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2020-12-23

福建茶叶 2020年5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茶文化精神

许 凯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中国对茶叶的种植和利用历史悠久,从“神农日尝百草而毒,得茶而解之”的典故传说,到大唐盛世的民间饮用流行,茶文化的发展从最初的功能性价值也拓展到了思想文化的层面。宋朝时期,饮茶之风更加盛行,茶文化也更加丰富和完善,其影响力也从内地进一步拓展辐射到了东南亚国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茶文化不仅仅吸收了“儒释道”家的思想文化精髓,更是在历经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后而自成体系。茶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文化凝练和代表,又具有对日常喝茶饮茶的实践指导。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茶文化继承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将这些精神内涵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中,可以发挥精神内涵的育人效果,丰体道德教育内容,提升道德教育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为此,深入研究挖掘茶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切实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更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理解并紧跟“培养什么人,为什么人服务”的道德教育要求,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1 中国茶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

1.1 天人合一的道德价值理念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的讲话,阐释了中国和平发展基因的“四观”,其中之一就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2]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是中国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几乎是儒释道各家学说都认同和主张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认知里,就是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协调统一,个人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一直以来存在着敬畏自然之心、重视反观反省,主张人与自然不是对立割裂而是相生相应的,所以人与天之间,应该有对照之心、合一之心。

作为中国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自然蕴含了丰富的“天人合一”理念和“和合”文化。《茶经》关于茶炉的制作中提到“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3]从其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陆羽根据“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煮茶工具进行了革新,并从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对其使用方法做了说明。同时,陆羽讲到用此茶炉煮茶时“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4]煮茶过程就是中国传统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这种平衡和美文化的贯彻、体现和实践,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哲学、理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睦、和谐、和平的准则和价值追求。

1.2 重视修为的道德目标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道德修养和道德追求,强调“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中国茶文化推崇茶德,主张通过文化熏陶,品格塑造来形成和提升饮茶人的高尚人格,鼓励青年人通过饮茶进行个人的修为训练,追求并实现“修身养性”的心态平和行为谦和。这种价值追求贯穿于与茶有关人生,是中国古人最大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体现。

通过对制茶程序的研究和茶文化理解,我们可以体会,中国茶文化对茶德修行和内化是贯穿于制茶的全过程的。从茶叶的采摘、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过程,制茶人和饮茶者都不仅仅是在追求物质世界的柔和、平缓,更是在内心中追随“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己及人”的修为过程。正是有制茶、饮茶过程的教化,才使中国茶工与饮茶者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加注重了自身视、听、言、动等自身修为。在制茶饮茶的礼仪教化中,积累茶德,做到敬心于内,外动于行。这是中国传文化衡量和评价个人修养、境界高低的重要指标,是传统社会中重要的品格修炼指导,更是中华民族对道德教育、道德修炼的高度关注。

1.3 崇尚精神的理想人格推崇

中国茶文化关注人的发展,注重对个人的人格培养,倡导要有高尚的人生境界和人格追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人需要通过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与我国传统茶文化中,重视人本身的发展,追求精神理想人格的相吻合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陆羽看来“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指那些追求“至道”的贤德之士。“精行”是指行事而言,茶人应该严格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不逾轨;而“俭德”是就立德而说,茶人应该时刻恪守传统道德精神,不懈怠。清朝乾隆主张品茶要“咀嚼回甘”,用细啜慢饮去品味茶之清香。他以茶论道,用茶沟通,以茶驭人,认为茶是水中君子。我国古代文学家林语堂曾经指出,品茶必须要心静,品茶的过程,也是对人进行教化的过程。传统茶道精神中的“俭、清、和、静”不仅仅是对茶文化的凝练,更是对人生价值的哲学思考和大智慧提炼,包含了当代社会生活应当追求的高尚道德规范。茶文化认同并推崇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为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和指导借鉴。

1.4 适时有度的道德行为实践

文明知礼,适度有节是个人品德训练的礼仪要求。首先,中国茶文化作为古老的教化礼仪,具有良好的道德教育和引导实践基础。如茶道文化中所言“客人来了先问好,净手烫杯把茶泡。泡茶之礼有门道,水满七成最为妙。凤凰点头三鞠躬,动作连贯手灵巧。双手捧茶敬客人,微笑致意有礼貌”就是对基本饮茶基本礼仪的描述,昭示了行为上的人情之美,教养职工和礼遇之恩。生活中新媳妇给公婆敬茶表孝心,乡邻借敬茶之举化干戈,止矛盾,展示的就是个人君子之交,礼数有节的道德实践。中国茶礼暗喻人情、教养和礼遇,是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重要仪式。其次,茶文化倡导身心健康,适度有节的生活习惯。明朝茶谱》中写道:“人饮真茶能止渴、消痰、少睡、利水道、明目、易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以一日无茶”。开国元帅朱德总司令也曾作诗赞美茶:“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常年饮,延年益寿法”。由此可见,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可利用茶礼教化,从新一代年轻人品茶中养成文明知礼的性格,继续传承中华美德。

2 综合运用茶文化价值,推进道德教育创新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校可以将茶文化融合到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当中,以茶文化中所彰显的自然、朴素、和谐的理念,帮助大学生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待人接物的宽容度,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和道德水平,有效保障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2.1 牢固树立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十九大报告宣示,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着理论支撑、思想先导;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感召和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就是要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序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国五千年来所遗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创造性发展传统文化,促进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为此,高校要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加强对学生关于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教育,引领学生树立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理念,并能够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

2.2 落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传统道德教育理念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传统道德教育理念,是指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放假期间,都应该开展一定的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实践证明,不论在校期间的教育内容是多么丰富,多么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也不能随着毕业证书的颁发而宣告结束。”为此,学校可以让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具有连续性,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各个假期中甚至于毕业之后,切实发挥中华传统道德的教育效果。

2.3 融入学校日常教育,强化体验教育

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在融合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的挖掘在思想道德教育当中与传统文化的共性,如茶文化蕴涵的价值理念与教育共性,通过定期举办茶文化为主题活动,向大学生们传授茶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使得学生在不断接受到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学校还可以在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系建设中,强化内容探究,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我国的传统的茶文化内容与课程建设内容融合统一。

其次,学校教育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日常关注文化现象,展开道德教育讨论。如引导学生针对某项文化事件发表自己意见、看法,各抒己见,也可以展开辩论,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讨论,形成共识,在探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深化自己的道德感受。如通过对茶文化、茶道精神、茶道礼仪的典型事例分析,将抽象的道德教育要求变成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故事实例,将茶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凝聚到典型人物身上,以榜样的形式展现出来。

第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青少年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面对大学生教育群体,学校同样可以创设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和机会,满足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帮助他们深度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精神。

2.4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保障文化传播与教育成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格的时代重任。教师是理想信念的启蒙者和守护者,是国家、民族进步兴旺的推动者、建设者。高校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教育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为学生树立榜样,才能有效地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传递给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为此,教师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茶文化知识,自觉领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核,将对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感悟融入自身的思想灵魂成长中,为科学开展教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在以身示范中启发学生,促进学生创造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现实生活与人生追求、人格感召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动性,努力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引领者,切实保障道德教育的实效。

3 结语

我国茶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下社会中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现代社会需要对优秀的茶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在高校道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挖掘和肯定茶文化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将茶文化的精神与思想予以综合教育运用,从而充分发挥出茶文化在提升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成效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茶文化精神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