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反应论看成语中形象的翻译
2020-12-23阮淑俊
阮淑俊 闫 锋
成语是汉语言当中的精华,简洁生动,寓意丰富。其中,很多成语都包含形象,形象是习语的表层文字在人脑中产生的物象或画面。物象是表示事物的词在人脑中形成的单个映象,画面则是单个或多个表示物象的词与其他词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形象。不论是单纯的物象还是物象组合的画面,一般都鲜明、生动,是成语富有表现力的一个主要因素。[1]但是,由于有的形象依托于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或语言特征,英语读者很难理解,给译者带来了挑战。
一、读者反应论与成语的英译
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的读者反应论(Theory of Readers' Response)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或译文语言接受者,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反应是否一致。译文接受者和信息的关系在实质上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信息的关系相同[2]。读者反映论将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放在第一位,强调翻译的目的在于原作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认可。奈达还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原文形式,从而保留原文的意义和风格。”[3]
把读者反应论应用到成语的英译,具有比较有效的判断依据和策略选择根据。在翻译汉语成语时,译文不仅要忠于原文,还要让英语读者产生和汉语读者相似的联想。译者需决定是否保留原文中的形象,还是将其替换为英语读者更为熟悉的形象或者省略形象。联想(Association)原本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在语言学中,联想用来指词与词之间的联想[4]。“联想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唤起的联想以及它所暗示的、或者作为它的一部分的概念和印象。”[5]由于历史、地理、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即使是同样的语言形象,不同的民族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
对于母语者,语言形象和联想意义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当成语中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时,他们就会立即联想到这一形象的含义。例如,“放虎归山”让人联想到把老虎放回山中去是很危险的,因为老虎是一种危险的动物。
根据读者反应论,汉语成语与汉语读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和英语译文与英语读者之间的关系对等,如图1所示。
图1 读者对成语的理解过程
在理想状态下,过程1和过程2应该是对等的。然而,这两个过程实际上很难对等。不同的形象会引起汉语和英语读者不同的联想,因此,译者需要采用相应的方式来弥补两个过程之间的差异。
二、成语中形象的分类
不同的成语所含的形象不同,读者的反应也不同。为具体解决汉语成语中形象的翻译问题,需先分析成语中的形象,本文将成语中的形象分为四类。
(一)只引起一种联想的形象
当汉语成语中的形象和意思的联系比较直接时,英语读者很容易理解成语中的形象代表的深层含义。例如,“冷若冰霜”“轻如鸿毛”“风雨交加”“雪中送炭”等成语所含的形象就比较单一,引起的联想也比较统一,无论是汉语读者还是英语读者,基本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理解。
(二)可引起多种联想的形象
有的成语中,形象和意思的关系并不是固定或唯一的。因此,当英语读者对语言符号(即形象)进行解码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和思维模式,联想到不同的意思,导致对成语理解的非唯一性。以成语“鱼龙混杂”为例,其中的形象是“鱼和龙混合在一起”,英语读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如强者吃弱者、多种多样、善良与凶残、平等相处等,大部分联想都和该成语的本来意思大相径庭。
(三)英语中有具有相同或相似形象的习语
由于人类思维模式的普遍性,有的汉语成语和英语习语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英语读者看到这样的成语时,会自然地联想到他们熟悉的对应习语,如“火上加油”和to add fuel to the fire、“浑水摸鱼”和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等。
(四)很难引起联想的形象
有的成语中的形象和意思之间的联系不是很清楚,或者说不具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对于英语读者来说,这些形象是奇怪而不可理解的,很难引起任何有意义的联想,如“风情月债”“吹牛拍马”“争风吃醋”“狗血淋头”等。
三、翻译策略
(一)保留形象直译
当成语中的形象可以让英语读者产生和汉语读者相似的联想时,翻译的动态对等自然便会达成,过程1和过程2几乎是对等的。此时,一般来说,直译是最佳选择。直接、恰当的翻译不仅可以保留生动的形象,还可以准确地传达意思。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一句话:
饭食的确是比平日的可口,热火;可是吃着不香,嘴里嚼着,心里觉不出平日的狼吞虎咽的那种痛快,他吃不出汗来。[6]134
The food was much tastier and hotter than what he usually ate, but eating it was no pleasure. He didn’t feel any of his usual delight in wolfish swallowing and tigerish gulping when chewing it, and he didn’t sweat while he ate.[7]145
“狼吞虎咽”这个成语涉及两个形象——“狼”和“虎”,用这两种贪婪好吃的猛兽来形容祥子大口大口痛快吃饭的样子十分贴切,极富画面感。在英语国家,说到“狼”和“虎”吃东西,人们联想到的是同样的情形。因此,译文保留了原成语中的形象,既实现了意义对等,又不失原文风味。
有时候直译也需要有稍许变通,使译文更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例如“冷若冰霜”这个词,若是直译为as cold as ice and frost,英语读者应该完全可以理解,但稍有冗余且不太自然。如果改成as cold as ice,形象基本保留,语言也更简洁自然,符合英文的习惯。
(二)添加元素增译
有的成语若是直译,英语读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导致理解的差异。为了引导读者产生正确的联想,达到翻译的对等,译者需要在直译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解释。这样一来,译文即可以保持原有的形象,又可以向读者传达正确的意思。例如:
敌军的攻击精神都是很差的,都已成惊弓之鸟。
The enemy forces have little offensive spirit; they are like birds startled by the mere twang of a bow-string.[8]
“惊弓之鸟”在汉语中有一个典故,而英语读者对此却并不熟悉。如果直译为a bird startled by a bow,由于字面过于简洁,或许会给英语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而加上the mere twang,补全了成语中暗含的意思,更有助于英语读者产生正确的联想。
(三)替换形象借译
有的成语所含的形象会让英语读者联想到英语中相似的习语,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英语中有形象和意思都与汉语成语相同或相似的习语,如“青天霹雳”和a bolt from the blue、“趁热打铁”和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等。这种情况下,过程1和过程2完全相同,可以直接借译。然而,这样巧合的情形在两种语言中很少见。第二种情况,英语中有相似意思的习语,但所用形象不一样。例如“挥金如土”,用“土”代指不值钱的事物,是中文中常见的用法;在英文中具有类似作用的形象却是water,人们说spend money like water,和汉语中的“花钱如流水”倒是正好对应,用来翻译“挥金如土”也很恰当。例如:
自从他失明以后,一切研究计划都化为泡影,所以他情绪十分低落。
Since he lost his sight, all his research plans were up in smoke and he is feeling utterly despondent now.[9]
若把“化为泡影”直译为to vanish like soap bubbles,英语读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译者借用英语中已有的习语up in smoke,让英语读者的联想更为直接。汉语成语中的形象是“泡”,而英语习语中的形象是“烟”,虽然不同,但都是代表易消失的事物,让读者联想到一切都没有了,产生惋惜的情绪。因此,过程1和过程2也是对等的。
(四)舍弃形象意译
有的成语可以抛弃原有的形象,直接意译。其中一种情况是成语中的形象不能引起英语读者的联想,直译会妨碍他们的理解,只能意译。例如:
魂飞魄散 half dead with fright
风情月债 love affair between man and
woman
吹牛拍马 to boast and flatter
争风吃醋 scrap through jealousy
另一种情况是,意译虽然也可以表达原意,但是抛弃形象的直译更适合上下文。例如:
关于战争的,正是因为没有正确消息,谣言反倒能立竿见影。[6]13
Rumors about fighting arise because there is no accurate news. Rumors, on the other hand, do produce an immediate effect.[7]13
若“立竿见影”直译为set up a pole and its shadow is immediately seen,估计英语读者也能大概理解,但会觉得不自然,而且放到整个句子中,语言结构很难平衡。英译版将其译为produce an immediate effect,舍弃了成语中的形象,根据含义进行了直接表述。试想,若是保留形象意义直译的话,整个句子将非常冗长,且重点不清,妨碍理解。
四、结语
由于涉及不同的文化、思维模式和语言特征等,对于译者来说,汉语成语中形象的翻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从奈达读者反应论的角度分析了汉语成语中形象的种类,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然而,真正的场景往往比讨论的情况要复杂,读者的反应也不是译者考虑的唯一因素。因此,译者还应考虑到翻译的目的、原文的风格、目标读者的受教育水平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