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税务风险及应对研究

2020-12-23莫艳珍

时代经贸 2020年22期
关键词:税务风险大数据分析

莫艳珍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发票税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企业加强税务风险防控力度应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发票;税务风险;分析;对策

一、绪论

随着金税三期的开展和财务共享机制的推进,财务大数据平台逐步实现金融、税务、行业信息共享,对提高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也致使企业在税务控制上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企业要提高发票税务风险的防控工作质量,就要基于企业经营环境现状,建立企业发票税务风险预测体系和指标;结合管理会计制度的推进建立完善的企业发票管理内控制度,健全税务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和分析预警系统,规范企业税务行为,降低企业涉税风险。发票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凭证,同时也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查账必查票,查税必查票,查案必查票,税收检查与发票密切相关。随着税务监管环境日臻完善,信息共享大数据分析已实现,在国地税合并、金三系统并库、税收稽查手段力度加大、技术加强情况下,企业要致力于多层次全方位预警企业发票税务风险因素,降低企业发票税务风险、规范企业税务行为,建立健全企业发票税务风险防控体系。

二、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税务风险现存问题

(一)税务机关监管力度增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税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税收管理制度逐渐完善,对企业的税收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税务机关为了提高税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了事前审批流程,降低了事前审批工作的复杂程度,而是将税前审批工作逐步调整为事后管理,这虽然提高了税务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也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一旦出现了税务风险,税务机关可以通过税务稽查事项识别出企业税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将面临税务惩罚问题,不利于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税务环境。税务机关工作重心和模式的调整,加大了企业税务管理風险,迫使企业提高税务管理意识。

(二)企业税务风险防范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税收法规体系还在完善中,税务立法也有待加强。加之经济发展变快,经济模式多样,相应税收法律法规呈现出滞后的情况。因此法规的不完善与特殊事项的不明确性,造成了企业难以完全了解相关税收法规,准确把握相关税收政策。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企业进行调研发现,企业内部包含了对企业法人及管理人的制度要求,对办公室成员和办公室的管理要求,对企业的劳务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相关规定,其内容囊括了公司的人事部、财务部、管理部等大多数部门的管理规范;但是却缺少了对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制度,这就导致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不明确,税务人员没有明确的风险防范指标,工作上缺少具体的评判标准,导致企业税务风险变大。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部分企业没有将税务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范畴,忽视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部分企业的税务风险意识不强,税务风险防控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仅仅将税务风险管理等同于事后补救,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利于全面提高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同时,部分企业的领导层没有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管理,仅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视为财务部门和法律合规部门的职责,并没有在企业内部开展全面的税务风险防控工作,税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质量不高。此外,部分企业忽视了信息化技术在税务风险防控工作中的应用,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低,难以根据税务数据对企业的税务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导致企业税务风险系数较高,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较大。

(四)企业税务人员能力水平不够

税务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员工兼顾财务知识和税务知识,全面掌握复杂多变的税务政策和优惠方式等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企业因为对税务概念不清楚、相关政策不明白而造成企业漏税或多交税问题,甚至会导致企业陷入税务危机。企业高层领导对税务和财务管理两种概念模糊不清,加上对税务风险防范的意识缺失,缺少了对企业内部风险的评判和防范,对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无法落实。正是因为企业对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导致企业容易被税务部门查处。部分企业在出问题后不通过大数据分析自身的漏洞,反而在被发现问题后选择缴纳国家税务部门开具的罚款解决税务风险问题,不利于企业税务风险防控能力的提高。

(五)信息化税务管理水平低,涉税流程管理不够完善

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税务数据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更新迭代速度的加快,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我国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部分企业在开展税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税务数据储存质量较差等问题,税务数据系统的兼容性和衔接性较差,导致税务数据信息查询工作比较困难。同时,部分企业的税务信息口径不统一,税务数据和信息的可比性较差,企业难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数据信息对比全面了解税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部分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没有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更新税务管理工作模式和办法,不利于提高税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人工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较大,难以保证税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在企业签订合同时,企业内部没有科学的审核流程,加上信息不对称导致公司税务成本增加。涉税流程的不严谨为企业的管理埋下了隐患,使企业在面对税务检查和税务稽查时处于被动地位。

三、大数据时代企业税务风险应对建议

(一)完善税务风险制度建设

企业要积极利用大数据条件,建立税务基础数据库和税务凭证档案扫描留存机制,及时更新税务基础数据库的内容,将重要的税务凭证资料数据进行分类存档并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为将来税务风险的规避作参考,做好税务信息管理的记录和备份,保证数据安全不会丢失,确保企业税务事务符合法律法规,树立企业的诚信形象。同时,企业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税务风险管理岗位,构建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可以从各个部门抽调专业的人员成立税务风险管理小组,加强税务管理工作与企业实际业务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联系,提高税务管理办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二)提升税务人才专业性,健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除了完善适合企业发展的机制外,还离不开税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企业可以用薪资待遇来吸引高素质的税务人才,对已经入职的税务人才也要给予人性化的待遇,实施对税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计划,提高税务人才的专业水准,使其掌握国家最新的税收政策,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储备人才。其次,企业要严格落实责任管理制度,对违反相关税法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以便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防范员工工作失误给企业带来的税务风险。此外,企业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以便帮助企业完善税务风险管理,通过信息网络来获得大量的税务风险管理数据,从而规避税务风险。

(三)利用信息渠道,加强税务风险基础环境建设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税务风险基础环境。因此在大數据背景下,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基础环境建设,建立企业的信息渠道,规避和降低企业税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企业要建立相关税务法律法规数据库,并学习借鉴同行优秀的管理运营模式,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文化,树立税务风险意识,可以有效增强企业对税务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的理解能力。企业要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提升企业税务风险规范工作的效率,强化员工税务风险管理意识,让员工意识到管理控制税务风险的重要性。此外,企业要积极加强与税务部门的联系,提高收集企业信息的能力,了解税务形势和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减轻企业税务支出后的财政压力。

(四)提升数据的质量,建立税务风险的防控系统

企业要提高税务风险防控能力,不仅要加强税务风险基础环境建设,也要重视税务防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数据质量以便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积极巩固信息的管理系统,将企业税务风险指标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重视税务风险分析、识别和防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开展全面税务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严格落实风险防控管理制度,进而逐步提高税务管理能力。同时,企业可以利用电脑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建立数据库,深入分析国家税收政策,为纳税筹划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和条件,逐步完善税务风险防控系统。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参考文献:

[1]汪燕.浅析营改增税务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时代经贸,2019(18).

[2]朱林,周钰桐.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8(20).

项目来源:本项目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 0 2 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20KY41028。

猜你喜欢

税务风险大数据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营改增”对电气安装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影响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增值税全面实施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讨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