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梗溶栓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20-12-23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通率预见性心梗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急性心梗临床常见,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静脉溶栓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溶栓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1]。因此,在溶栓治疗的过程中,应加强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及提高溶栓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为急性心梗溶栓患者提供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急性心梗溶栓患者,为本院2016年8月—2018年9月急诊科所收治。纳入标准:满足急性心梗的相关诊断标准[2];发病时间≤6 h。排除标准:继发性或者原发性痴呆;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重要脏器疾病。2017年8月之前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之后收治的患者为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2~73岁,平均(56.2±4.1)岁。实验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4~72岁,平均(55.8±4.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病情监测、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生活指导等。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溶栓前:及时构建2条静脉通路,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对患者的溶栓适应症进行认真评估,进行心电监护;协助患者完成血尿常规、肌钙蛋白等检查;准备好相关的溶栓药物;详细讲解静脉溶栓的治疗意义、基本步骤、主要原理、相关注意事项;全面检查急救设备,让其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②溶栓中:应用静脉药物应严格遵医嘱,静脉滴注尿激酶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保证现配现用,药液应在半小时内滴完;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同时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时应严密监测心肌酶峰值显现时间、胸痛程度、心电图ST段改变情况,而且应认真记录。③溶栓后:对患者血压进行定时测量,加强24 h心电图监护;对患者黏膜、皮肤等部位有无出血点进行观察,并对穿刺部位是否存在瘀血加以关注,对患者尿液、呕吐物、痰液、牙龈、鼻腔有无带血进行严密监测;除此之外,还应对患者有无瘫痪、肢体麻木、呕吐、头痛、意识障碍等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①对梗死动脉再通情况进行判断,具体标准为[3]:治疗后2 h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电图ST段导联降低幅度≥50%,发病时间与CK-MB等值的差异≤14 h。②观察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心律失常、出血、低血压等。

2 结果

2.1梗死动脉再通情况 对照组中,48例梗死动脉再通,再通率为80%;实验组中,58例梗死动脉再通,再通率为9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55,P=0.01)。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发生低血压2例,心律失常及出血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发生低血压及心律失常各6例,出血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26,P=0.007)。

3 讨论

目前,静脉溶栓是临床治疗急性心梗的有效措施之一,其疗效已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在静脉溶栓治疗时,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应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缩短急救时间,减少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规范、科学和高效的新型护理模式,不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护理操作技能,而且还应具备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对传统的被动服务理念进行转变,主动为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对策,结合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问题和风险,通过准确判断,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让风险事件减少,让临床疗效得以保证,让患者预后得以显著改善。对于接受静脉溶栓的急性心梗患者来讲,溶栓治疗的开始时间会对溶栓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则能让这一环节显著缩短,防止患者病情被延误,进而让梗死动脉再通率显著提高。本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梗死动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总之,为急性心梗溶栓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溶栓再通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通率预见性心梗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溶栓时间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手术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阿替普酶溶栓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心梗猛于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再通治疗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