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书·艺文志》中的“太一”考释

2020-12-23

文化学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艺文志神人汉书

陈 靖

通读《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不难发现“太一”一词在著录的书目中反复出现,只不过它出现的形式略有不同:有时写作“泰壹”,如《数术略》中有《泰壹杂子星二十八卷》;有时又作“太壹”,譬如《兵书略》中的《太壹兵法一篇》。在战国至两汉时期,“泰”字是程度副词“太”“大”的一种假借现象。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泰”字下说:“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谓太即说文夳字。夳即泰,则又用泰为太。辗转貤缪。莫能諟正。”说明在当时存在“泰”“太”“大”三字混用的情况,故“太一”在《汉志》中亦作“泰壹”“泰一”“太壹”,下文不再作重复说明。

“太一”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文献中,由于年代久远,记载的典籍有限,它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并且有所交叉变形。但从传世文献中可以看出,“太一”不仅是宗教崇拜的对象——“太一神”,还与古代的天文学、占星术、式法等数术以及古代哲学中的本体概念——“道”“太极”等密切相关。《汉志》中的“太一”主要分布在《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中,笔者据此整理成表1。

表1 《汉志》“太一”存目表

由表1可知,每略每目中的“太一”含义似乎不尽相同,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汉代宗教崇拜中的“太一”

顾实的《汉书·艺文志讲疏》在《诗赋略·泰一杂甘泉寿宫诗歌》下注明道:“存。《泰一》《甘泉》《寿宫》并见《郊祀志》。”[1]其中《汉书·郊祀志》讲的是汉代祭祀天地的礼俗,而《泰一》《甘泉》《寿宫》都在《郊祀志》中出现,可见此处的“泰一(太一)”应与当时汉代风行的“太一”崇拜有关系。

关于“太一”崇拜,有些学者认为,这种宗教崇拜在先秦到西汉初年的文献资料记载上几乎是空白,所以据此推断“太一”成为天神“大概是西汉初期的事实”[2]226。但是,记载空白并不意味着它在这段时间内没有传承,它也许存在于历史真实之中,只是缺乏相关的文献资料来佐证。从出土的先秦楚简和传世文献对比来看,汉武帝时期突然大兴的“太一”崇拜未必是凭空出现的,它或许和先秦楚系神谱中的“太一神”有关。在现有的文献中,最早记载汉代“太一”崇拜的是司马迁著的《史记》,在其卷二十八《封禅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其后有人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天一、地一、太一”。天子许之,令太祝领祠之于忌太一坛上,如其方。后人复有上书,言“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冥羊用羊祠;马行用一青牡马;太一、泽山君、地长用牛;武夷君用干鱼;阴阳使者以一牛”。令祠官领之如其方,而祠于忌太一坛旁。[3]386

这段引文中一共出现了三个“太一”:一是辅佐五帝的天神“太一”;二是用太牢礼祭祀的祠神“三一”中的“太一”;三是用牛祭祀的“太一”,地位又次之。有这么多名称相同而尊卑等级不同的“太一”可能与先秦神话故事的形象性,神话来源的多元性有关。在出土的包山楚简中的占卜类简文中就有涉及许多祷祠,这些祷祠的对象就包括许多神祇,其中排在首位的神就是“太一”,这个“太一神”“疑是《九歌》中的‘东皇太一’”[4]。《文选》卷二三吕向注说:“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5]而根据上文,汉武帝第一次兴建的太一坛,就在长安东南郊,亳州谬忌说是要根据古制,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可见汉代的“太一”崇拜很有可能与《九歌》中的“东皇太一”神有关。也许是到了汉代,排列于首神的“太一”分散在三个等级,管辖的范围更广了,它除了佐“五帝”之外,还分管天地和人事。《郊祀歌》第八首《天地》记载:“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6]1957表现了由童男童女构成的八佾之舞向“泰一”之神献祭,反映了祭祀乐舞的宏大和对天、地、泰一之神祭祀的礼俗。由此可知,《诗赋略》中的《泰一杂甘泉寿宫诗歌》的“泰一”应该是当时所祭祀的“太一神”。

二、天神“太一”

在祭祀相关活动中,“太一”是神祇的象征,如果把这个概念套用到《方技略》中的《泰壹杂子十五家方二十二卷》和《泰壹杂子黄冶三十一卷》中的“泰壹”上似乎又有点说不通。仔细观察《方技略》的神仙存目,能发现它的大部分目录模式都是神人之名加上养生方法,如《宓戏杂子道二十篇》《黄帝杂子步引》,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泰壹杂子十五家方二十二卷》和《泰壹杂子黄冶三十一卷》中的“泰壹”也是同“黄帝”和“伏羲”类似的上古帝王呢?在汉代传说中,“太一”很有可能是同“泰皇”“太帝”类似的天神形象。《鹖冠子·泰鸿》篇中的“泰一”(1)《鹖冠子·泰鸿》篇有“太一”和“泰一”,两个概念有所不同,此处只就“泰一”进行讨论。就是一个至高的天神形象,其开篇就提到了“泰一”的权威地位:“泰一者,执大同之制,调泰鸿之气,正神明之位者也,故九皇受傅。”“泰一”作为至上神,有执掌天下的权力,可以制定天地间的秩序,确定天地间各路神明的“序位”,“九皇”都要接受他的指导。其中“泰皇”和“泰一”的问答,就是把“泰皇”和“泰一”当成两个神人。除了《鹖冠子》中出现的“泰一”神人之外,汉代的纬书《春秋合诚图》《河图括地象》和《神农本草经》的佚文中还提到一位叫“太乙”或“太一子”的神人。《淮南子·览冥训》有言:“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高诱在旁注云:“白雪,太乙五十弦琴瑟乐名也。”[7]钱宝琮先生认为这里的“太乙”与汉武帝公卿口中的“泰帝或太帝”一样是一个上古的帝王。根据这样推测,这个“泰壹”无论是上古的神人还是汉代的神人,《泰壹杂子十五家方二十二卷》和《泰壹杂子黄冶三十一卷》这两个题目很有可能就是像《黄帝杂子步引》那样以托名神人的形式记录下来的篇目了。

三、星象学上的“太一”

在《艺文志·数术略》中著录了《泰壹杂子星二十八卷》《泰壹杂子云雨三十四卷》和《泰壹杂子候岁二十二卷》,顾实的《汉书艺文志讲疏》在《泰壹杂子星二十八卷》下面解释道:“亡。泰壹,星名,即太一,见《天文志》。杂子星者,盖杂记诸星。”说明这两篇中的“泰壹”有可能是古代的星名。《史记·天官书》记载:“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汉书·天文志》中写作“太一之常居也”。《汉书·李寻传》载:“《书》云‘天聪明’,盖言紫宫极枢,通位帝纪,太微四门,广开大道……故次帝廷,女宫在后。”孟康注:“紫宫,天之北宫也。极,天之北极星也,枢是其回转者也。”[6]5179这里的“紫宫”就是“太一”星神的居所。学者钱宝琮考证得出,这里的“太一”在先秦时代可能就是文献中出现的“北辰”。这个“北辰”是古代北极五星中的亮星,“即小熊星座的β星(βUMi),它的位置距离北极极近,又在天空的最高处,地位比较优越,有领袖众星的资格”,[2]217《淮南子·天文训》有“太微者太一之庭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一说,《春秋纬》称之为“天皇大帝”,《石氏星经》称之为“帝星”,根据前面提到的“太一常居”来看,这颗太一星指的有可能是太一的居所,而不一定是“太一”本身。出土文献中也有关于“太一”作为星名的记载,在包山楚简的简【218】【219】记载:

甲寅之日,病良瘥,有祟,太见琥。以其故说之:避琥,择良月良日归之,且为巫绷佩,速巫之。

这里的“有祟,太见琥”的“琥”字,刘信芳在《包山楚简释诂》中将其释为通“於菟”之“菟”,即“兔”字[8],也就是兔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怪物在作祟,太一星的附近出现了兔星。这里说到兔星冲撞了太一星,故后文提到化解灾难的办法就是要“避琥”,即躲避兔星。由此可见,太一作为星名来源已久,而古人通过星星方位的变化来考查节候,所以《艺文志》中的《泰壹杂子星》《泰壹杂子云雨》和《泰壹杂子岁候》三篇中的“泰壹”应是星名“太一”。

四、式法概念上的“太一”

《数术略》除了天文家和杂占家有作为星名的“泰壹”之外,其五行家还有两个“泰一”,一篇是《泰一阴阳二十二卷》,另一篇是《泰一二十九卷》。这里的“泰一”又作何解呢?班固把这两篇放在数术略的五行家中,说明这两篇的内容与阴阳五行关联极大。清代学者沈钦韩在《两汉书疏证》中提到:“《乾凿度》,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顾实在《汉书艺文志讲疏》中引陶宪的说法:“《说文·甲部》引《太一经》曰:‘头玄为甲。’疑出此书。”由于《泰一阴阳二十二卷》和《泰一二十九卷》这两部书已经亡佚,其内容也不可考,所以只能根据它们被分类的依据和一些学者的观点来对“泰一”的概念进行判断。汉朝十分盛行占卜,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几乎无事不占卜,因此占卜类的书籍很多,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应用最广当属太一、遁甲、六壬三家,宋人称它们为“三式”。“太一”在汉代是一种占卜术,这种占卜术又叫作“太一九宫”。钱宝琮认为“太一九宫”“是汉人依托《说卦》,以八卦分配八方,而以天一居中,由天一代行九宫”[2]243。这种说法是钱氏根据《易纬乾凿度》《黄帝内经》《黄帝九宫占》等书得出来的。可见,在五行家中著录的《泰一阴阳》和《泰一》有可能与当时汉代的“太一”占卜有关。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兵书略》兵阴阳家中著录的《太壹兵法》,有学者认为它同《泰壹杂子十五家方》和《泰壹杂子黄冶》一样是假托神人的作品,也有人认为这里的“太壹”可能是天神“太一”,但是从出土的“兵避太岁”戈、《避兵图》和“太一锋”来看,这里的“太一”也有可能指的是星名。《史记·封禅书》中说汉武帝在甘泉太畤“为伐南越,告祷太一。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三星,为太一锋,命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3]1387这里“太一”指的就是太一星,说明在当时太一星与兵家是有一定关系的,也许是战争的守护星,故笔者由此推断,《兵书略》中的《太壹兵法》也有可能指的是与星象有关的“太一”。

五、结语

关于“太一”的概念,迄今为止学界仍是众说纷纭,没有清晰的界定,它究竟是由抽象的哲学概念到具象的星名、神人,还是由原来的具象演化为抽象概念,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通过对《汉书·艺文志》中“太一”的考释,可以看出汉代的“太一”所指的已经是一个具象的概念,它与汉代的宗教崇拜、神话传说、天文学以及占卜方式息息相关。虽然这个概念依旧比较模糊,但是从《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书目当中频繁出现“太一”一词可以看出汉代已经具有了比较普遍的“太一”信仰,可见“太一”对当时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和影响,这对我们研究汉代的思想和文化具有一定帮助。

猜你喜欢

艺文志神人汉书
基于比较视角的《史记》《汉书》语言现象管窥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古今字研究应该重视出土文献*——以颜师古《汉书注》古今字研究为例
悬梁刺股
人间相与神人涵化——尹向东创作论
GET,神人神技能,宁神又提气
良渚玉器神人兽面像的真相
沂南汉画像石墓“神人手持何物”考
从《汉书·艺文志》看班固对儒学的崇拜
苏东坡抄《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