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几何概念的优化教学策略

2020-12-23窦道洲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1期
关键词:空间思维优化教学初中数学

窦道洲

摘 要:几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而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因此,如何让初中生引入几何概念、锻炼空间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模式是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概念;空间思维;优化教学

几何概念是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师生双方都应该加以重视。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理论知识从生活现象等多个层面展开,引导学生内化几何概念的涵义、基本特征和表达形式。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概念,帮助其在今后的几何学习中打好基础,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动力。

一、引入几何概念,增强互动参与

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大多为算式数字,就一般的学生而言,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生活经验,将几何概念结合到学生能够接触到、有所了解的事物上,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抗拒性,同时在引入几何概念时,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参与引入概念的过程中,而不是一味地听取教师的讲述。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应注意避免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消磨了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在适宜的时刻给予帮助。

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与“线段”时,可以先给出“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特征,“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向没有端点的一边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向任何方向延伸,给出以上的简易特征,让学生讲出生活中常见的、符合特征的例子,例如铁路、电线、光线和斑马线。之后再适当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奖励。这样就能既接轨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让学生有参与感,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

二、构建几何概念,加强认知运用

許多数学知识都蕴藏在现实生活之中,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相对应的几何知识,让学生从生活经验提炼出几何概念,流畅地完成知识的“扩充”而非“纳新”。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认识和概括几何概念,从而形成自己的独有认知,当然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和确保这部分认知的正确性,必要时要加以引导。最后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已形成的几何概念,将其反馈应用到实际操作当中,即通过实践活动或者模拟实验,让学生验证相关的几何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准备好角度可以扭动的矩形教具,把其中一个角扭转至非直角,向学生展示并让他们自主观察,讲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可让学生自主验证。比如“夹在平行四边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高处处相等”这点,可以让学生拿出直尺等文具手动验证,再由教师负责总结相关的特征和性质。其次,还可以让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角扭转至直角,使其变换成矩形,递进加深学生对矩形、菱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共同性质的理解。最后还能通过变化角度,让教具在“中心对称图像”和“轴对称图形”之间变换,也能深化学生对相关几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深化几何概念,构建概念体系

1.在解题中深化几何概念

教师在讲述理论知识时,可以从多个层面入手,加深学生对几何概念的认识和掌握,在学生已经形成相关理论的认知雏形时,可以合理地设计一些对应的问题,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已掌握的概念和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数次往复循环后,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几何知识的了解,稳固几何概念,还能培养其数学思维,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这既能养成学生用数学思维看待问题的习惯,也可以增加解题学生的解题自信,不要产生畏惧心理。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可以先讲述“边边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角边”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等论证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随即挑数个较为基础的题目,来让学生解决,让他们学会自主运用已有的验证条件,直至每个全等条件都至少用过一次。此时再开始从几何数学的方向讲述全等三角形的论证的过程和原理,加深学生已有的几何概念。随后再慢慢地适当加深题目难度,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独立完成问题,若有较难的地方,则需教师适当地引导思考方向。

2.构建几何概念体系

在初中数学的几何概念教学里,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基础,引导学生整理和排序已经学过的各个几何概念知识模块,了解不同几何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使其形成有序的、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最后让学生归纳和总结自己所学会的概念体系,在数次构建中使其逐渐完善。

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类比到“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框架里,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已有的知识体系去加速容纳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也可以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直线”的相关内容和性质特征,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性质特征。

总而言之,在教学初中数学的几何内容相关概念时,教师应当巧妙地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几何概念,再通过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意识和运用能力,促进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优化几何概念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师加祥.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模型教学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55.

[2]李永生.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55.

[3]郭高祥.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动点题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9(11):28-31.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空间思维优化教学初中数学
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空间思维拓展的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基础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