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跌倒中的效果

2020-12-2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血液病护患外周血

戴 梅

(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是治疗血液病的可行手段,也是治疗实体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行途径,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某些恶性血液病和非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新技术,治愈率为60~70%。然而,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环境封闭、疗程长、风险大、费用高等优点,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加之患者对疾病的担忧。且术后护理不当容易导致跌倒[1],增加护理难度,降低患者舒适度,甚至造成护患关系紧张。本研究探析了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跌倒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5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年龄21~72岁,平均(45.25±7.12)岁,男34例,女16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护士要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加强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指导患者“三步起床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讲解跌倒发生的严重性,提高患者的配合性。②病房护理:保证患者在床期间,床栏处于拉起状态。呼叫铃置于患者伸手可及处,保证地面的干燥清洁,提前告知患者准备好防滑拖鞋。随时巡视患者,及时提供生活帮助。③用药护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一旦跌倒,就要合理用药,引导其处于合理体位,防止低血压的发生。④心理护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护士应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⑤移植后:骨髓抑制期是预防跌倒的重要环节,护士要加强巡视及帮助。后期患者的血象逐渐回升,可以让其适当、渐进性运动,量力而行,强化营养,为走出层流房间做好准备。但由于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功能低下,护士应提醒移植患者提高警惕,积极预防跌倒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前后情绪状态积分(20~80分,越低越好)、满意度(0~100分,越高越好)、术后跌倒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3.0软件中,构成比用卡方统计,计量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 果

2.1 情绪状态积分

护理后情绪状态积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是65.89±1.89分和65.83±4.45分。护理后分别是31.55±2.21分和33.22±2.30分。

2.2 满意度和跌倒情况

经护理之后,满意度达到98.00%,无出现跌倒的情况。

3 讨 论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恶性血液病、恶性实体瘤、遗传性疾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患者要经历预处理、抑制期、血象恢复期等过程,这几个时期是整个移植过程的关键。

因此,制定严谨完善的移植护理方案对移植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就是要从整体做起,规范各项操作程序,制定并认真实施并发症预防方案[2]。

术后跌倒是非常严重的不良事件,严重者可造成脑损伤,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跌倒事件的发生加重了患者的疾病困扰,极易影响护患关系。常规护理模式相对落后,缺乏针对性和预防性,难以对患者病情和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综合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增加了多种护理细节和内容,强调了病人的预防意识和配合度,整合了护理措施,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系统性、全面性的护理计划,可有效改善预后,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3]。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经护理之后,情绪状态积分低于护理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达到98.00%,无出现跌倒的情况。

综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术后跌倒风险,提高满意度。

猜你喜欢

血液病护患外周血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