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策略单元 探究提问策略
2020-12-23蔡雅兰
蔡雅兰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既要明编排意图,理策略体系,也要引导学生学提问策略,习阅读能力。营“敢问”氛围,激提问兴趣;教“善问”方法,保提问质量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采用的是陆九渊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是围绕“提问”进行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本单元的编排目的是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明编排意图,理策略体系
本单元围绕着提问策略,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对不同文体课文的选编,引导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文章时能够主动提问。单元编排的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学习侧重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的方法,见下表。
二、学提问策略,习阅读能力
1.营“敢问”氛围,激提问兴趣
随着年级的增长,课堂上很容易会有学生越来越不愿意提问。学生不愿意提问的原因,并不是学生没有问题可问,而是长期以来,学生的提问、表达在课堂上受到了各种限制。有的教师是不愿意让学生提问,怕学生的提问打乱自己“安排”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节奏,便也不愿意激励学生提问;有的教师是不敢让学生提问,怕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无法解答而影响自己的威望,于是有意无意地会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压制。因此,要想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真正唤醒学生的提问意识,首要任务便是创建平等自由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
平等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能有效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大胆提问的兴趣和勇气。恰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才会自然勇于提问、勤于提问。
2.教“善问”方法,保提问质量
学生仅有敢问的胆略是不够的,不仅要勇于提问、勤于提问,还要善于提问。作为一名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从什么地方、什么角度入手才能更好地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在每个环节,尽可能地设置诱因,有意“制造”矛盾,引起辩论,产生争议,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新鲜感,保有旺盛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应还给学生质疑的权利,要着重引导学生在课文中的应知、未知、需知处多读读、多想想、多问问、多议议,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预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1)课前预习,自由提问。教学新课之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先进行预习,将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填写在问题清单上,课前收齐学生的问题清单,了解学生的学情。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地修改教案,這样可以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问”的作用不是为了寻求一个正确答案,也不是教学中的一个规定流程,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提升。相比于解答的成效,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学会不同的思维方式则更为重要。
(2)扣题质疑,自主提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教师在教学时应借助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猜想,激起其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内容。其实,围绕课题提问的导入方式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导入方式看似平常,甚至有些教师用了几次之后觉得多此一举,因为浪费时间而不用了,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简单一句“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问什么问题”,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开始。
(3)发散思维,多角度提问。角度即思路。角度的多样,就是思维的发散。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教材编者在整个单元中,不断地借助多种方式,如学习提示、旁批、课后习题、泡泡语、交流平台等,来提示学生如何进行多角度提问。提问不能局限于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打开思路,尝试基于课文内容提问。提问时要结合自己的关注点,进行深度思考,要能关联生活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要从已有的认知层面出发,借助问题不断迈向陌生领域,探索有价值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方法,可以直接影响问题的质量,决定着提问策略的习得效果。
对于语文学科,学生的阅读是开放性极强的一项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与解答,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营造思维碰撞的机会,让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以不同的启发,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问题分类,丰富问题
学生可以给自己提出的问题分类,既可以从内容、写法、获得的启示等角度分,也可以把问题分成针对课文局部提的和针对全文提的两类。如果学生分类有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课后的问题清单,进一步熟悉某个角度的问题是怎样的,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营造思维碰撞的机会,说说自己提出了哪些问题,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提出的,提出的问题有哪些不足。教师应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带给学生不同的启发,促进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试着提出更多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设主动质疑的机会,更要给予具体的指导,指导学生对文本的不解之处提出疑问,如,对具有深意的句子和特殊的语言形式进行提问,对由课文内容所触发的延伸性、拓展性问题进行追问。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同方式的指导和引导,切实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质疑、思考、解疑的“学堂”,而不是教师的“讲堂”。
4.筛选问题,尝试解决
这个环节可以用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好问题清单,然后筛选出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几个问题。小组筛选问题时,如果发现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较少,可以再对课文提出更多有助于理解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相机对小组筛选出的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调整。其他小组在回答问题时,不仅要说说问题的答案,还可以说说是怎样在文中找到答案的。提出问题的小组还可以对回答进行反馈,说说回答得怎么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相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对“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我为蝴蝶着急”这一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勾画文中写“我”为蝴蝶着急的语句,再反复朗读这些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体会这样写有助于表达“我”非常急切的心情。
本单元教学的提问策略,是要服务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的。本单元的策略学习不应成为“终点”,而要成为一个“起点”——学会运用提问策略的新起点。行是知之始,始是行之成。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好学好问之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之后的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对提问策略进行迁移运用,这样学生才能形成熟练运用提问策略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