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穿刺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对临床指标的改善作用
2020-12-22张兵军石乃华蒋娜娜
刘 广 张兵军 石乃华 张 萌 蒋娜娜 刘 翠
(河北省深州市医院,河北衡水 053800)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是治疗周围血管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常用方式,是一种将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相融合的微创技术,比较传统外科手术方式,其通过影像设备的引导,可经微小创口以特定精密手术器械置入病变部位,从而进行体内治疗[1]。具有创伤小、定位清晰、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患者接受度更高。尤其是近年来,对于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方式的路径选择也在进一步优化,以往经股动脉穿刺进入方式,往往患者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且易并发多种不良反应;而经桡动脉穿刺路径,则能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在用于介入诊疗中具有显著优越性[2]。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目前经桡动脉穿刺路径方式已经跨越心、脑、肾等血管性疾病与肿瘤疾病等多个学科的临床治疗中。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河北省深州市医院2019年2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对其应用经桡动脉穿刺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对于临床指标的改善作用展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省深州市医院2019年2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通过患者病历建立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0±14.0)岁,其中行主动脉造影者15例、各种肿瘤介入诊疗者10例、脑血管介入诊疗者4例、肾动脉介入诊疗者7例、其他介入诊疗者4例,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方式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62.0±15.0)岁,其中行主动脉造影者16例、各种肿瘤介入诊疗者9例、脑血管介入诊疗者3例、肾动脉介入诊疗者7例、其他介入诊疗者5例,采用经桡动脉穿刺方式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治疗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河北省深州市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标准[3];②观察组患者经由艾伦(Allen)试验对尺动脉至桡动脉侧支循环情况试验结果呈阴性;③患者与家属签订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血管造影禁忌证者;②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方式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协助患者呈仰卧位状,在手术部位常规消毒、铺巾,以1%利多卡因(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1,规格:20 mg)行局部麻醉;应用Seldinger(COOK库克G09501,型号8.5F-25cm)穿刺股动脉,并常规置入6 F血管鞘,根据不同病变部位展开导管介入治疗。手术完成后即可将6 F血管鞘拔除,徒手加压持续15 min,以无菌敷料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包扎,12 h后即可拆除;术后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为平卧位,对术肢制动24 h。
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方式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①Allen试验方法:医师以双手对患者桡侧与尺侧动脉部位进行压迫,指导患者反复用力握拳与放开手指,持续5~7次,10~30 s,至手掌变白,随后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保持对桡动脉压迫;观察手掌血液循环状况;确认手部血液循环在5~10 s内恢复至正常,则表示患者尺动脉与桡动脉之间侧肢循环良好,在桡动脉血供消失时手部无缺血或闭塞情况,可确认为Allen试验结果呈阴性,可展开桡动脉穿刺。反之,则为试验阳性,表明患者手掌侧肢循环不良,不易进行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②经桡动脉穿刺:指导患者右上肢呈伸直,并稍稍外展,对其常规消毒、铺巾后确认桡动脉搏动最强部位,给予1%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经由桡动脉穿刺,并用穿刺针鞘注入造影剂于桡动脉,展开桡动脉与肱动脉造影检查;确认无异常症状后可置入桡动脉导丝与6 F桡动脉鞘管,将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022,规格:1 mL∶5 mg)200μg与肝素(吉林英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1911,规格:2 mL∶1 000 U)3 000 U混合后注入鞘管,避免动脉痉挛发生。若经造影检查显示患者桡动脉或肱动脉存在急性痉挛或堵塞症状,或桡动脉穿刺失败患者,可展开同侧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若再次失败则需更改穿刺方式为经股动脉穿刺,并根据病变所在部位、自身状况选择介入导管,当病变部位在胸主动脉以下,可应用125 cm长导管;若病变部位在胸主动脉以上,则可选择5 F导管。手术完成后拔除动脉鞘管,对局部压迫持续15 min左右,用无菌敷料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包扎,持续6~12 h后即可拆除;术后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为平卧位,对术肢制动24 h。
1.3 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行介入诊疗所需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靶血管到位时间、穿刺时间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下淤血、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路径手术中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术中X线曝光时间及所需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中靶血管到位时间及穿刺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路径手术中相关指标对比(±s,min)
表1 两组患者不同路径手术中相关指标对比(±s,min)
组别 n 靶血管到位时间 X线曝光时间 穿刺时间 手术时间对照组 40 16.1±3.5 9.1±2.5 5.2±1.3 46.8±7.2观察组 40 12.6±3.1 9.4±2.6 2.6±1.0 44.5±6.8 t 4.735 0.526 10.026 1.469 P 0.000 0.600 0.000 0.146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
组别 n 卧床时间(h)住院时间(d)对照组 40 8.5±1.4 9.0±2.1观察组 40 2.9±1.0 6.8±1.5 t 20.586 5.392 P 0.000 0.000
2.3 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与微创理念的普及,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与其相应支架治疗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内科及血管疾病的一种成熟方式;该方式可通过体外操作而实现体内治疗,尤其是对于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欠理想及不愿或不宜接受外科手术者,通过外周血管介入,可提高患者治疗接受度,并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中主要将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用于恶性肿瘤、周围血管性疾病等,前者在行介入治疗中,通过先进的微创介入技术与精确定位,将导管及导丝等器械置入肿瘤病变部位,从而将抗肿瘤药物与栓塞剂经肿瘤供血动脉送入病变处,以实现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4]。
现阶段,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中常经股动脉穿刺路径实现手术治疗,股动脉直径较粗,且血管径路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尤其是较大直径导管与支架更易通过,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但术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且由于股动脉生理位置较深,与股静脉伴行,在行穿刺后压迫止血难度较大,容易引发皮下淤血、血肿、渗血等并发症发生[5]。随后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路径方式的不断优化,经桡动脉穿刺方式被提出,相较于股动脉穿刺,桡动脉处于浅表位置,容易进行穿刺定位,而手掌血供丰富,不易出现缺血症状,手术完成后压迫止血难度降低;且因其附近无神经组织或重要血管,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从而促使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降低,减少动静脉瘘或假性动脉瘤等不良反应发生。另一方面,经由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往往卧床时间较短或不需要卧床休息,因此患者可进行早期活动,促进其身体快速恢复,因此临床中越来越倾向于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经由桡动脉穿刺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中,所需X线曝光时间及手术时间与经股动脉穿刺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中靶血管到位时间、穿刺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则比较经股动脉穿刺明显缩短,这与王加寿[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皮下淤血、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与程浩等[7]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报道认为[8],在经桡动脉穿刺中,鉴于其血管较细,穿刺中极易出现痉挛症状,致使穿刺失败;但在临床实践与穿刺路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下,通过应用桡动脉专用亲水涂层鞘管可明显降低桡动脉痉挛风险,术中硝酸甘油联合肝素的应用也能减少痉挛发生,因而其适用范围在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对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经桡动脉穿刺方式,可缩短穿刺时间及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患者对手术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