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些思考
2020-12-23沈懿
沈懿
摘要: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稳定经营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中小企业陷入发展困局的主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能够对经济建设水平产生直接影响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分析和探究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本文旨在从源头入手,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加以完善,逐步摆脱融资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融资环境;中小企业;政策支持;金融体系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历史和企业社会贡献来说,中小企业均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全民收入和维护公平竞争制度方面都有积极正面的意义。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起到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等重要作用。但是,国内中小企业发展深受国内外局势、金融市场、供需关系和经济体制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发展路径蜿蜒曲折。就国内融资环境来说,中小企业始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本文主要以融资问题为切入点,剖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建设,结合实际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融资解决方式。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社会贡献
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总数中所占比例达到99.8%,在城镇区域内产生的就业岗位高达80%左右。中小企业在安置城市下岗职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对解决劳动力供求矛盾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各项新技术和行业的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是中小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我国中小企业从企业规模、资金实力、业务来源均明显落后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在经营的灵活性和资金需求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过高的融资成本和较为显著的家族特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经营决策效率性和科学性的直接因素,显著放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这些都是中小企业区别于大型企业的重要特征。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和外部投资者都会因为无法准确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而不愿意贷款和投资,致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进一步提升。
二、中小企业内外部融资环境分析
(一)法律执行环境较差,缺乏金融机构支持
上文已经提出,除了中小企业自身经营和发展特点之外,外部法律和金融环境也对其融资和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缺乏有针对性可实施的官方政策支持和信用担保制度滞后等,均属于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因素。
现有的融资服务机构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不能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应有的支持。政府方面所推出的融资法律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完善的法律执行大环境更是致使中小企业发展深陷困境。国内贷款担保和征信机构的发展速度远远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加之资信调查体系的影响,中小企业始终无法摆脱融资困境。目前,只有三家银行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表现出了明确的支持态度,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民生银行和信用社。但是,在这三家金融机构的貸款比例当中,大型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概率仍旧高于中小型企业。原本应该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的资金转向大中型企业后,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更是难上加难[1]。
(二)融资成本较高,逆向思维影响
融资成本过高是解决融资问题的又一重点。很多企业也将降低内部成本作为目标来解决融资困境,但效果并不理想。主因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远高于大型企业,而较短的融资期限更是导致中小企业无法完成资金周转的目标,资金链的濒临断裂造成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危机。其次,金融机构为了提高收益,会利用多种手段来提高贷款利率,且企业在申请贷款过程中就要缴纳许多费用,例如信用评估费用,财务审计费用等。加之担保支出等变相抬高融资成本的因素综合影响,中小企业无法在缺乏有效资产的情况下获得理想的长期资金支持。
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发展体制都离现代化企业目标的实现有一定距离,突出表现为信息公布不及时,决策科学性、透明度较差等。正是这些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才无法在短时间内综合掌握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和发展状况。且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的过程中也会以规模和效益为核心,所以中小企业并不在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名单当中。除此之外,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时会因为逆向思维而选择信用度较差的企业,真正需要资金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则无法得到融资支持,致使金融贷款回收率呈现出持续走低的态势,最终陷入不愿意再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恶性循环。
(三)自身经营能力较差,信息不对等现象严重
有很大一部分中小型企业还未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不能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给出明确的指导,致使常见管理混乱的问题和经营失利等问题。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因管理操作不规范,财务信息的可靠性难以保障,且有信息失真问题产生,这无疑会使企业的融资活动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主要途径
2019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银保监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等提出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共同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进一步促进信用信息整合与共享,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应用价值,使金融体系保持畅通且促进实体经济的有效循环,加大对守信主体的融资支持力度,保障金融服务的有效性,进一步推动经济建设水平。
(一)加强信用信息共享,降低守信企业融资成本
1.建立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机制,破除机构间信息孤岛
使中小企业与一些国家信用中心、各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金融机构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与全国信用共享平台的联系取得与市场监督、司法、税务以及社保相关的信用信息,全面消除信息孤岛问题,降低金融机构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同时,该平台还将根据金融机构的需求,持续扩大信用信息归集范围、形成自动化采集和更新的新机制,保障各类信息处理和同步的时效性。
2.构建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体系,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建立起与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相符的信用评价体系,并将获得的信用评价结果推送给相关的金融机构,这在提供信息共享率的同时,也可使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实力,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此外,推出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各个金融机构推出与中小企业服务需求相适应的信用产品。引导部分金融机构积极运用公共信用信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建立与中小企业适应的风险管理模型以及评价机制,对信贷流程进行合理优化,以此降低服务成本和增强信贷发放率。
3.进一步提高信用贷款占比,严惩恶意逃废债务行为
引导金融机构与全国范围内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做好对接,創发“信易贷”等产品,增强“信易贷”产品的辐射范围。使金融机构将风险管理作为主要抓手,减少对抵质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比例。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良好、经营实力较好的企业推出多种续贷方式,为其解决信贷成本过高的问题。建立起强制执法公正机制,加强对债务纠纷问题的解决能力和解决效率。借助全国性的信息平台对于失信问题进行联合处理,打击和严禁一切恶意逃债行为,积极维护各个金融机构的权益。
4.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牵头建立风险缓释措施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由政府部门牵头,金融机构和其他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共担风险的“信易贷”专项风险缓释基金或风险补偿金,专项用于弥补金融机构在开展“信易贷”过程中,因违约失信行为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可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金融环境和金融服务状况推出多样化的风险分担机制。
(二)发展供应链金融,提高应收账款融资效率
1.提高供应链产业链运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以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为出发点和宗旨,顺应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加快创新和规范发展,推动产业链修复重构和优化升级,对于国家的战略布局及关键领域给予大力的支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2.提升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推动金融机构、核心企业、政府部门、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各方加强信息共享,依托核心企业构建上下游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动态把握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建立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之间更加稳定紧密的关系。
3.加大对核心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综合运用信贷、债券等工具,支持核心企业提高融资能力和流动性管理水平,畅通和稳定上下游产业链条。支持核心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支付上下游企业账款,发挥核心企业对产业链的资金支持作用。
4.提高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效率
鼓励核心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进行确权,为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提供便利,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积极与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减少应收账款确权的时间和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高效融资。支持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认可的供应链票据平台对接,支持核心企业签发供应链票据,鼓励银行为供应链票据提供更便利的贴现、质押等融资,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标准化票据从债券市场融资,提高商业汇票签发、流转和融资效率。
5.加强核心企业信用风险防控
金融机构应根据核心企业及供应链整体状况,建立基于核心企业贷款、债券、应付账款等一揽子风险识别和防控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加强对核心企业应付账款的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对于由核心企业承担最终偿付责任的供应链融资业务,遵守大额风险暴露的相关监管要求。
6.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监管
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应严格遵守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不得以各种供应链金融产品规避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各类保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应严格遵守业务范围,加强对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的管理,不得无牌或超出牌照载明的业务范围开展金融业务。各类第三方供应链平台公司不得以供应链金融的名义变相开展金融业务,不得以供应链金融的名义向中小微企业收取质价不符的服务费用。
四、结语
中小企业作为影响国计民生长久发展的支柱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民生活保障贡献了巨大力量。但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壮大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了解决经营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中小企业做出了诸多尝试,但实务中,除中小企业的自身先天不利因素外,金融环境、法律环境对其融资问题的影响也很大。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相关部门共同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一方面,要求中小企业创设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经营和管理的效益和效率;另一方面,需要推出多种融资政策改善金融环境,疏通信用信息交互渠道,增强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最后,还需要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主动担当作为,利用自身强大的经营和信用实力,为上下游企业增信,以此来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和强化其经营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孟晗琪.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6):22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