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教好古诗文
2016-06-18沈少平
沈少平
摘 要: 古诗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老师要巧用多媒体,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多角度增强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欲望。
关键词: 多媒体 古诗文教学 教学方法
古诗文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根系,是我们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秦砖汉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滋养我们的文化母体,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因“晦涩难懂”被许多师生避而远之,公开课、评优课很少有选上古诗文内容的,学生对古诗文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认为古诗文是没有用处的“老古董”,凡此种种,只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古诗文的重要性,老师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如何改变现状呢?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老师要巧用多媒体,教好古诗文。
一、巧用多媒体,端正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态度
良好古诗文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好古诗文的基础,学生不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古诗文的学习是因为学生认为古人的东西对现实没有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互相合作,各小组都出一期以“灿烂的古文化”为主题的电子小报,并进行评价。学生通过网上搜索、资料查询等多种手段,搜集相关资料,力求制作出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在制作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充分认识学习古诗文的目的和意义,知道古诗文对现代人的认同感、文化底蕴、文化品位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坚定好好学习古诗文的信念,为老师教好古诗文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钱梦龙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学习古诗文也是这样,虽然学生也能够初步认识到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初中生身心特征决定他们一开始对古诗文并不是很感兴趣,甚至对其语言文字的“晦涩”有畏惧感,老师在上课伊始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欲望。
在教学《论语十则》的时候,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孔庙、杏坛及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伟大成就,并提问:“孔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激发他们探究为人思想的欲望,自然而然地就试着在课文中寻求答案。
三、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意境
古代大家言语的精练和古今文字意义的变迁常常使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解决这一偏差紧紧依靠老师逐字逐句的讲解往往费时费力,而很多文章用字的精妙也是不可言传的,这时候,要是能再现出当时的情景,学生的理解就变得容易得多。
在带领学生体会“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时,我利用多媒体,再现诗人在外奔波泊船瓜洲的情景,让学生深刻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情节,最后用动画的渐变效果动态展示江南渐次变绿的情景,学生很快就体会到“绿”的妙处。
四、巧用多媒体,搭建学生比试古诗文的擂台
学习古诗文记诵是绕不开的坎,但是单一的读背练习方式容易让初中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把传统的读背方式改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模式会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达到快乐学习的效果。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把近期学习的古诗文知识点做成简单的过关游戏。游戏以比赛为主要方式,以知识点为关卡,涉及内容填空、文学常识等,以填空、选择为答题方式,题库随即抽取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学生在乐此不疲的游戏中掌握古诗文的很多知识点。
五、巧用多媒体,打造学生展示古诗文的平台
体验成功的喜悦是持续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会更努力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为此,我在古诗文实际教学中,常常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
在教学蒲松龄名篇《狼》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自行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首先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解读,力求把握人物形象和狼的特征,然后进行精彩的表演,表演不仅在班里进行,还被我录成视频放在网上供家长、网友点播,学生看到自己的表演被外界表扬,得到很大的鼓舞,鼓起继续学习古诗文的信心,更努力地投入下一阶段学习中。
六、巧用多媒体,展现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榜样
诵读从古至今都是学习古诗文最重要的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生要通过诵读古诗词,品味古代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验。”由于古今言语差异,学生往往无法领略古诗文节奏美,从而不喜欢朗诵,这时候就需要榜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朗诵欲望。
如教学《观沧海》一课时,学生读惯了传统五言、七言诗句,对四言古体诗难以把握,这时我相机播放《观沧海》的朗诵视频,当康桥铿锵有力的声音荡漾开来的时候,班里学生都被震撼,他们第一次发现朗诵原来这么具有穿透力,在康桥朗诵停止后,不待老师要求,学生都开始跃跃欲试,反复模仿。
当然,教好古诗文还和老师的知识背景、人格魅力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是我们相信用好多媒体能为教好古诗文提供强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裴娣娜.现代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