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赋能为导向的校园非自愿来访者的咨询策略探究

2020-12-21邱洁英

教师·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赋能心理咨询

邱洁英

摘 要:校园心理咨询中非自愿来访者由于主客观原因,对心理咨询师存在着排斥和抵触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咨询效果的达成。为了建立良好的咨访双方关系,帮助来访者发现问题根源,协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文章尝试性引入赋能这个社会心理学关键概念,以赋能为导向对校园非自愿来访者的咨询策略进行探讨。首先界定与澄清咨访双方的角色和咨询原则,其次促进非自愿来访者转变为主动求助者,再次开发和运用非自愿来访者的优點与资源,最后鼓励非自愿来访者与人际及环境的互动,通过四个具体可行的策略为来访者赋能,增强其控制感、胜任感、效能感和控制感,助力他们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能力感,最终达成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校园非自愿来访者;赋能;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03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0-0009-02

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自愿性与主动性是咨询有效的必要条件。但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咨询的性质与作用,常常会有不少非自愿来访者因为违背教育目标、触犯校规或与教师家长的期望冲突,被校方或家长强制来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请学校心理咨询师介入以帮助其解决问题。对这类来访者,我们称为校园非自愿来访者。由于他们并非出于个人意愿接受咨询,主动寻求帮助的愿望不强,在咨询中常以沉默、赘言、否认来转移话题或直接为自己辩护,甚至会以不同的反抗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愿意,这给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压力。

造成校园非自愿来访者这些“先天”的阻抗行为有其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这些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有误解,认为心理咨询师和其他德育教师一样或者将心理咨询当成治疗“精神病人”的途径,认为自己“没病”。客观因素既有家长或教师把心理咨询作为自己教育手段的延伸或支持,造成非自愿来访者内心对心理咨询师产生抵触情绪,把对教师或家长的反抗移情到咨询师身上;也有来访者敌对、偏激的人格特征和内心欠缺安全感与人际信任的心理状态。

心理咨询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咨询师运用相关理论与技术,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帮助来访者发现问题根源,挖掘来访者的潜能,协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适应与调节环境的能力。这一过程不仅仅依靠咨询师单方面的努力,更需要来访者的积极配合。资料表明: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更能影响咨询的效果,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协助下,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重新审视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终极目标。因此对校园非自愿来访者的咨询,更要重视其对咨询效果的影响作用,要激发其主动性,使其从非自愿来访者转变为主动求助者。本文以赋能为导向对校园非自愿来访者的咨询策略进行探讨。

一、赋能及其内涵

赋能是随着社会心理学发展而形成的一个重要议题和关键概念之一,指“识别、促进及提高人们应付需要及解决其本身问题的能力,并且动员所需的资源,使人们自觉地控制其生活”。赋能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概念,既包含组织里上下级之间的赋能,也涵盖了个体、组织和社会的赋能。本文的赋能指的个体赋能,即提升个体价值感,建立自我效能感,激发其潜能,通过行动自我控制、决策生命的过程。在咨询过程中,赋能于来访者,使之产生内在的掌控感、效能感与动力感,从而去达成目标。

总之,赋能,是一个“使人能够”的过程,是一种对解决问题的主动参与行为,是一项增强自我效能、提升心理控制能力,付出行动并达到预期目标的机制。因此,以赋能为导向的校园非自愿来访者的心理咨询,重视非自愿来访者的世界观和主动参与性,咨询过程聚焦非自愿来访者的成功经验、优点与资源、问题解决的希望与方法,使他们能抽离问题的泥沼,减少无力感,增加能力感,是一种正向咨询取向。

二、以赋能为导向的校园非自愿来访者的咨询策略

以赋能为导向的校园非自愿来访者的咨询主要是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动力,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控制感、自我效能感与胜任感,加强他们对人际关系、家庭与学校系统、社会规范的觉察,促进他们认同、投入或支持他人或某个团体,发展与实际运用一些具体技能,产生合理的控制感和自治感。具体策略如下:

(一)界定与澄清非自愿来访者与咨询师的角色和咨询原则,增加非自愿来访者对生活的控制感

有些咨询师担心非自愿来访者的处境,而不自觉地以一种“你无路可走”的态度提醒来访者。其实对非自愿来访者而言,这样往往不被看作善意的关怀,反而被质疑是校方的“同谋”。所以在进入正式咨询前,咨询师需要直接而亲和地澄清与界定非自愿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定位,说明自己是一个协助来访者成长的角色。同时,咨询过程中的保密原则的坚持也同样重要。咨询师要清楚肯定地说明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共同约定后续进行咨询的时间与方式,要清楚地让来访者知道,学校咨询师有定期向校方报告的义务,但报告的深度与内容,会先与来访者讨论并征得其同意;也要让来访者明了保密例外情况,即当来访者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可能时,咨询师必须立即上报学校。这样能降低非自愿来访者的被迫感,增加其控制感。

(二)促进非自愿来访者转变为主动求助者,增强其对自身问题的胜任感

1.同理与接纳非自愿来访者的心境

非自愿来访者往往充满着愤怒与敌意、无奈与沮丧、焦虑与不安、惶恐与悲惨的情绪。因此,在初次会面时,他们会千方百计地表达他们的被迫感。此时如果咨询师对来访者抱有既定的成见,就容易反移情于来访者,甚至斥责他们,从而使非自愿来访者变得更加抗拒且更不愿意配合。此时咨询师可以把非自愿来访者的种种表现视为一种对咨询师与众不同的期待,接纳他们的各种情绪,同理他们被强迫来的行为反应和面对问题时的挣扎,以及所面临的压力与困境。同理与接纳会让来访者感到被尊重,获得安全感,从而也更愿意敞开心扉,检视问题并尝试改变。

2.辨识非自愿来访者的类型,共同设定咨询目标

非自愿来访者通常有三种类型:一看不到问题,二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三认为问题都是由他人引发的。因此咨询师需要尽快辨识非自愿来访者的类型,帮助他们觉察问题的实质,鼓励他们理性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促进他们解析自己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运用资源解决问题等。咨访双方共同分析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师再引导来访者用正向可行的语言描述自己想达成的目标,并且与其共同设定咨询目标,能减少他们来自生活中的无能感,增加他们对环境的现实感以及对生活的掌控力,并主动觉察自己与环境互动的方式,发展其主动性。

3.从非自愿来访者被迫来访的动力切入

因非自愿来访者的来访性质,在初始会谈中,他们往往三缄其口或顾左右而言他。因此从非自愿来访者被迫来访的动力切入,能催化来访者表达不满情绪的欲望。此时咨询师除了同理共情非自愿来访者“不愿意”的心境,还可以肯定他们即使被强迫却仍按时到访的行为,这既能表达咨询师的善意与立场,显示出对他们支持与接纳的态度,也会提升他们为自己负责的信心,明确自己来访的目标,重新思考想达成的目标,产生主动改变的动机,变非自愿为主动。

(三)开发和运用非自愿来访者的优点与资源,建立其解决问题的自我效能感

1.了解非自愿来访者的背景

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优势在于可以多渠道多角度了解来访者。在正式接待非自愿来访者前,通常教师或家长会先告知咨询师关于他的问题,而咨询师也可以借助与学生相处的经验,收集非自愿来访者各方面的资料,对他形成初步的认识,做好准备。事先准备,可以帮助咨询师了解与接纳非自愿来访者在会谈时各种阻抗形态,尽可能避免在工作中受挫;也能帮助咨询师了解非自愿来访者的需求与期待,掌握来访者的想法与资源,尽快与来访者建立与维持良好咨询关系,促进来访者以自己的速度、方向与方式成长。

2.重新诠释非自愿来访者的问题,区分问题与自我价值

非自愿来访者常常陷于问题而无力改变,其固有观念在于:问题等于他的全部剩余价值。此时,咨询师就需要重新诠释非自愿来访者的问题,把问题本身与自我价值区分开来,从问题中挖掘闪光点和资源。比如,面对一个经常因愤怒而打人的非自愿来访者,咨询师可以解析他打人的不當行为,把打人的动机与打人的行为区分开,肯定他自我保护的力量,同时引导其认识打人行为的不正确性。

3.找寻非自愿来访者的优点与资源,给予不断的赞赏与鼓励

遇到问题时,教师、家长与非自愿来访者都会急于找寻原因、追究责任,往往忽略了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此时咨询师更需要去观察、检索与找寻非自愿来访者的优势与资源,帮助他们在所处的问题与困境中,依然看到自己原先就已经拥有的优点与资源,并且不断地给予细节化具体化的赞赏,鼓励他们善用优势与资源解决问题。这样能缓和来访者的焦虑、带给来访者力量、提升来访者的信心、强化来访者改变的动力、提高来访者积极行为的出现频率,从而逐步达到更好的转变效果。

(四)鼓励非自愿来访者与人际及环境的互动,发展其对生活的合理控制感

一方面,咨询师要主动积极、平等公开地与非自愿来访者有密切联系的人沟通,促进他们对非自愿来访者的了解和接纳,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帮助他们建立与非自愿来访者良性互动的有效关系,更好地与非自愿来访者沟通。另一方面要鼓励非自愿来访者积极参与人际及环境互动,促进他们发展自我肯定与社交能力,重新建立社会关系网络,能够运用技能与资源应对不同的情境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对生活的合理控制感。

对校园非自愿来访者的咨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需要学校心理咨询师以极大的耐心与毅力进行持续的付出。赋能是一个给予力量去发生改变的过程,可以提升非自愿来访者对现实合理的控制感与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感,能促使他们更顺利地完成其生命历程中各阶段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周生江,蔺桂瑞.对被动来访者心理咨询的探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75-77.

[2]李婷婷,贾林祥.心理赋能及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1):98-101.

[3]欧阳静,江华容.赋能理论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7):1001-1004.

猜你喜欢

赋能心理咨询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构建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为德育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