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癌痛到底有多痛,您了解癌痛吗?

2020-08-25曹俊华

幸福家庭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吗啡癌痛疼痛感

曹俊华

“那种疼痛估计除了医生之外,没有人能够理解。既像千刀万剐、万箭穿心,又像千万条虫子在皮肤下爬过,又痛,又麻,又酸,简直难以忍受。说实在的,死亡只是一瞬间,这种疼痛长久持续。我情愿一死了之。”一位癌症晚期患者的描述。

癌痛是组织损伤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据不完全统计,70%的癌症患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忍受着剧烈的疼痛,超过25%的癌症患者带着剧烈的疼痛折磨去世。与普通疼痛相比,癌痛的疼痛感剧烈,持续时间比较长,患者伴有心理变化,如紧张、焦虑、失眠、抑郁、情绪低落、绝望等,而且疼痛复杂,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甚至导致患者产生轻生念头。

癌痛的原因

癌痛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躯体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据统计,78.2%的患者癌痛是由于癌症本身引起的,如肿瘤压迫、牵拉器官表面包膜、阻塞管腔等。8.2%的患者癌痛是由于治疗癌症引起的,如手术切口疤痕、肿瘤组织与脏器粘连、神经和躯体损伤导致疼痛,或放化疗过程中造成的黏膜、周围神经细胞损害,口腔炎等。6%的患者是由于癌症引起的病理性骨折、空腔脏器穿孔、梗阻、褥疮、肌肉痉挛等产生的癌痛。7.2%的癌痛患者产生的疼痛感与合并慢性病相关,与疾病本身无关,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动脉瘤等。其他患者主要是因为癌症产生的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等心理产生的疼痛感。

癌痛的特点

1.癌痛是一种全方位疼痛。癌痛是由多方面要素聚集而成的结果,这种疼痛包括患者肉体、精神以及社会等方面的要素,是一种复杂性较高的疼痛。

2.癌痛是一种长期性的疼痛。普通疼痛是一种短期的神经表现,而癌痛则不同,是一种长期伴随患者的疼痛。它能逐渐消磨患者的意志力,使患者丧失对于癌症治疗的信心和对生活的渴望,是非常危险的一种症状。

3.癌痛发作时患者常常难以忍受。在长达数周或数月的癌痛之后,许多癌症患者会被这种剧烈的疼痛制服,癌痛可以说是笼罩着患者的整个精神世界,到这种地步以后,癌痛患者已经产生肉体疼痛模糊的感觉,不能够准确掌握疼痛的位置。

4.癌痛伴有躯体化症状。癌痛患者常常伴有一种叫作“功能性腹痛”的躯体表现,这正是癌痛患者最集中的癌痛表现之一。

5.癌痛会造成患者精神方面出现异常。癌痛患者的心理容易出现抑郁或焦虑,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会导致患者的癌痛级别上升。

癌痛的缓解

中国人对待癌痛的观念和西方国家很不一样。在美国,吗啡消耗量是中国的一百多倍,占全球吗啡消耗总量的40%以上。国外很多癌症患者认为只要出现疼痛就需要治疗,疼痛控制住了,再进行其他治疗。但中国人倾向于忍着疼痛先治疗癌症,最终导致患者在忍受剧烈疼痛中接受放疗和化疗,这样无疑不利于治疗癌症。而且,一些治疗手段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比如放疗需要合适体位,但有些病人由于疼痛导致活动受限,无法很好地配合。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癌痛管理方法,即轻度疼痛患者使用以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为主,中度疼痛患者以可待因、曲麻多为主,重度疼痛以吗啡為主,能使90%以上的患者的癌痛得到缓解。

癌痛患者用药一定要坚持规律、足量原则,防止由于药效不足而出现药物耐受。根据新的癌痛镇痛标准,足量和尽早使用镇痛药物对缓解癌痛十分重要。比如中度疼痛就建议使用强镇痛类药物吗啡,并采用缓释制剂,有如下好处。第一,强镇痛药物效果非常好;第二,使用小剂量的止痛药就可以将止痛效果维持很长时间;第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缓机体对止痛药耐受的速度。

(作者单位:成都市西区医院肿瘤科)

猜你喜欢

吗啡癌痛疼痛感
材料作文“疼痛感”升格指导
勘误: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术后疼痛护理评分与患者静息及活动性疼痛自评结果的比较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