要求;实践教学;课程评价
【作者简介】靳钰(1992-),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2019年校级项目“师范认证背景下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的现状反思及路径探析”(编号KY2019011)。
充分利用师范专业认证对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的倒逼机制,立足于现阶段课改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成为优化课程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一、师范专业认证
1. 内涵与基本理念。具体来讲,“师范专业认证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或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人员按照既定的标准对自愿接受认证的高校师范类专业进行核查、评估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其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从而实现专业办学质量的提升”。师范专业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命脉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因此该举措对兴师强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实施办法的提出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同时,也对当前师范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强调“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学生中心,即教育资源配置、课程内容组织及教学活动的实施应围绕学生有序开展;产出导向,指上述教育教学活动应重视中小学对未来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要求,以学生最终的学习产出为指向;持续改进,指应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从而反向促进教学决策的制订及人才培养。课程改革虽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但常常陷入“玩花样、走过场、套概念”的误区。因此,在现阶段高校英语课程改革面临诸多挑战的新形势下,作为师范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各级师范院校应积极加入专业认证大潮,反思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使认证工作落于实处。
2.研究现状。专业认证工作在西方国家历史悠久,经验成熟,其中尤以外国为代表的多层次认证体系及师资培训成为各国争相学习的典范。回顾认证研究在外国的发展历程,它起初出现于某一类具体领域,如航空、医疗、工程、教育等。相比较,我国专业认证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借鉴国外成熟的认证经验并从中寻求启示;如范爱华、倪凯、金尚忠等在其研究中借鉴了外国在教育、工程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基于我国专业认证环境和整体条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认证工作的新思路。龙宝新也在深入剖析外国师范专业认证的内涵、体系与现存问题后,制订了中国特色师范专业认证的整体框架与行动思路。(2)以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实施办法为指导,探索我国师范专业认证的发展路径。这部分研究主要在近年出现,如穆湘兰、张其志等人均基于认证大背景,从实践教学的角度进行宏观体系建设,其研究思路及实施办法大体相同。本课题拟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师范专业认证背景”探索如何在认证工作全面开展的新形势下进一步优化课程改革。
二、高校英语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反思
当前,高速发展的教育现代化建设使高校英语课程改革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理念带来冲击,加之部分院校自身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知识匮乏,课程改革遭遇瓶颈。具体来讲,高校英语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幾个方面:
1. 课程设置比例不佳。笔者曾调查西南地区某独立院校英语师范专业的大学课程学时表,发现专业技能课与师范技能课比例失调。以教学技能课开设最多的大二年级为例,专业课涵盖综合英语、英语语法、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共七门,学期共计约144个学时,而教学技能课仅有三门,分别为教师语言、英语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学期共计约32个学时。到了大三年级,教师语言课将会取消。学生以英语师范为专业,却没有接受到大量系统的师范技能训练,这直接导致教学基本功不扎实等问题。课程设置无法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学生将在接下来的大四实习期、择业期及正式步入教学岗位后缺乏竞争力,面临较大阻碍。
2. 教学理念有失偏颇。理念影响行为,认识和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先行。然而,在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改革中,相当大的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有失偏颇。具体表现在:(1)由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倒向过分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主义。“学生中心”固然符合师范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但教师常常会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弱化自己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将课堂主导权让给学生。他们获得充分的自由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展示等活动,花样繁多但缺乏实质内容,导致学习效果不佳。(2)注重应试教育,忽略综合素养。作为英语师范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更要在语言运用、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及教学技能等方面有所积淀。然而,由于独立院校学生基础薄弱,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仅关注其日常考试及英语过级,而无暇顾及更高层面的能力需求。
3. 课堂教学缺乏实践。《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对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教材的前沿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技能及教学技能均提出明确要求。然而,反观独立院校的师范英语课堂,在以上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教材选用沿袭了经典路线但部分内容相对滞后,不能反映学科前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该指定内容进行教学,缺乏变通,无法及时更新。加之运用了过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的知识输入在实用性方面令人担忧。具体来讲,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综合英语将大量的课堂时间分配给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相对实践性强的课程也重点聚焦于课本及试题内容的操练;而为数不多的教学技能课也大都停留在讲授枯燥的教学理论及学生自主练习的层面。由此可见,整个教学流程从上至下缺乏有效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是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