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AR交班模式在传染科交接班中的应用

2020-12-23王晓倩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护理人员

李 娟,王晓倩,蔡 舒

(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在医疗工作中,交接工作尤为重要,接班护理人员需根据上一班工作人员交代的信息完成后续的护理工作,若是医生查房,也需要当值护理人员进行信息反馈。但是在工作中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很多护理人员反馈信息是都不够全面,对后续工作开展十分不利,尤其是在传染科中,若是交接过程中出现误差,有可能导致危险事件发生,因此需要重视交接班模式的改进[1]。本次研究旨在分析SBAR交班模式在传染科交接班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9年5月在传染科交接班过程中实施SBAR交班模式,选取14例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均为女性,大专5例,本科9例,年龄24~33岁,平均(28.75±3.29)岁。同时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04月170次交接班情况设及2019年5月~10月170次交接班情况设进行研究,所选340次交接班,均由研究选取的14例护理人员负责。

1.2 方法

SBAR交班模式:

①明确交班细则:传染科护士长、责任医师需要根据传染科特点制定交班细则,明确后续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SBAR交班模式涉及四个内容,即状态说明、背景说明、原因评估、个人建议,后续工作交接过程中必须涉及者四个内容。

②交接方法培训:基本方案明确之后需开展的教学,培训方案的具体使用方法,过程中需要明确SBAR交班模式的基本内容,应用价值等,使科室护理人员能够重视其应用。随后需开展实例讲解,以一例病人为标准,明确其临床表征,根据SBAR交班模式进行工作交接,随后由护理人员进行模拟,确保其掌握相关内容。

③具体实施:方案实施根据模拟过程基本流程,方案实施过程中科室护士长需要从旁监督,评估SBAR交班模式实施情况,分析实施流程中存在的缺陷,不断改进方案。

1.3 分析标准

由科室医师对SBAR交班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参考信息反馈情况,个人工作情况,临床护理质量等信息进行评价,最高分100分。同时记录两段时间内交接班误差事件发生情况,主要记录信息遗漏、条理紊乱。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

SBAR交班模式实施前,14例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为(82.64±7.69),实施后,评分为(93.57±4.58),实施后评分提升(t=4.56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段时间内交接班误差事件

根据记录数据,SBAR交班模式实施前,170次交班过程中,出现信息遗漏24次,条理紊乱28次,共计52次,发生率为30.59%,实施后,170次交班过程中,出现信息遗漏11次,条理紊乱10次,共计21次,发生率为12.35%,实施后明显降低(x2=16.76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传染科主要收治传染病患者,很多患者对病情不是十分熟悉,医患之间信息交流可能存在较多误差,基本信息需要当班护理人员进行反馈,而交接过程中出现误差,将会导致信息反馈出现意外,最终可能影响后续治疗流程,延迟患者的恢复,因此,需要重视交接班流程,保障信息的正常反馈[2]。现有交接模式存在不足,需加以改进。

SBAR交班模式是交接班过程中应用价值较高的方案,该方案涉及S(现状)、B(背景)、A(评估)、R(建议)四项内容,现状即是说明当下情况,随后接明确相关背景,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问题发生原因,最后说出后续护理建议[3]。该交接模式能够较为准确的反馈患者信息,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研究结果表明,SBAR交班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误差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传染科交班过程中,使用SBAR交班模式,可提高工作质量,降低误差事件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护理人员
交接班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手术室采用信息化交接班方式的效果分析
基于轨迹数据的出租车交接班时空分布识别方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浅析医院多级交班系统功能规划设计与探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持续质量改进在肿瘤外科交接班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SBAR交班模式在临床工作能力考核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