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经》中茶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探讨

2020-12-23何凯丽范振强

福建茶叶 2020年5期
关键词:译语源语音译

何凯丽,范振强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2019年12月5号,中国(珠海)国际茶业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媒眼看国茶”专区引来了天下茶友网、亚太全媒体、今日头条、新浪网等多家媒体的报道。许嘉璐先生曾提出“一体两翼”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两翼中的一翼指的就是中国茶文化。因此,做好《茶经》和相关茶文化的英译对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对中外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译学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认为,翻译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发生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更多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和交流。《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内容涉及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十个方面,内含工艺学、农学、美学、植物学和文学等文化专有项。该书中的茶文化专有项项目种类多,文化色彩较深,应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达成文化内涵保留和文化对外交流平衡度的最大值。

1 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

1.1 文化专有项的定义

国外翻译研究者对文化专有项理论所做的的研究早于国内。最初,蒙娜·贝克(Mona Baker)认为:“源语言中的某些词可能表达了一种在目标文化中完全未知或不熟悉的概念,这种概念可能是抽象的或具体的,并且还可能与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甚至与食物类型相关,这样的概念通常称为‘Culture-Specific’Items‘文化特定’项。”每个文化都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因素,即哈维尔·佛朗格·艾克西拉(Javier Franco Aixelá)在其著作《翻译中的文化专有项》(《Culture-Specific Items in Translation》)中提出了文化专有项(Culture-Specific Items)的定义:在源语中具有独特文化功能和内涵但难以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得以实现和传递的词汇或表达。文化专有项不单指的是相关文化词语或表达本身,还可以指目的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文本地位的项目或者目的语文化系统中未被赋予该读者所理解或接受功能的项目。

国内学者对于文化专有项各抒己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王东风教授。他则于1997年在其发表的《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一文中表示“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就是“被交际双方作为共享的背景知识而加以省略的部分”。文化缺省可以理解为作者与译语读者之间的文化默契,这种默契通常是单个文化所独有的,因此也是所谓的文化专有项。

他在具体的英汉翻译研究中对某些翻译策略做些调整,比如将“转换拼写法”改为“音译”,将“使用同义词”(避免重复)删去,加上“重复”(避免使用同义词);将“自创”定义为“引进译语文化专有项”等。该框架可以为英汉翻译策略研究提供全面细致的分类。

1.2 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艾克西拉从分析美国作家希尔·哈米特(Dashiell Hamme)的侦探小说《马耳他猎鹰》(The Maltese Falcon)的西班牙译本总结出文化专有项的11种翻译策略,分别为重复,即照抄原文;转换拼写法,即转换字母系统、语言(非文化)翻译,即尽量保留原文的指示意义、文外解释,即运用前三种方法的同时加上脚注、尾注等解释;文内解释,即运用前三种方法的同时在正文加上解释;使用同义词,即用不同的表达翻译同一个文化专有项;有限世界化,即使用目的语读者较熟悉的另一个源语文化专有项;绝对世界化,即选用非文化专有项来翻译文化专有项;同化,即用目的语文化专有项来翻译源语文化专有项、删除、自创。

2004年,张南峰教授在《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评介》对其翻译策略的总结做出调整以适合中英翻译的应用。张教授将“转换拼写法”改为“音译”,因为英汉互译不涉及字母转换的现象;将“使用同义词”(避免重复)调整为“重复”(避免使用同义词),因为中文并不像英文那样害怕重复。张南峰教授调整后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为英汉翻译策略研究提供全面细致的分类。

2 《茶经》中的翻译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茶经》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中外学者开始展开《茶经》的英译研究,可见其魅力所在,影响之大。但是其中的茶文化翻译现状依旧不理想,翻译问题频出。其现状问题可用一句话予以归纳:两全不得其美。

2.1 缺少茶文化专有项内涵的保留

中国茶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茶文化秉持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饱含着深刻的文化蕴意。《茶经》中的茶文化涉及制茶、饮茶、咏茶、品茶等方面,其英译是跨学科的文化艺术传播行为。但是,当下《茶经》英译本在文化保留上还有较高的提升空间。很多译本停留在文化的浅层理解和传达上,未向目标语读者呈现出茶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2.2 缺少茶文化专有项英译海外实际接受状况的调查

西方著名译者卡朋特(Carpenter)著的The Classic of Tea:Origins and Rituals重在对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传播,部分译语过于保留源语文化,致使其译入语读者对其理解不到位。此外,很多国内译者的《茶经》或相关茶文化的英译在文化交际效果上基本上都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任何一项译介都不仅是对文本进行语码转换,还要对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和反馈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此来达成文化交流和保留之间的平衡的最大值。

3 《茶经》英译文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受制于翻译目的。《茶经》的翻译旨在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而成功的对外传播离不开对原文化内涵的保留以及文化交流性的保证。因此在策略选择上要着眼于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保证中外民族之间的平等交流。

根据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分类法,笔者在分析对比后选择以下几种较为合适的策略:

策略一:音译+文内解释

语言翻译法。其“异化”的翻译特征明显,指尽量保留原文的指示意义,形式贴近译语,可以为译语读者理解,但是在译语文化中仍旧不存在该项所指事物的背景。

①原文: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

译文:Xunfor wind,lifor fire andk’anfor water,these three are included in China’s Eight Diagrams.

策略二:音译+文外解释

音译,指用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或词来翻译外来语。这种翻译策略可以很大程度上保留源语文化专有项的特有性。为了让译入语读者进一步理解译入语的文化专有项,笔者在音译的基础上加上文外解释,以此未翻译交流搭上桥梁。

①原文: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译文:Tea is cold in nature and it is the most suitable for virtuous and modest people who practice frugality.

Note:Cold is one of four proper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 can be applied to relieve inflammation or inner heat.

策略三:绝对世界化+增益

本策略指选用译语非文化专有项来翻译原语文化专有项,译文中看不出原语文化的痕迹,弱化其文化特征。该策略可以帮助译语受众更为简单地接受和理解源语文化。

①原文: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

译 文 :A farmer called Yu Hong from Yuyao,Zhejiang Province often plucked tea leaves in the mountains.Once he came across a Taoist priest leading three dark buffalo,an auspicious beast with a horn on its forehead.

策略四:语言翻译(非文化)

该翻译策略与“直译”较为相似,也有一定的“异化”翻译特征。语言翻译(非文化)可以从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指示意义最为接近的表达。因此,该策略可以帮助译文达到源语文化保留以及文化交流的最大化。

①原文: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译 文 :“I envy not gold pots bright,i envy not jade cups white,i envy not court goers for morning rite,i envy not officials off work in twilight.”

策略五:音译+同化

是指选用译语文化专有项来翻译原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容易被接受。

①原文:茶为之饮,发乎神农也。

译文:Tea as a beverage originated with Shennong,China’s Demeter.

4 总结

中国茶文化秉持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负载中国独特的审美追求与对生命的体验,影响着中华文化圈,在全世界也广有声誉。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对《茶经》中茶文化专有项进行英译可以帮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帮助更多外国朋友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以此来显示中国茶文化特有性和世界性。《茶经》的译介接受了岁月的洗礼,必会对如今的翻译研究做出无价的贡献。文化专有项的翻译让中西方文化在碰撞和交锋中相互认识和接受,人类文明也终将会在传播交流中熠熠闪光。

猜你喜欢

译语源语音译
音译研究(2007年~2021年)回顾与反思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