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文化学视野下的狩猎文化
——以“田”“狩”“猎”为例

2020-12-23丁鑫美

文化学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通假上古狩猎

丁鑫美

一、“田”“狩”“猎”

汉字是汉文化的产物,是记载汉文化的重要活化石[1]。汉字不仅有表达功能,还有记录功能。目前学界较少从汉字文化角度出发谈论狩猎文化,故本文尝试从狩猎文化的代表汉字“田”“狩”“猎”说起,以此探究中国古代狩猎文化概况。下文从文字学角度出发考察三者之间的联系。

田,定纽真部。在古代汉语中,“田”还有表示“狩猎”的义项。

《风俗通义·三皇》:“结绳为网罟,以田以渔。”

此时,“田”不可能是“土地”之义,“田”与“渔”对举,词性与“渔”应保持一致,为动词。“田”应是“狩猎”之义。以下为例证:

《礼记·王制》:“佐车止,则百姓田猎。”

猎:《唐韵》良涉切。入叶来,盍部。上述例证中,“田”“猎”连用,“猎”本义为捕捉野兽,打猎,由连义同文可知,“田”也应与“打猎”义有关。另有:

《殷虚书契前编》:“今王田猎于此。又田车。猎车也。”

由上可知,此时“田”“猎”互为训释,义同,均为“打猎”之义,故“田”“猎”意义相近。其中,“打猎”意义上的“田”存在通假字“畋”。

《风俗通义·三皇》:“结绳为网罟,以田以渔。”

《艺文类聚》:“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

“田”“畋”异文,上下文意义相同,故“畋”“田”意义相近。又另有:

《孔丛子·谏格虎赋》:“斯亦畋猎之至乐也。”

由上可知,“畋”与“田”义同,都为“打猎”义。且《说文解字》显示:畋,定,真部;田,定纽,真部。故,“畋”“田”音同义近,互为通假,且“田”为本字。

综上所述,“田”在上古中有“打猎”义,且此时与“畋”为音同义近的通假关系。

狩,从犬守声,审三,幽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冬猎为狩;火田为狩。”由此可见,“狩”为“猎”的一种,含有“打猎”义。且,有时候“狩”“猎”连用,互为释义。如:

《列女传》:“庄王即位,好狩猎。”

《周礼》:“遂以狩田,以旌为左右和之门。”

《颜氏家训》:“至如畋狩军旅,燕享刑罚。”

“田”“狩”连用,“狩”为打猎的一种,由前文可知,“田”与“猎”意义相近,“田”“畋”通假,而在上述例证中,“田”“狩”连用,故此时“田”“狩”意义相近,均表示“打猎”义。再有:

《诗经·叔于田》:“叔于狩,巷无饮酒。”

《诗·郑风》:“叔于田。”

“狩”“田”异文对应,亦可证。从古字音上看,狩,审纽,幽部。田,定纽,真部。定、来,旁纽双声,幽真通转。综上所述,“田”“狩”读音相近,且意义相近,故“田”“狩”古为同源字。

二、“田”“狩”“猎”所反映的古代狩猎文化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文化的载体,而造字者在造字过程中往往是将有联系的一组概念形成一批字,于是构成了汉字造字的话语场[2]。同一话语场下的汉字往往反映共同的背景与文化,下文将“畋”“狩”“猎”与古代狩猎活动联系起来,更深入地探究古代狩猎文化背景、对象、方式及狩猎文化。

(一)从汉字形体看狩猎文化

汉字具有结构上的形体文化功能,而偏旁部首自甲骨文时期起就成为反映文化制度、背景的重要体现之一[3]。

“田”表示“打猎”义时通“畋”。畋,商代甲骨文作从攴从田,“攴”为形旁,表示手持械具击打的样子,而形旁兼声旁“田”为古代渔猎时代所划分的区域。从以上分析可知,当时的狩猎活动范围受到一定区域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上古时期的狩猎活动离不开农田的开垦,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综上,从“畋”“狩”到“猎”,可以看出“犬”旁发展及古代狩猎文化的发展,由靠击打猎物到出现专门的狩猎工具以及有被驯化的犬类作为帮手,从而可以看出至少在商代时期狩猎文化发展较为迅速,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从文字运用看狩猎文化

汉字作为汉民族文化记录的活化石,除了从形体结构角度考察汉文化之外,汉字在诗歌、文献等方面的应用也是值得考察的方面。甲骨文中同样记录着先人们关于狩猎的经验、对于狩猎文化的认识,由此后来者得以从汉字角度更加客观地得知有关古代狩猎的文化背景、对象以及方式等。

1.狩猎文化背景

田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且四时各有专名。《尔雅》:“春猎为蒐,夏猎为苗,秋猎为弥,冬猎为狩。”在四季的狩猎活动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冬狩之礼”,而“田狩”在古代具有很强的仪式性。上古的田狩作为一种礼俗,是统治者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需要颁布时令,且按照时令狩猎,所猎之物需代表时令才能作为祭祀祖先的贡品[4]。如《周礼》:“遂以搜田,……火弊,献禽以祭社。”田猎往往与农田耕种息息相关,在耕种中有“火田”的仪式,而火田之后往往伴随着狩猎活动。

2.狩猎对象

3.狩猎方式

古代先民的狩猎方式虽没有现代科技的支撑,却也充满智慧。根据狩猎工具有无,可分为有工具、无工具两类;而根据狩猎工具材质,又可二级划分为天然石木、犬类及各类网具;此外,根据狩猎作战人数,狩猎方式又可分为单人狩猎及团队合作的方式。

三、结语

本文结合汉字文化学相关理论,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历史与经验相结合的方式,以“田”“狩”“猎”为出发点探析了汉字中的古代狩猎文化。首先,本文结合文字学相关理论探究了“田”“狩”“猎”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田”在上古中有“打猎”义,且此时与“畋”为音同义近的通假关系;“田”“狩”读音相近,且意义相近,故“田”“狩”古为同源字。其次,本文立足汉字文化学的角度,从汉字形体文化功能以及汉字应用上考察了三字及其相关汉字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狩猎文化。其中,汉字应用上又依据文学作品、汉字等总结出其所反映的狩猎文化背景、对象及方式三方面的特征。综上,“田”“狩”“猎”不仅记录了古代狩猎文化的历史,更反映了汉字作为活化石记录汉文化的重要功能。

猜你喜欢

通假上古狩猎
《山海经》与上古海洋学知识
上古
衛伯考(下)
任时光荏苒——营上古寨
历史感谢发现 上古炎帝陵碑重见天日
狩猎还是偷猎
恐龙是怎么狩猎的?
《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
浅说通假字
秀逗原始人④狩猎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