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氏头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聋的效果

2020-12-22张小英安军明任媛媛黄琳娜马阿利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纯音听阈突发性

张小英,安军明,任媛媛,黄琳娜,马阿利

[西安市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康复科(陕西省方氏头针重点研究室),陕西 西安 710021]

突发性聋发病急,进展快,目前致病原因不明,患者在短时间内听力下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1-3]。临床医生多采用溶栓(如疏血通)与营养神经(如甲钴胺)类药物等静脉给药治疗,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不可忽视全身用药副作用且效果有待提高。近年中医针刺在突发性聋治疗上显示出较好的效果,临床趋向于以此类靶向明确、不良反应小的中医手段治疗突发性聋[4]。中医认为突发性聋属“暴聋”“卒聋”的范畴,气血不通致血瘀耳络是本病病机,治疗应以调节气血、通络开窍为主。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突发性聋的基础上引入方氏头针配合穴位注射,探讨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本研究经西安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3~60岁,平均(46.23±6.59)岁;病程1~12 d,平均(6.41±2.65)d。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1~60岁,平均(45.40±7.11)岁;病程1~13 d,平均(6.86±2.90)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突发性聋西医诊断标准,即72 h内突发,单侧发病,病程<15 d(15 d内未接受其他治疗),患者伴耳鸣、耳闷等,至少存在相邻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HL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②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型,主症为卒聋、耳闷、耳鸣不休,次症为眩晕、舌质暗红、脉涩等。(2)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外伤性、感染性、药物中毒、肿瘤、耳部器质性病变、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耳聋;②认知障碍;③除第8对脑神经外,合并其他脑神经受损。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患者穴位注射:取患侧听宫穴、翳风穴,两穴轮流以甲钴胺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715)1 mL穴位注射,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1.3.2观察组 给予患者方氏头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首先使用方氏头针飞针直刺,取穴。头部:冠矢点前2 cm、左右宽2 cm。倒脏上焦:中央后回下部4 cm。听觉:耳尖上1.5 cm。记忆:人字缝为顶点,向左前方及右前方分别划1条直线,与矢状缝成60°角,在这条直线上距人字缝尖7 cm。嗅味:耳尖前3 cm。头部、倒脏上焦、听觉、记忆、嗅味均在双侧取穴。使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型号为0.30×13 mm),采用飞针直刺法进行操作。协助患者取仰靠坐位,操作者以拇指、示指、中指持针,以小臂带动手腕迅速垂直刺破皮肤至骨膜,以“啪”响为准,行针施以重压震颤法(持紧针身,施术者集中意念持续增大指尖握力至针身产生剧烈抖动,此时用力持针下压),每个穴位行针30 s,15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针刺结束后取患者患侧翳风穴、听宫穴,选用1 mL注射器,局部消毒后进针,回抽无血,在翳风穴直刺0.8寸(2.667 cm)得气后注入甲钴胺0.5 mL,听宫穴直刺1.2寸(4 cm)得气后注入甲钴胺0.5 mL,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1.4.1疗效 临床治愈,即受损频率听阈恢复正常,或治疗后达到健耳水平;显效,即治疗后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有效,即治疗后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即治疗后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15 dB。将临床治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计入总有效率。

1.4.2中医证候积分 中医证候包括耳聋、耳闷、耳鸣不休、眩晕、舌质暗红5项,按照无、轻、中、重计0、1、2、3分。

1.4.3纯音听阈平均值 使用Itera型纯音电测听仪依据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对患者进行纯音听阈值(设定频率0.5、1、2、4 kHz)测试,记录不同频率下听阈值并计算平均值。

1.4.4耳鸣 治疗前后耳鸣程度分级:0级,即无耳鸣;Ⅰ级,即无背景噪声环境中患者可出现耳鸣;Ⅱ级,即有背景噪声环境中患者仍可感到耳鸣,但未影响睡眠;Ⅲ级,即在噪声环境中患者可感到耳鸣,且明显影响入睡。

2 结果

2.1 疗效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5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35/40)]较对照组[65.00%(26/40)]高(χ2=5.591,P=0.018)。

2.2 中医证候积分、纯音听阈平均值治疗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纯音听阈平均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纯音听阈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耳鸣分级治疗前,两组耳鸣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耳鸣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纯音听阈平均值 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耳鸣分级比较 [n(%)]

3 讨论

近年突发性聋患病率逐年升高,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5-7]。有研究发现,甲钴胺作为治疗突发性聋的常规方法,效果有待提高[8]。针刺联合甲钴胺片及氟桂利嗪有助于提高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9]。这说明对突发性聋增加针刺治疗具有可实施性。

中医认为,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聋多因情志不顺、气行不畅、血液瘀滞,或体内瘀血、实火等迁移日久引发。综合上述论证,本研究引入方氏头针飞针直刺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聋,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纯音听阈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耳鸣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这表明此种治疗模式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耳鸣,提高患者听力。采用方氏头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聋患者选穴分布在三焦经、督脉等的经脉循行线上,头部接近督脉循行范围,嗅味、听觉均接近三焦经循行范围,刺激这些穴位能起到通络开窍、调节气血的功效。针刺颅骨外板可使带电粒子向颅内板位移,产生生物电,此种能量转换过程为压电效应,产生的电流可兴奋或抑制大脑皮质;当针尖透过头皮、浅筋膜、深筋膜、骨膜时,这4个部位的毛细血管受到刺激后产生血管活性物质,此类物质经体液、神经传递,对应区域发生电活动,如发生在听觉中枢上的电活动改变,进而促进听力恢复[10-11]。于针刺后对翳风穴、听宫穴注射甲钴胺,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提高生物利用度,还可避免静脉用药甲钴胺带来的副作用,起到营养神经、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将两种疗法结合起来协同起效,以提高患者听力,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将方氏头针配合穴位注射应用于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聋患者的治疗中,可减轻临床症状,提高听力,改善耳鸣,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纯音听阈突发性
自动纯音听阈检测技术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CE-Chirp听觉稳态反应检测在听阈评估中的价值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优质护理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超高频听阈在不同年龄段耳鸣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家教育考试的应对策略——以甘肃省为例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高压氧综合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