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综述
2020-12-23孙乔可
孙乔可
中国网络文学在世纪之交发轫于媒介变迁所引发的文学变革,历经二十载风云变幻,在数字全球化的语境中逐渐壮大为一种新兴文学力量。目前,学界对中国网络文学研究脉络的梳理大多基于传统文献分析法,较大程度受限于研究者的学术经验、思维惯性、价值干预等,本文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借助经典知识图谱应用软件CiteSpace,对2000—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和图谱分析,由此描绘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现状,探寻主题脉络,追踪前沿内容,以期对未来研究提供客观科学的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数据源来自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式为:主题=“中国网络文学”,文献类型限定为期刊,时间跨度为“不限”,获得共计438篇论文。剔除与主题不相关的非学术性论文,再进行数据除重,最终筛选出2000—2019年期间的316篇文献,采集时间为2019年12月27日。
本文采用的分析工具CiteSpace5.1.R6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团队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科学知识图谱应用软件,可用于探寻特定领域的学术共同体与合作网络,并能直观呈现知识主题的结构分布与内在逻辑关系,进而帮助探测学科发展演化中的热点与前沿。
二、统计结果
(一)学术关注度
对本文所采集文献的发表年份进行数量统计(见图1),可以观察国内学者对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关注度的变化趋势。
图1 中国网络文学年度发文量统计(2000—2019年)
整体来看,中国网络文学发文量持续走高,近5年呈现井喷式暴涨,学术关注度日益升温。图1中带箭头的虚线是年度发文量的指数拟合曲线,其拟合优度(R2)高达82%,说明这20年间中国网络文学文献数量呈指数型增长趋势。美国著名科学家与情报学家普莱斯认为,当某学科领域的研究文献处于指数增长阶段时,该领域的科研空间尚未饱和,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将会持续涌现[1]。据此可推论,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发展前景广阔,在5G时代新媒介语境下,将迎来更多新机遇和新挑战。
(二)学科研究层次
对本文收集的316篇文献进行学科分类,统计出各个学科研究层次的载文期刊(见表1)。
表1 中国网络文学领域核心研究层次表(2000—2019年)
经分析可知,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分布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与行业指导研究,这反映出中国网络文学研究议题兼具理论性、社会性与实践性。进一步对载文期刊进行分类统计可知,其中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领域文献产出量最多,表明这类期刊对中国网络文学研究起着重要的引导与支撑作用。
(三)核心研究力量
在CiteSpace软件中对研究机构和学者进行合作网络绘制,分别得到281个网络节点、82条连线、密度为0.0021的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见图2)以及333个网络节点、127条连线、密度为0.0023的作者合作网络(见图3)。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合作网络图谱中的节点代表机构或作者,节点与字号大小代表文献发表频次;节点间的连线代表是否存在学术往来,连线的粗细代表学术合作强度。不难看出,研究机构与学者合作网络整体上均呈现出松散稀疏的态势,连线细且少,网络密度较低,这说明中国网络文学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较为分散,合作发文情况较少,尚未形成密切的学术互动关系。
图2 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机构合作网络(2000—2019年)
图3 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学者合作网络(2000—2019年)
统计中发现,发文数量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多以综合型大学为主,兼有师范类大学、综合研究中心以及中国作家协会,这反映出中国网络文学的研究主体并不闭塞。此外,这些机构多集中于北京、上海、长沙、山东、安徽等文化产业发展强劲的华东与华中地区一线城市,这类高校也多设有专门的网络文学研究中心,借助规范化的学术平台与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优势多次举办“网络文学+”相关主题研究论坛,组成了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
结合图3中第一作者的发文频次及其在中国官网的被引数据,统计出排名前五的核心学者依次为欧阳友权(发文23篇,被引199次)、马季(发文6篇,被引70次)、邵燕君(发文4篇,被引59次)、周志雄(发文4篇,被引27次)、吉云飞(发文3篇,被引44次),这些作者为推动中国网络文学的持续深入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关键词聚类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数据挖掘技术,通过总结各关键词节点间的相似性,将共词关系明显的节点聚成一类,从而准确描绘知识领域的主题分布与研究重点。CiteSpace可以自动抽取施引文献的关键词产生聚类(Cluster),用来总结该学科领域的研究集群,每个聚类可以视作一个联系紧密的独立研究领域[2]。在CiteSpace软件中由LLR算法识别出15个主要聚类,如图4所示。
图4 中国网络文学关键词聚类图谱(2000—2019年)(1)图谱绘制结果显示,关键词聚类值(Modularity Q)为0.9194,剪影度(Sihouette)为0.9825,说明聚类内节点主题关联性极强,聚类结果具有高信度。
本文将图中15个研究聚类与每个聚类对应关键节点与高频关键词进行融合,总结出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6大研究主题,即中国网络文学本体问题研究、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与转型研究、中国网络文学出版生态研究、中国网络文学译介与海外传播研究、中国网络文学产业与消费研究和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与批评研究。下文将对此进行逐一阐述与分析。
(五)关键词突现
关键词引用突现是指某段时间内引用频次激增或突然出现,可预示该研究领域的转变方向,突现值越大表明该关键词越活跃,越能代表给定时段内研究的新兴趋势。在CiteSpace中对分析样本的关键词进行突现性检测(Burst Detection),以突现结束年份为尺度,提取截至2019年依然保持突现状态的5个关键词。其中激增关键词“文化传播”与“走出去”的突现强度较大,为1.3和1,表明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研究方向有较大可能将持续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动漫”“文艺批评”“批评话语”的突现强度仅有0.68,说明中国网络文学与动漫联动的多元产业研究、中国网络文学批评话语研究已有萌发之力,但尚能独当一面,其学术效力指日而待。
三、研究主题分析
(一)中国网络文学本体问题研究
该主题中的重要节点包含“特点”“传统文学”“网络文学作品”“价值”“类型文学”等。这类研究立足于中国网络文学的本体论认识,多借用中外经典的文艺理论资源,融贯游戏论[3]、狂欢化理论[4]、接受美学理论[5]、民族主义视角[6]等,积极探讨新兴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异同与矛盾,具体针对网络文学的概念内涵、文学形态、价值取向进行界定,剖析网络文学的创作模式、传播范式、诗学功能、读者接受等本体问题。
(二)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与转型研究
该主题包括的主要节点有“中国文学”“新世纪”“主流化”“发展”“转向”等。这类研究将中国网络文学置于中国文学史的宏观视野之中,主要探讨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动因、主流化历程、未来发展趋势等,具体考察中国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新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机制、文学样式、话语体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7-9],审视中国网络文学如何被纳入主流文化的大格局之中[10],并展望其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得以融入世界文学的版图[11]。
(三)中国网络文学出版生态研究
该主题重要的节点有“网络时代”“文学网站”“网络作家”“新生态”“版权”“数字出版”等。这类研究聚焦于中国网络文学的生存方式与生态环境,具体以中观层文学网站与微观层网络文学作家为观察视角,追踪文学网站发展规模与格局,明确大型网站与集团在网络文学行业与数字出版产业中的枢纽与引航作用[12];描绘网络文学作家版权面临的各项严峻挑战,剖析版权市场恶劣生态的现实原因[13],强调宏观制度的强管控态度对原创内容版权保护与多种业态健康环境的维护作用[14]。
(四)中国网络文学译介与海外传播研究
该主题中具有关键影响力的节点有“海外传播”“对外传播”“译介”“文化传播”“输出”等。这类研究敏锐捕捉“中国网文出海”这一新潮的文化现实,审视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在海外传播中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意义与作用[15],针对“出海之旅”的动因、路径、困境以及现实意义进行逐一剖析与解读[16],积极从政府、企业、作家、学者等层面对“中国网文出海”的管理与运营建言献策[17],以此梳理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对我国文化输出的有效启示。
(五)中国网络文学产业与消费研究
该主题中的关键节点包括“文化产业”“泛娱乐”“媒介融合”“IP”“动漫”“粉丝经济”等,涉及的主要研究点包括中国网络文学产业驱动力、泛文化娱乐产业链的模式构建、影漫游媒介内容联动、文化资本的消费与运营、文学娱乐化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效益等,针对中国网络文学产业化历程中暴露出的商业性与文学性失衡所导致的艺术审美缺失[18]以及IP运营不良、作品同质化[19]等种种问题进行内因剖析与外因反思,强调中国网络文学在产业驱动背景下需要具备对艺术审美、精品创作、版权规范管理的正向秉持。
(六)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与批评研究
该主题涵盖的重要节点有“文学批评”“文学评论”“网络文学批评”“问题”“对策”等,这类研究多致力于为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与理论批评体系的建构寻求学术话语空间。其中,较为关键的研究有:王文参[20]深入分析了中国网络文学理论建设面临的术语混用与文化冲突,强调将中国网络文学批评话语空间的开拓置于全球化文化传播语境中;欧阳友权、张伟颀[21]从批评主体入手,通过梳理学院派批评、传媒批评与网民在线批评在职能、议题及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指出当前中国网络文学批评面临着学术地位边缘化、批评标准缺失、批评观念陈旧等困境。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基于可视化知识图谱及其相关统计分析,可以较为客观地判定: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已渐成燎原之势,基本涵盖中国网络文学本体问题、发展与转型、出版生态、产业与消费、译介与海外传播、评价与批评六大研究主题。近几年的研究前沿立足于“文化自信”与“走出去”的时代语境,围绕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与影响力评估,聚焦探讨文化输出、形象建设及翻译等具体问题,这都与中国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对“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倡导息息相关,是兼具学术热度与时代特色的新兴前沿。然而,现阶段中国网络文学整体研究空间尚未饱和,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完善,具体可从理论资源、研究路径、研究视角等方面入手改进。
(一)深化理论资源探索
中国网络文学受媒介变革催生,由于这种新文艺形态没有既定的理论范式可效仿和参照[22],以往研究多借鉴具有可重复性且广受主流话语接受的经典文学文艺理论资源,如后现代理论、狂欢化理论等。然而,过分依赖或盲目照搬西方文艺理论容易忽视其历史有效性,进而忽略已有理论资源与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对象之间的适用性与契合度。中国网络文学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呈现着中国式的叙事话语与文学想象,因而需要立足于中国网络文学现象与文化现实,浸入中国网络诗学语境,建构出符合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和指导作用的理论框架与学术话语体系。
(二)结合数字人文研究路径
数字人文将严谨明晰的科学系统和规范的方法实践带入人文研究领域,是对数字时代实现研究资源共享化、分析方法通约化和知识内容综合化的必然回应[23]。面对以网络为生存载体的海量文本数据,有必要利用数字化手段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信息挖掘,增益文学研究方法。例如,可以利用文本标记与语言分析软件对中国网络类型小说的文本语词进行采集与分析,考察作品类型演化与分化过程中创作风格的历时演变与发展缘由;也可利用Python编写爬虫提取中国网络文学翻译作品在海外翻译文学网站的评论数据,以此探测海外读者的情感分析与价值取向,真实考察“中国网文出海”的影响力与传播经验;又如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对比考察中国网络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在人物关系与功能层面的异同等。
(三)拓展跨学科研究视角
中国网络文学研究议题顺应数字时代的文化生产与实践,具有社会性与实践性,多涉及数字传播、产业联动、法制监管等问题。近几年,中国知网高热度文献中萌现了社会学及消费学研究视角,注重分析中国网络文学的接受、消费、传播环节及其后续影响效应,这说明中国网络文学跨学科研究视角已蓄势待发。在互联网新媒体的激发下,文学场域内的生产、消费、传播及话语建构全然迥异于运转在传统实体空间中的文学活动,技术、法律与文学生产实践及其相关产业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呼唤中国网络文学跨学科研究视角的进一步拓展。例如,可以将中国网络作家群体及网络小说粉丝社群置于网络民族志的研究空间之中,深度观察新媒介技术赋权下各行为主体如何在虚拟社区中参与文学产品的生产、消费与传播等过程;也可利用搜索引擎优化技术(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对文学网站的首页、栏目及内容关键词进行网络爬取,探寻文学网站市场接受与品牌推广的优化路径等,以此突破中国网络文学研究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