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方外敷治疗恶性肿瘤癌痛对缓解患者痛苦的意义分析
2020-12-22杨蔷
杨 蔷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 213300)
癌痛为恶性肿瘤典型表现,是需要修复、调节的疼痛部位信息传递至中枢神经后引起的异常感觉,是增加癌症晚期患者生理痛苦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将疼痛列为癌症“第五大生命体征”,严重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晚期生活质量[1]。据统计[2],晚期癌症病人疼痛的发生率为60%~90%,临床既往多选择曲马多、羟考酮、吗啡等止痛药物治疗,此类药物疗效肯定,且起效迅速,但长期服用成瘾性较强,还具有呼吸抑制等副作用,进而会加重患者病情,为此需寻求更有效的癌痛控制方案,以期改善患者晚期生活质量。受益于中医理论的进展,近年中药镇痛方案逐渐应用于恶性肿瘤癌痛患者治疗中,经相关研究发现中医镇痛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高等优势,为明确其具体价值,本文选取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癌痛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中重度癌痛患者,依据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7例,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40~76 岁,平均年龄(58.62±8.51)岁;平均卡式(KPS)评分(81.51±5.63)分。对照组患者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8.72±8.41)岁;平均KPS评分(81.61±5.24)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18~80周岁,预计生存期>3个月;②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4分;③有明确的疼痛部位;④无阿片类药物滥用史者;⑤KPS评分>60分者;⑥无意识障碍者;⑦依从性较好,可自我表述疼痛程度者;⑧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⑨局部皮肤无破损,无局部红肿、发热等炎性反应[3]。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诱发的疼痛者;②精神疾病者;③心脏疾病者;④肝肾功能异常者;⑤合并出血性疾病者;⑥相关药物过敏者;⑦无法配合完成治疗计划者;⑧使用其他手段止痛或使用其他药物,且尚未经过洗脱期以及预期放疗、化疗等措施能够明显减轻疼痛者[4]。
1.2 方法
对照组选用止痛药治疗,针对中度疼痛者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62,规格:0.1 g)、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125,规格:10 mg×10片/1板]治疗,针对重度疼痛者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63,规格:10 mg]治疗,用药过程中根据WHO三阶梯药物止痛法调整药物剂量,持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癌痛方外敷治疗,方剂中含有乳香15 g,没药10 g,山奈15 g,桃仁20 g,水蛭10 g,徐长卿10 g,延胡索15 g,川椒目10 g,生草乌15 g等,将其混合后研磨成细粉,以醋调匀后覆盖在清洁敷料上,而后外敷于疼痛部位,敷贴范围大于疼痛范围1~2 cm,厚度为0.5 cm左右,每24 h更换一次,固定每日9∶00为患者更换癌痛方,每日20∶00对患者进行癌痛强度评估并记录,一个疗程5 d,治疗2个疗程。在癌痛方外敷中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控制情况参考WHO三阶梯药物止痛法调整止痛药物剂量。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疼痛程度评价临床疗效,将疼痛程度消失或明显缓解判定为显效,将疼痛程度减轻判定为有效,将疼痛程度无明显变化判定为无效[5]。临床疗效=显效+有效。②参考NRS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明显。③评估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上述不良反应均参考WHO相关标准评价严重程度,分值Ⅰ~IV级,I级无症状,IV级症状严重。④评价两组止痛药物增加(吗啡>60 mg/24 h、曲马多>0.13 mg/24 h、羟考酮>1 mg/24 h)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的69.23%临床疗效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92.59%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7 5.72±1.82 0.71±0.02对照组 26 5.92±1.59 1.02±0.42 t 0.404 3.822 P 0.688 0.000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III级恶心发生率19.23%、IV级恶心发生率11.54%,III级呕吐发生率19.23%、IV级呕吐发生率3.85%,III级便秘发生率19.23%、IV级便秘发生率11.54%,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止痛药物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止痛药物增加率11.11%低于对照组38.4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止痛药物用量[例(%)]
3 讨论
对于癌痛,目前临床多选择吗啡、羟考酮等阿片类药物治疗,此类药物虽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癌痛症状,但药物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多伴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亦可继发尿潴留、皮肤瘙痒等症状,继而增加患者身心压力,为此需寻求更有效的镇痛方案,以便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缓解效果。中医认为,癌痛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方面:由于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失节等损伤脏腑之间的正常功能,引起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痰瘀互结,日久发为癌瘤,是为不通则痛;癌肿日久,耗伤气血,加之放化疗等治疗损耗元气,导致机体不能得到气血濡养,是为不荣则痛。故癌痛的本质也比较复杂,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但临床文献多以口服药物为主,对癌痛方外敷治疗报道较少。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2.59%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0.71±0.02)分低于对照组,且III级、IV级恶心、呕吐、便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证实癌痛方外敷在改善癌痛症状中极具优势,具体原因分析如下:①癌痛方以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为法。方中乳香、没药为君,乳香偏于行气,没药偏于散血化瘀,为伤科要药,可用于一切气滞血瘀之痛证,桃仁、水蛭为臣,加强活血化瘀、消癥止痛的功效,延胡索、山奈、生草乌辛散温中止痛,徐长卿祛风化湿止痛,川椒目利水消肿,协助药物的吸收作用,将其混合研磨成粉后,使用醋等调制成糊状,并外敷于疼痛部位既可缓解组织水肿,亦可减少局部神经刺激,在降低肿瘤细胞活性的同时,减少局部神经刺激,进而缓解其疼痛程度。另外,通过中药外敷的方法直接给药,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激发经络功能,从而达到活血止痛的功效。②将癌痛方与止痛药物联合使用可降低止痛药物使用量,但本研究认为需在治疗同时加强毒副反应的预防,亦可辅助冷热敷、冥想、按摩、聆听音乐等方法提高镇痛效果[6-8]。
综上,经癌痛方外敷治疗后恶性肿瘤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且使用后可减少止痛药物剂量,亦可规避西药治疗中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