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

2020-12-21黄加亮

教师·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模式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

黄加亮

摘 要: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就是要求在学校实施的教育过程中,将德育作为工作的中心点,在立德为先、树人为辅的整体育人观念框架中,让学生达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人生境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让立德树人目标完善地、科学地、有计划地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是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基础。文章正是基于此种角度,以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为基础,以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为框架,有针对性地将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做了分析、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课堂教学;传统模式;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0-0054-02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1]党的十八大也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因此,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当前学生进行德育课程的主要框架构成,如何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实践中发挥出其内涵的真正所在,不但是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关心的问题,更是教育界人士需要认真分析、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古往今来,一个人在学识上可以毫无建树,但必须具有优良的品德。立德作为育人教育的基础和主要实践框架,是将学生树立成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基础。[2]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尊法、守法观念得到提高的基础上,提升道德品质。如果不注重学生德育的教育和发展,就会使文化教育失去本性,人才培养陷入误区。立德就是以仁爱为基础,以惩恶扬善、慈悲为爱等为基准,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元素的契合中教育学生,培养其正确的三观,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优秀品质,从而为培养出具有优秀品德的人才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在立德樹人的框架中,立德是基础,是在德育为先的基准内,坚持以正能量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引导、感化和激励,从而达到树人的目标。树人是目标、是方向,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内,以科学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三观的塑造,从而让学生成为社会可用之才。在与北京大学的师生座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由此可见,立德树人的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是十分重要的。[3]

(二)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在当前多元化的时代,由于外来文化以及繁杂信息等因素的侵染,身心发育还处在稚嫩期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和对事物优劣好坏的识别能力,如果没有受到正确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侵染,从而使其思想观念和对外来事物的认知发生偏差。而在这个时期,他们受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学校教育;在学校所传授的课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接受社会正能量和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将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渗透是必要的。

二、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

立德树人不但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事业,还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4]尤其是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有用人才方面而言,其意义和作用更是宏伟。目前,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明显,如何完美、科学、有计划地将立德树人目标在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渗透,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完成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过程

启发式教学是指打破传统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模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其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的知识、新的观念。对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而言,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入课堂,以耳熟能详的场景植入,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启示的目标。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事情,虽然很小,但如果能合理运用,起到的效果是很好的。例如,自觉排队,不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奔跑、打闹等,看似平常普通的小事,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一个人的素养,显示出美好的品德。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将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引入,引导学生讨论,可以以小见大,让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精神融入日常的行为理念中。

其次,还可以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为基础,让立德树人的观念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中。例如,在讲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时,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真正地深入生活中,去感受生活中的规则,如:“为什么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为什么要等红绿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因为违反规则而引发的惨案。由此,启发学生充分理解社会生活会离不开规则的原因,了解如果离开了规则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

再次,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都有什么样的规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自己的体验去感受生活中的规则。让学生理解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和社会中,规则处处存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去感悟规则存在的重要性,去感悟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规则进行规划和复合的。人们只有遵守规则,才能让社会处在和谐、平稳的状态。如果不遵守规则,轻则会受到道德的谴责,重则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学生通过自身在生活中的体验,可以明白自由也是有规则的自由,自由的框架也是由各种规则组成的,脱离了这个框架,那就不是自由,而是会违反道德,违反法律,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有通过亲身的体验、自身的感悟,才能明白规则的重要性。由此,也就能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培养出其高尚的品德和做遵纪守法的公民的愿望。这样也就实现了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将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教学目标。

(二)结合教材特色,将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渗透

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特色上,首先,比较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此,要紧紧把握住这个特色,以法治教学为基础,将立德树人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融合和渗透。立德树人的概念,从其内涵而言,其具有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精神,不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而且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框架的构成和延伸中,具有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目标相契合的特性。所以,将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渗透,不但可以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提高其综合素质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今后的人生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贴近青少年心理的特点,采用生活导入、情境再现、问题讨论、价值辨析、导航引领等方式,将立德树人与法治教育相互结合,对心智发育不成熟的学生而言,能起到明智启心的作用。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身心发育、成长时期,在这个时期无论其心智还是其体质都在逐渐地向成熟期发展。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正确的引导、明确的导向,则其三观的树立很容易走向误区。以道德与法治为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重要课程,让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渗透,不但能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目标,而且能让学生达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人生境界,还能通过立德树人目标的渗透,让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再次,在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所有特点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将生活中常见的活动融入其中。这些生活场景的再现,不但可以从心理上激发学生学习、关注、参与的兴趣,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增强其法制观念的目标。通过教材“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特色,将立德树人的目标渗透到其中,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在培育与养成青少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基本理念和行为习惯,做遵纪守法的现代公民的基础上,完成“立德”以树人、“树人”须立德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将立德树人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渗透,就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达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境界。正处在身心发育时期的初中学生,在目前多元化文化的侵染下,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有目标的、启发式的感受引导,很难打破他们内心自以为是的感受。所以,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教师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创建生活场景,让立德树人的观念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进行渗透。这不但能让学生的精神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而且其主动学习、主動思维、主动观察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因此,在立德树人的框架内,不但要在课堂上进行渗透,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和感受,在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础上,帮助和满足学生去探索、研究社会生活的好奇心。以此为起点,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追求有品质、有意义的生活,为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有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俊岭. 立德树人,让师生幸福成长[N]. 语言文字报,2020-04-10(5).

[2]王福有.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3):156.

[3]王梦霞. 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6.

[4]陈亚军.浅析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42):121-122.

猜你喜欢

传统模式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探究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以非课程教育培养大学生学业规划能力的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