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个夜晚
2020-12-21马红霞
马红霞
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语文课堂中的作品阅读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学生能否通过《石壕吏》理解杜甫的伟大精神,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学时,通过“那些年,那一晚,发生了什么?”“诗人怎样把一个故事写成了诗?”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并还原场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石壕吏》 想象
所有的诗,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一份情感,或是诗人的遭遇,或是特殊的感受。否则,就不会有诗的出现。古诗文教学,如果只要求粗通大意,只强调记诵,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了解诗人的境界,触摸他们的心灵。杜甫投宿石壕村那一夜,经历过什么?他又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义务教育阶段涉及的诗文,如果仅仅考查记诵,要求比较低。《石壕吏》流传一千多年,学生能否借此理解杜甫的伟大精神,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我们先前的教学,过于强调记诵,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做得不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语文课堂中的作品阅读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在阅读中,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自己体悟,并非难事。不想,就看不到问题;积极思考,则到处都能有所发现。发现了问题,也就有了阅读交流的动机,学生才能产生质疑、探究的愿望。再次教学《石壕吏》,我便这样去实践: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并还原场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导入时,我请学生背诵杜甫的《春望》,回忆诗的内容与情感,联想《春望》的写作背景。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伤之情。而《石壕吏》是用一个故事,展示战乱中底层人民的苦难,要读懂这首诗,难度并不大。但是,能不能随着诗人的笔触融入故事中,能不能进入诗人的心灵世界,则要看学生能否积极地思考了。听、说、读、写,离不开“想”;学生能想、会想,阅读价值才能体现。《石壕吏》这篇古诗文的教学,可浅可深,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是教师应当关注的目标。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诗的内容?我的引导问题是:那些年,那一晚,发生了什么?
在诵读的基础上,我请一位学生紧扣诗句复述故事,其他学生则注意他哪些地方扣得准、理解得到位,表达有无创意,同时也观察哪些地方有疏漏。我发现,学生很快有了读与思的意识。交流中,大家认为复述全诗时有些要点必须注意。
“暮投石壕村”,诗人在暮色降臨之时投宿石壕村一户村民家。战事紧张,生活艰难,老翁一家却没有拒绝一个过路的陌生人。这说明,底层百姓即使在困窘中,也同样保有善良、仁厚。
“有吏夜捉人”中的“夜”,要重点关注。百姓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官府的差吏白天抓不到人,就趁夜间人们睡觉放松警觉之时去抓。对此,诗人很可能感到意外。
“老翁逾墙走”一句很重要。老翁也得逃,说明战事已经非常不利,军队死伤惨重,几乎无男丁可抓。“逾墙走”说明只能爬墙逃跑,没法或来不及从家门出去。“老翁”的“逾墙走”,也许不是第一次了,从侧面反映出官府抓丁的频繁和凶狠,复述时应当讲出来。
对“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很多学生都说仿佛真的听到了夜里村中差吏凶狠野蛮的叫喊和百姓无奈的啼哭。
“吏”为何怒?因为抓不到人没法交差。老妇人何以啼哭?家中的悲惨故事有谁知道!更有学生指出:村里可能同时有多处“怒呼”和“苦啼”。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个儿子,刚刚战死两个,还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吗?有学生提出,“幸存的这一个如果死了,就未必有人报信了”——这个细节,如果不细心推想,可能忽略。
“出入无完裙”说明战争不仅导致百姓家破人亡,而且已使他们陷入极度的贫困。到这个地步,差吏仍然不放过老妪。——她家的事,在石壕村也许还不算最悲惨的呢!否则,差吏为什么不为所动?战争把百姓逼到了绝境,这是谁的罪过?学生对“绝境”一词特别认同。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两句,体现出年迈的老妪深深的无奈与痛苦,她想保护的是年迈的老伴、可怜的儿媳及嗷嗷待哺的孙儿。
“夜久语声绝”,官府差吏的这一场威逼纠缠,竟然持续到“夜久”,可见,差吏不抓到人不肯离开,连老妪也不放过了。“如闻泣幽咽”,也许是老妪被差吏带走渐行渐远的哭泣,也许是抱着婴儿的儿媳的呜咽,那一夜,那哭声,似乎在今天的课堂上都听得到。
交流总结时,我发现,复述生动的学生,读得细,想得深,能抓住诗句中的用词,想象环境气氛、人物对话与动作,使整个故事叙述有情境、有对白、有神态、有动作,如同一出形象生动的舞台剧。学生从画面和情节中,把握了故事背景和诗人的感情。
那么,怎样认识《石壕吏》的成就?
我的第二个引导问题是:诗人怎样把一个故事写成了诗?
首先在于杜甫一贯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不了解时代背景,学生有可能产生错误认知。官府为什么要夜里抓丁?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白天抓不到,二是情况紧急。或许兼而有之。既然是“抵抗叛军”,老翁何以要逃亡?杜甫交代得很清楚:三个儿子全上了前线,而且已经战死两个了!官府要他们保卫的不是自己的家而是“朝廷”。老百姓会想些什么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后世人往往只看到一朝一代的强盛,认为是帝王的功业,却忽视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安史之乱”,是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恶果却要百姓去承担。《石壕吏》中,石壕村老翁一家,即使原本不富裕,毕竟有个家,而经此之乱,就家破人亡了。杜甫之所以被世世代代铭记,就在于他面对现实,以“三吏三别”,如实地记写人民的苦难,控诉社会的不合理。
“吏”为什么会那么凶狠?这也是学生想探究的问题。讨论中,大家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一个社会崩坏,也必然从上到下地漠视民生,这里抓走老妪的下层小吏虽然是奉命行事,但已经冷酷麻木、丧失人性、毫无同情心。杜甫虽没有直接谴责,但有学生说,读到老妇啼哭时,仿佛能看到那几张冷酷无情的脸。
讨论至此,《石壕吏》一诗的背景就比较清楚地展示出来了。故事中人物的悲惨遭遇震撼人心,而学生也理解了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感。一篇叙事诗,说的是一家人的苦难遭遇,却描绘出了整个时代的样貌。否则,就不会有人称杜甫的诗是“诗史”了。
《石壕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伟大名篇。在那个年代,有很多记录战乱中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为何杜甫的《石壕吏》能脍炙人口?——真正开始思考,是在提出更深刻的问题之后。因为有自由的想象和交流,部分学生的思考有了一定的深度,提出了一些大家感兴趣的问题。通过阅读理解基本内容,可以了解杜甫遣词造句的艺术成就。该诗之所以传唱千年,还在于其平易精练。全诗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叙述,几乎不着一字,感情却十分强烈。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一概括何其简练!在这里,杜甫的感情很鲜明:这些差吏,你们凭什么这样凶狠?老妇人啊,你怎么哭得如此悲伤?这两句几乎是《石壕吏》故事的“基调”。讲述时还要注意“独与老翁别”的“独”字,“独”暗示了老妪已被带走,又告诉读者老翁已回到家中。只一个“独”字,无尽的凄苦、悲愤尽在其中。老翁知道老妪会被抓走吗?老翁哪里会想到小吏会带走老伴,如果知道结局,他也许就不会“逾墙走”了。比起老伴被充数抓走,还不如自己去送死!这首诗最令人悲伤的,也许恰恰是在这里啊!“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故事讲完了。可是,谁知道今晚会不会有吏再捉人?老翁躲过了昨晚,能不能逃脱今晚?讨论这个问题时,学生都有些沉默。战乱中,百姓的生死有谁关注?也许,杜甫在离开石壕村时也在担心吧。
在那些年里,人民的眼泪流成了河,无数悲伤的故事不断地重演,日复一日。杜甫这首诗会让人铭记不忘,正是“诗史”的积极作用。他写这首诗时心情一定是痛苦矛盾的。
我认为,古诗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人生境遇、追求和求之不得的矛盾心态,要引导学生站得更高一点,认识这些诗人的艰难处境,了解他们在进与退之间的徘徊,在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之间的忧思,从而多一些对人情世事的理解。不少学生把古诗文视为畏途巉岩,归根结底还是阅读时没有融入其中,这是我们教学中要注意引导的方面。
古诗文教学能培育学生的智慧,更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如果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停地思考,积累阅读经验,学生一定不会觉得枯燥无趣。这节课结束前,学生再次轻轻地自读这首诗,虽然聲音并不整齐,但我知道,他们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心在想象那个夜晚中的故事,和杜甫一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