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珍贵的戏曲文物资料
——广灵舞台题记
2020-12-22刘兴利
刘兴利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 大同037009)
舞台题记(以下简称“题记”),又叫舞台题壁、舞台墨记,或戏台题记、戏台墨记。通俗的说,就是戏曲艺人在某地演出期间题写于舞台,主要是后台、厢房或周边建筑物上涉及演出的文字及图画。[1](P1)题记书写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是戏班或艺人用来宣传自己常用的手段之一。在广灵境内现搜集到的题记共计113条。作为戏曲演出的“实录”,题记反映了广灵地方戏曲的历史、戏曲班社的兴衰,从中可寻觅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一、班社艺人的“名片”
广灵境内民俗祭礼自古繁华,每年自二、三月春祈至八、九月秋报,必“在神庙前,扮乐赛”。[2]显然,广灵秧歌戏保存完整,与该地区的戏曲文化传统有关。作为戏曲的外在载体,最初的广灵秧歌班社多属季节性班社,主要以元宵班为主。至清咸丰、光绪年间,随着广灵秧歌自身的不断成熟与发展,逐渐出现了以“抱抱班”和“字号班”两种类型为主的专业性班社。这些班社,尤其是早期班社,多为戏曲史所不载,而大量散见于广灵农村戏台的题记恰恰可以起到补证作用。
1.罗家疃元霄班
今见该戏班于清道光六年(1826)在殷家庄老爷庙戏台演出的题记一条:
道光陆年山西大同府广灵县罗家疃元霄班
会戏:杀山 打经堂 □□□ □□□
出戏:抬亲 借官子 丧妻 过年 化钗 压盔
此戏班成立于清道光元年(1821)广灵县罗家疃村,为广灵秧歌史上留名最早的元宵班。从题记记录的演出内容看,广灵秧歌当时已有会戏、出戏之分。会戏,一般由名艺人集中在一起,为庆贺盛大节日或喜事而举行的专场演出,上演的剧目脚色行当较多,以适应复杂的剧情需要,如《杀山》《打经堂》等。而出戏,多为小型的独场独幕演出,演唱的多是广灵秧歌早期的剧目,脚色行当简单,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如《丧妻》《过年》等。该题记明确显示,至清道光初年,广灵秧歌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地方戏曲剧种。
2.三合班
抱抱班。今见该戏班于清咸丰元年(1851)在大湾村戏台演出的题记一条:
咸丰元年正月二十六日南百疃三合班
干交 别窑 报喜 三福生 卖豆腐 抄家 过年 上坟 打刀 闹□□ □
神 雇长工 四卖 牧羊□
从题记内容看,除《赶脚》《过年》《上坟》《雇长工》《买豆腐》等小戏外,当时三合班已能上演《别窑》《三复生》《牧羊圈》等行当齐全的大戏,广灵秧歌这时的脚色行当已发展为红、黑、生、旦、丑五大门。清同治二年(1863)三月,蔚县南留庄娘娘庙会邀唱秧歌戏,[3](P558)说明三合班当时已经具备较高的演出水平,并得到周边地区戏曲观众的认可。随着秧歌剧目的日益丰富,脚色行当的不断增加,程式化表演的逐步固化,原来的元宵班陆续转为“抱抱班”,专业性得到明显提升。
另外,就“三合班”这一名称来看,似乎隐藏着某种有待破译的密码。戏曲艺术一个与生俱来的特点是“戏随人存”“戏随人走”,通过艺人间的自由流动,频繁的搭班唱戏,戏班往往不专宗某腔而变身为“三合班”。以上这条题记意味着,在清道光年间至咸丰初年的30 多年的时间段内,广灵南百疃村原有的秧歌班社极有可能受到外来戏曲班社的影响,或者有外地流动秧歌艺人的加盟,这样就使原本独立的广灵秧歌,不得不面对外来剧种声腔的挑战,或同台竞技,或互较高下,一方独大的局面瞬间被打破,呈现出“风绞雪”“三合班”的演出形式。从实际效果看,这样的班社往往演出水平较高,同台竞争赋予了它们有容乃大,积极进取的不竭动力,毕竟生存发展是戏班的第一要务。
3.东台村秧歌班
成立年代不详。今见抄自大湾村戏台题记一条:
同治元年(1862)广灵县东台村秧歌班在此一乐也
4.白牡丹班
字号班,《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有记载。成立于广灵黑土窳村,班主仝在卯。该戏班在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就已活跃在广灵、灵丘、浑源一带。以仝在卯和其兄仝在子(大花脸)、仝在酉(胡子生)为戏班骨干,三人中以班主仝在卯最为出名。
据记载,仝在卯,工青衣,艺名“白牡丹”,黑土窳人。擅演秧歌剧《三贤》《搬窖》等,有“若要瞧,‘白牡丹’(仝在卯)的好《搬窑》”之说。[4](P102)他因在《三贤》中饰庞凤英,能以动人的声腔把观众唱得泪雨纷纷,又在《搬窑》中把王宝钏演得活灵活现,曾有文人赠之诗句:“黑土窳生‘白牡丹’,《搬窑》又见活宝钏,台上《三贤》台下雨,谁信淑女是儿男。”他的演技出于家传,其父亦为秧歌名家。[5](P214)
5.庆福班(约1900—1940)
字号班,《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有记载。该戏班成立于广灵木厂,系艺人们自行组建的“抱抱班”,班主李善有。主要演员有胡子生赵连真、张其禹,小生赵之、苏贵,丑脚蔡福有,青衣田凤宝、匡国喜,小旦马成瑞、白道云、周印和等。后又有宋明喜、丘官巨、刘海珍、王亮进、田志、李发义等相继加入,益见阵容充实。除本县外,灵丘、浑源及河北省蔚县、张家口也广有足迹。上演剧目丰富,主要有《三贤》《烈女传》《采桑》《打经堂》《一场梦》《花亭》《春园》《龙蛇阵》《三复生》《过江》《混院》《赶脚》《四劝》《杀楼》《引魂扇》《盘坡》《小松林》《抱盒》《打棒》《送枕头》等。民国二十六年(1937)广灵沦陷后解散。[4](P459)今见相关题记共3条:
同治三年三月初七日连珍在此(抄自西留疃戏台)
中华民国十年四月十五日在广灵 李善有掌班 周印和小旦 蔡福有(抄自苍耳洼戏台)
民国十四年正月初十日庆福班在此一乐也
李善有唱黑 赵连真唱红 苏贵唱生 张清雨唱红 蔡福有唱丑 田凤宝青衣 匡国喜青衣马成瑞小旦 白道云小旦 周印和小旦(抄自鹿骨戏台)
据记载,李善有(1875-1933),庆福班班主,工花脸,艺名“锁官”,阳眷村人。他精心研磨,创造了秧歌花脸腔慢板,为丰富、发展秧歌花脸行唱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4](P102)
赵连真(1879-1934),广灵木厂村人,出身秧歌世家,父赵禹,工胡子生。连真从小随父跟班在附近村镇演出,父见其模仿能力极强,遂引导他学胡子生。为使他学到全面技艺,又送他投周继贤(“四套子”)苦学身段、架子功,益使艺术长进。他天生一副好嗓子,声音洪亮悦耳,久唱不衰,观众以“铁嗓子”称之。连真表演舒展大方,朴实无华,以《烈女传》中李志云,《花亭》中张保,《送女》中周文等胡子生、老生唱功戏为最拿手。在广灵、蔚县、浑源一带颇有影响,群众曾传口歌:“要好看,赵连真的《烈女传》。”他曾偕赵之、田凤宝等同赴张家口,在大兴园以别具特色的秧歌小戏,一举夺了大戏的“台”,成为秧歌史上的美谈。连真以后在木厂、井窳村授徒传艺,培养秧歌后继人才,较有成就者有曹仲才、韩富财与其子赵品等。[4](P662)
6.议合班(约1926-1937)
字号班。该戏班成立于广灵底家庄。主要负责人刘官喜,主要演员柴文运、李发义(艺名“二小旦”)。今见民国十五年(1926)书写于南坪村戏台题记一条:
中华民国十五年正月廿一日 广灵县底家庄议合班
起 后 □□ 晚 花庭
正 前 采桑 汗衫 后 烈女传 晚金堂
末 前 三贤 后 翠平山 打棒 晚劈棺
末 前小松林 定□ 后 五□□ 晚 三复生
一斗泉李二旦
此条题记中所记录的秧歌艺人已失考。但从所记录的演出剧目看,当时该班已能演出诸如《烈女传》《打经堂》《三贤》《翠屏山》《三复生》等多行当大戏,证明彼时广灵秧歌深受梆子大戏的影响,无论剧目、行当,还是脚色应工,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另外,中国农村的演剧时间大多集中于庙会、节日及农闲时段,且以神庙为中心,以戏台为支点。戏台多设于神庙,秧歌班社赴台口演出时,头天开场,多应村里要求唱敬神戏,体现出一定的规定性及稳定性。就演出规制看,一般一个台口唱三天戏(起、正、末),每天又分前、后、晚。演出场所与演出团体的相对稳定,事实上也为演出的规范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对台口来说,戏班虽不断更换,但演出形式和规制却是统一的一致的;对戏班来说,虽然演出地频频更换,但戏还是大致按统一模式来演。这样,演出形式的规范化就日渐固定和完备了。
作为班社艺人的“名片”,题记所记录的广灵戏曲班社多为村落秧歌组织,是秧歌表演传统的基本传承单位,为职业秧歌班社培养了艺人、准备了条件;职业秧歌班社则提升了秧歌的表演水平。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促进,共同传承和发展秧歌表演传统。这些村落在秧歌组织、表演和传承方面形成相对自足的状态,几乎不需要外村人的援助。秧歌表演传统的传承链稳固,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培养出大量优秀的秧歌艺人,在秧歌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流动演出的铭记
梆子戏前辈艺人中曾流传着这样一首口歌:“前面挂起一盏灯,后面跟来三盏灯;一阵风吹灭三盏灯,方才露出满天星;满天星正眨眼睛,不防顾闪出月亮生;月亮生正在微光照,云遮月一来罩天空;紧接着就是天明亮,大睁两眼进了京。”歌中提到的一盏灯、三盏灯、一阵风、满天星、月亮生、云遮月、天明亮等,都是早年蜚声一时的艺伶。[4][P608]这也从广灵题记中得到了印证,以下略举数条:
八百黑 六红 良三旦(抄自西留疃戏台)
三盏灯 南天门 杀楼 杀狗(抄自西留疃戏台)
庆顶珠 余三胜(抄自南加斗戏台)
以上题记所记录的“八百黑”“三盏灯”、余三胜都是当时颇负盛名的戏曲艺人。以下略作考述。
西留疃戏台题记记录下了八百黑、六红、良三旦3 名戏曲艺人。据《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记载,“八百黑”(生卒年不详),名秋瑞,北路梆子名艺人。主要活动于清咸丰至光绪年间,以日薪八百文得“八百黑”艺名,为当时最负盛名的花脸演员。后人以秋瑞为楷模,竞起“赛八百”“亚八百”之类艺名。所擅长剧目有《访白袍》之尉迟恭,《鸡架山》之程咬金,《沙陀国》之李克用,《捉放曹》之曹操等,扮相奇特,唱腔宽宏,功架大方,后学迄无出其右者。民谣有云:“黑是八百黑,艺高天地一。立架(身段)又背刀,扮成活曹操。”秋瑞见多识广,有随机应变之才。一次唱《下河东》饰欧阳芳,登高射箭传书,不慎从椅上摔下,观众大哗,他随口编唱新词:“本相人老血气衰,上了将台(我)摔下来。二次再把将台上,鼓板师傅打起来。”观众为之折服,传为佳话。[4](P647—648)
同一戏台上,还记录下了名艺人“三盏灯”的名字及演出剧目《南天门》《杀楼》《杀狗》。关于“三盏灯”其人其事,在刘文峰先生所著《山陕商人与梆子戏考论》一书中有记载,可参阅。[6](P133—134)所演剧目《南天门》为老生、青衣唱做兼重戏,其中《走雪山》一折常单独演出。《杀狗》为小旦应工戏,以做工见长。《杀院》为须生、小旦唱做工兼重戏。
尤为难得的是,南加斗戏台题记留有被誉为“老三杰”之一的余三胜的名字及所演剧目《庆顶珠》。据记载:余三胜(1802—1866),老生演员。名开龙,字启云。湖北罗田人,原系汉调老生,后改唱京剧,清道光初期为北京“四大徽班”之一春台班班主。道光中期后,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有“老三杰”“三鼎甲”之称。唱功以汉调为基础,吸收徽调、昆曲、秦腔,使唱腔旋律丰富,抑扬婉转,花腔层出,以西皮最突出,并创造了新腔二黄反调。在“西皮”与“二黄”合流过程中,对老生唱腔有不少贡献。念白清晰动听,为当时许多京剧演员所模仿。谭鑫培的唱腔也受其较多影响。表演细腻。擅长剧目,以唱、做并重者为多,代表剧目有《李陵碑》《定军山》《秦琼卖马》《战樊城》《鱼肠剑》《捉放曹》《四郎探母》《双尽忠》《琼林宴》《牧羊卷》《击鼓骂曹》《硃痕记》《乌盆计》《摘樱会》等。其子余紫云工青衣,嫡孙余叔岩工老生。[7](P469)
所演剧目《庆顶珠》为大花脸唱做工戏,其中《杀江》一折常单独演出。
此外,据题记显示,广灵周边诸如蔚县、浑源、灵丘、广昌(今河北省涞源县)等地的戏班及艺人都留有在广灵演出的痕迹。以下略举数条:
乾隆卅年八月蔚州府蔚四在此一乐也(抄自南坪戏台)
山西大同府灵邱县光绪三年立 永成班
起 四结村 本 黄金□
正 长半坡 本 交□峪
末 镇□州 本□下公
晚日月图临潼关马赛湖卖□子出家铁公主 抱马 送登(抄自南坪戏台)
广昌城西关仝义班光绪九年
五月廿一 美人图
廿二 大江东
廿三□□河(抄自南坪戏台)
大同府浑源州本城西关春生班在此一乐也
李春长光绪九年九月(抄自平城北堡戏台)
光绪十年广昌高善(抄自屯堡戏台)
光绪十三年七月初□□□保定府正西□□亭乡村(抄自西蕉山戏台)
光绪二拾三年三月初三日立 蔚州□北辛庄全盛班(抄自北秃戏台)
蔚州城西三盛班 正寇吉泉七十有一岁閆志恒在此一乐也□□□春林在此一乐也光绪三十四年(抄自苍耳洼戏台)
大清光绪卅五年伍月廿三日代王城合心班
清水河、云罗山、红泥关、血手印、闭干剑(抄自南蕉山戏台)
民国廿六年五月十八日 河北涞源三顺班在此一乐也 唱戏人陈员固(抄自直峪戏台)
蔚县城南仁义班提军人丘有社外号□□扛在此一乐也(抄自平城北堡戏台)
涞源善旦黑史玉贵 弘月英(抄自井子洼戏台)
蔚县城东 秧歌班人 丘家皂人吕发在此一乐也(抄自平城北堡戏台)
蔚县城东任家庄郝花在此拜上老少(抄自平城北堡戏台)
据记载,蔚县秧歌在清末民初的著名艺人有须生王贵、阎恒志、刘海珍(艺名“海珍红”),花脸李贵(艺名“铃子黑”),小生李巨、徐义,三花脸席明(艺名“沙吊丑”)、王世宽、郭木等。[5](P111)其中的刘海珍亦为广灵秧歌所记载,“清代末年,广灵秧歌艺人刘海珍、刘璋等人搭班唱过梆子戏,涞源、灵邱一带的梆子戏艺人李永禄、李永桢等人搭班唱过秧歌。这种往来,促使秧歌吸收梆子戏的成分。”[5](P214)而刘海珍即是广灵秧歌班社庆福班中的一员。此外,抄自苍耳洼戏台的题记“蔚州城西三盛班 正寇吉泉七十有一岁閆志恒在此一乐也□□□春林在此一乐也 光绪三十四年”中的“閆志恒”疑与“阎恒志”为同一人。
蔚县秧歌名艺人王贵也曾到过广灵演出。据考证,王贵,男,艺名“粉坨旦”“抹子黑”,班主,清同治元年(1862)生于蔚县永宁寨村。9岁入本村坐科,拜李昆扬为师,学艺3 年随班演出。他年轻,勤快,聪慧好学。不但记戏较多(人称“戏篓子”),而且生旦净丑各行不挡。蔚县各地,乃至广灵、阳原一带的年轻从艺人员多投拜他为师。他对蔚县秧歌的剧目、唱腔、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同时组织能力很强,16 岁被班中管事人举荐当了写头(相当于现在联系演出的外交),18 岁受师傅李昆扬委托掌管班社,当了班主。[8](P154)
在题记中,京都班与狼山艺人的名称屡有出现,是一个应该特别注意的现象。其中有明确纪年的共5条,即:
同治六年二月廿日京都三庆班在此一乐也(抄自南加斗戏台)
光绪十年二月京都刘老兰在上一乐也(抄自西蕉山戏台)
光绪十六年正月廿六日京都刘山凤(抄自苍耳洼戏台)
京都人狼山生在光绪廿八年五月廿二日(抄自罗家疃三官戏台)
大清光绪叁拾叁年十月八日立 京相杨班在此一乐也(抄自南坪戏台)没有明确纪年的共2条,即:
狼山 福顺班 蒋天宝班(抄自罗家疃三官戏台)
狼山生王纴□□□(抄自上林关戏台)
据蔚县1983—1984 年的地方戏调查结果显示,蔚州在清光绪年间,至少有5 个剧种在活动,即蔚州秧歌、蔚州大戏、蔚州弦子腔、蔚州道情戏以及京西至保定一带的京都班社。京都班社多活动于西合营至代王城之间和蔚州的整个南部地区,在南山一带演出的京都班多被称为“小南路”(今河北梆子,亦称“莜麦腔”),西合营以东地区多演“狼山梆子”,即怀来狼山流入当地的大戏。[9](P28—29)京都班与狼山艺人的名字出现在广灵舞台题记中,充分说明历史上蔚县与广灵两地之间戏曲活动呈现出密切的交流态势,而且也为广灵秧歌广泛汲取梆子大戏的成分来丰富发展自己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如广灵秧歌“二性”中的个别句子就与河北梆子比较相近。[5](P214)
结语
广灵舞台题记,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戏曲文物资料,可谓吉光片羽。题记真实地记录了清初至民国广灵秧歌班社、艺人演出实况。部分题记留有蔚县、浑源、灵丘、涞源等地戏曲班社及艺人在广灵演出的痕迹,还原了广灵及周边地区戏曲活动频繁的情景。保存好、利用好这些题记,对研究广灵地方戏曲史具有重要的实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