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西安市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2020-12-23刘欢

时代经贸 2020年22期
关键词:生活垃圾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本研究针对目前西安市生活垃圾治理問题进行个案分析和对策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接城市治理模式,结合“互联网+”环境背景,选择的研究对象为目前西安市实施生活垃圾治理时所存的问题,基于治理理论,结合城市生活垃圾现状,提出治理模式的创新,以期西安市生活垃圾治理步入长期的良性循环轨道。

【关键词】互联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模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增加的物质产品促使生活垃圾日益增加,严重影响生活环境。通过相关调查可知,世界各国目前最为关心与担心的问题为环境和健康问题。对于任何国家、任何地区来说,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都是至关重要的,国家与地区的发展状况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垃圾治理成效。我国从改革开放开始日益拓宽城镇化规模,人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在此过程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增长态势也是极为显著的。通过相关统计得知,我国在2017年共计达到21521吨城市生活垃圾量,且每年的城市垃圾以8%- 10%的速度不断增长着。生活垃圾并未做好科学的整合处理,导致水源、空气受到严重污染,进而使得居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的协同治理平台,是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能力有效提升的手段,其融入了信息化、大数据、网络技术等多项技术,也联合了各利益共同体,在各方配合之下,实现垃圾治理的目标。

近年来,西安经济的发展脚步极为迅猛,城乡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对外经济贸易愈发活跃,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非常不错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日趋接近。在西安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快的同时,涌入西安市的人群越来越多,垃圾的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单依靠政府是无法完成的,其影响的范围极广,有诸多产生源头,要彻底解决治理问题,就必须各方共同配合。2019年9月1日西安市将正式全面实施《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这一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无疑是对西安市城市垃圾治理问题的进一步的改善与探索。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对其现存问题以及问题成因进行探讨,并参考发达国家与城市的成功经验,借助互联网技术,联合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在各方共同配合之下,实现垃圾的高效处理。

一、西安市生活垃圾治理现状

西安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报告可知,自改革开放后,西安市历经40年的时间,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具有明显的进步。市场经济发展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对外经济活跃度越来越高。但无可厚非的是,在城市化、工业化脚步加快的同时,也会衍生出一系列的城市社会管理问题,尤其是环境治理问题,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挑战。西安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进入西安工作、生活的人越来越多,进而会产生更多的生活垃圾,而这些垃圾的治理问题十分严峻。解西安市生活垃圾治理现状,为后期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奠定一定的基础。目前,西安市垃圾治理遵循分而用之、因地制宜、自觉自治、减排补贴,超排惩罚、捆绑服务,注重绩效的治理原则。

充分借助目前的生产制造能力,科学分流处理废弃物,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品,无法回收利用的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填埋处理。之所以要进行垃圾分类,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提升物质的循环利用率,尽可能减少垃圾的焚烧、填埋量。分类的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利用可回收的物品,如若重复利用能力缺失,那么分类的意义也将丧失。各个地区、各个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居民生活习惯、居民来源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无法采用统一的软硬件设施,因结合各社区的实际状况为期提供对应的软硬件设施,确保设施的便捷性、有效性,居民可最大限度利用设施,自觉落实垃圾分类工作。采取新型的垃圾分类模式,各社区与居民都可按照垃圾分类处理相关行为规范落实自身的责任,那么垃圾治理工作也将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为了更好地激励单位与居民的垃圾分类积极性,可明确规定垃圾排放量,只要单位或居民的排放量小于限定标准,可给予对应的奖励,如若排放量超过限定标准,则给予相应的处罚,超过的量越多处罚也将越重,同样的减排的量越多则给予的奖励也将越多。政府与居委缺乏资源,居民的自觉性不足时,物业与其他企业将参与分类排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弥补政府与居委所缺资源,引导居民提升自觉性。但分类排放工作的承接是无法从中获利的,对于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来说,要介入该工作相对较难,要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做法就是推出捆绑服务。

二、传统模式下西安市生活垃圾协同治理的难点

在城市生活垃圾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要全面有效处理这些生活垃圾,继续采用传统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必然是无法满足的。城市生活垃圾与城市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若要切实做好垃圾治理工作,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足的,公众的参与是极为必要的,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有助于政府降低管理成本,对于垃圾治理效果的强化也极具意义。已实施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生活垃圾的发达国家、城市,从它们取得的成绩可看出采取此做法是可行的。民间力量参与垃圾治理工作是必然之趋,但我国现阶段在垃圾治理方面,还无法充分利用民众力量,所以,如何在政府引导之下,充分借助公众力量,实现政府与公众的高度配合,全面落实垃圾治理工作,对我国来说是极具意义的,无论是学术层面还是现实层面,都极具价值性。垃圾治理并非是单一的环保保护或者是技术处理问题,更应重点探讨的问题在于治理制度。传统城市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模式已满足不了西安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暴露的生活垃圾治理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经验与启示,以期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在西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契机下,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角度尝试提出可行的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对策与建议。

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西安市生活垃圾协同治理创新路径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探索西安市生活垃圾协同治理路径。协同治理平台,可使得各方共同参与,对于居民的诉求可及时获取与反馈,更好提升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大量信息资源实现高度整合,各方都可通过平台共享资源,打破信息孤岛,最大限度利用数据资源。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快,进入城市的民众越来越多,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不断增加,要确保这些垃圾都可得到有效处理,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足的,政府所能够做好的整治工作仅是一部分的,要向全面治理,就必须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在各方高效配合之下落实好治理工作。协同治理平台是现阶段诸多发达国家与城市采用的垃圾治理手段,对于城市垃圾治理能力的提升极为关键,其是采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相互配合而建立的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从目前的实践成果可知,该平台的构建是势在必行的。多元主体治理模式,对于各方主体的优势发挥极具激励效用,对政府单一治理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使得政府负担大幅减轻,同时治理效率也可显著提升。在西安市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搭建“互联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不仅有利于降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中各主体互动的成本,也提高了公共服务社会的可及性。

本研究針对目前西安市生活垃圾治理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和对策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接城市治理模式,结合“互联网+”环境背景,选择的研究对象为目前西安市实施生活垃圾治理时所存的问题,基于治理理论,结合城市生活垃圾现状,提出治理模式的创新,以期西安市生活垃圾治理步入长期的良性循环轨道。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参考文献:

[1]英震.城市垃圾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以香港和新加坡为例.[J].时代经贸,2019(30).

[2]杜瑾.上海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3]孟庆莲,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长沙市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N].湖南日报,2020-05-30(4).

[4]首席记者张端.切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着力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N].西安日报,2020-05-24(4).

[5]苏春艳,于鑫.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0(3).

[6]王利艳,张秀萍.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网格化管控与人居环境治理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3).

[7]张韬,于鹏.购买公共服务助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政府角色研究[J].行政科学论坛,2020(5).

[8]张冬咏,郝梦阁,刘凌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效率研究[J].河南科学,2020,38(2).

[9]蒋丹,张宇燕,李军,韩丹.大数据在城市生活垃圾智能分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

[10]孔竞.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历程中的问题及其治理之道[J].辽宁经济,2020(1).

[11]张京唐.多元共治:精细化治理视阈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创新模式[J].大连干部学刊,2020,36(1).

项目类型:西安培华学院2019年度校级科研课题人文社科类资助项目,项目名称:“互联网+”背景下西安市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PHKT19051。

作者简介:刘欢(1988-),女,陕西人,硕士,西安培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生活垃圾互联网+互联网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艺和设备的选择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工艺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