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写话教学例谈

2020-12-23秦慧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11期
关键词:儿童节表达能力教师应

秦慧

表达能力是指通过语言、文字和表情等方式来表现人物的想法、意图以及思想情感,有助于读者理解的一种能力。为了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利用丰富的语言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实践教学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由于缺乏逻辑思维,导致无法进行有逻辑性的表达,导致表达的内容不够清楚。为此,教师应通过组织有效的语言学习活动来开展写话训练,进而让学生把握主题,形成具有逻辑性的表达,从而有效推动学生提升个人表达能力。那么,在低年级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写话教学呢?

一、优化渗透方式,激发写话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写话教学的渗透方式进行优化,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写话中去,确保写话教学的实效性。

1.在情境中渗透,激发写话热情

在开展写话训练前,教师可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来刺激学生产生表达的兴致,进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话练习中去。通常而言,在情境创设中可以借助音乐、图画、视频以及活动等形式,一般是根据教学主题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学生参与写话的积极性能得到保证,进而在写话训练中更加积极。

以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为例,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可以从“六一”儿童节出发展开教学。教师首先播放与“六一”儿童节相关的视频,以吸引学生投入到节日氛围中去,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借此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就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写话中表达真情实感,从而写出更加让读者感动的内容。于是,学生有的这样写:“上次“六一”儿童节,我第一次参加表演,感觉非常紧张,在台上说话都结巴了。”也有学生这样写:“上次“六一”儿童节,我和朋友们一起带着自己的玩具去了交换会,将自己的玩具和同学进行互换。这让我们分享欢乐,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可见,学生所写的内容都非常真实,这是因为他们融入了个人的情感。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直观,所以在刚接触未知事物时,一般都非常好奇和兴奋,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也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所以,情境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

2.在绘本中渗透,激发写话热情

低年级学生往往更喜欢图文并茂的课本,对于单纯的文字描述很难产生兴致。所以,教师可以将绘本融入到写话训练里,通过引导学生完成阅读和主要内容的总结,从而体会其中的乐趣,为后续的写话练习增添更多的新鲜感,让学生更乐于开展写话训练。

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对父母的形象进行描写,教师可借助《让我安静五分钟》《一个不能没有礼物的日子》《我的妈妈真麻烦》《爸爸,你爱我吗》等绘本引导学生阅读并学习其表达方法,并根据绘本展开对自己父母形象的写话。

当然,除了课堂阅读教学外,教师还应为学生推荐其他有效的绘本,鼓励学生课后进行阅读,以推动学生的不断积累。同时,在完成课外阅读后,教师还可借助某一绘本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将阅读后的所思所想进行交流。这样的方式,将读、说、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相互促进,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运用读写结合,优化写话效果

读写结合是一种高效的语言训练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优化写话效果。

1.在读写结合中积累写话素材

教学中,阅读与表达应相辅相成,通过有机结合实现共同进步。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乐趣,进而在兴趣的指引下实现对素材的有效积累。在完成阅读后,教师再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谈谈阅读后的所思所想,然后将感受写下来,完成读后感的写作。

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时,除了对课文的教学之外,教师还可进行其他寓言故事的拓展阅读,并鼓励学生将课外读到的寓言故事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深刻的感受?”除此以外,还可引导他们对文本中的词句进行回忆,以增强对语言的积累。在这项活动中,有的学生说:“我学会了一个成语‘亡羊补牢,读完这个故事后我知道了在犯错误时,要及时改正,不能放任不管。”借此,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这个成语,于是有学生提出:“对于作业中的错误,应反思总结错误的原因,以确保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对此教师表示肯定。有了以上口語交际的铺垫,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对交际内容进行总结,进而为后续写话做铺垫。

通过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交流,让学生不再因为无话可说而害怕,并且在课外阅读的帮助下,学生也能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有了这样的基础,在写话训练时,学生就能借鉴优秀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而学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2.在读写结合中引导语言应用

由于小学生是刚开始学习表达和写话,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在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应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引导他们以生活为基础展开交流,并将交流的内容写下来。这种训练方式,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

以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为例,教学完这封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封书信:“同学们,你们有思念但又不能经常见到的人吗?有没有什么想跟他说的呢?请把这些话写给他吧。”为了更好地完成书信写作,教师应先让学生对相关经历进行回忆,然后和同桌就这些回忆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从中提取自己的情感表达,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请写到这封信里。”在这种方式的帮助下,教师为学生营造了写信的情境,同时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个人感情,将真正想要表达的话语写到这封书信中。

可见,在唤醒了记忆后,学生就会在一定的情境中实现个人情感的有效表达,进而更好地完成口语交际和写话练习。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写作的作用,还可开展请假条、通知、书信等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以增强学生对写作训练实用价值的认识。

三、链接课外训练,拓展写话空间

除了在课堂上开展关于写话的训练外,教师亦可将口语和写话训练延伸到生活中,通过微信等网络工具,鼓励家长积极配合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在教学完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比尾巴》之后,教师可用这样的作业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动物,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观察后与父母进行交流,并在微信群中写下自己的观察心得,和同学们相互学习不同动物的特征,如果觉得谁写得好,就给他点赞。”现代化工具能增添学习的乐趣,丰富学习的形式。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由于有了父母的参与,学习热情也相对较高,自然会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低年级写话教学而言,教师不宜直接开展写话训练,而是要通过口语表达来帮助学生实现由说到写的过渡,既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向着复杂的方向转化,又能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养成积累语言素材的良好习惯。有了语言表达的铺垫,学生自然就有话可写,其表达能力也会因此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竹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儿童节表达能力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快乐的儿童节
我的儿童节
过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