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ivfet合并ohss患者中的应用
2020-12-20李帅帅桑岩岩沈玲玲黄玉真
李帅帅,桑岩岩,沈玲玲,黄玉真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孕不育患者的成功妊娠率、生产率逐年升高。其中IVF-ET(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是辅助患者顺利怀孕、生子的有效方案之一[1]。但随着IVF-ET技术在临床的推广与应用,临床有研究[2]指出,IVF-ET技术应用后,患者多采用促排卵药物排卵达到成功妊娠的目的,但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OHSS(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治疗信心。临床有研究[3]指出,在IVF-ET合并OHSS患者治疗期间给予个体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基于此,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个体化护理、常规护理在IVF-ET合并OHSS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一共收治90例IVFET合并OHSS患者,按照1:1比例将患者分成甲组与丙组,各45例。甲组年龄25~40岁,平均(32.65±5.91)岁;病程2~11年,平均(6.57±3.19)年。丙组年龄24~40岁,平均(32.38±5.90)岁;病程2~10年,平均(6.43±3.21)年。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甲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丙组45例实施个体化护理,流程如下:①健康教育:在患者确诊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这是一种常见现象,稳定患者的精神、情绪状态;其次讲述IVF-ET合并OHSS的原因,临床治疗方案,对患者妊娠的影响等知识点,在患者提出疑问后耐心解答,结合自身护理经验讲述有用建议,提高患者对IVF-ET并发症的认识,树立患者的治愈信心。②心理干预:在患者展现负面情绪后,立刻表示理解与同情,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改进护患关系。然后由本院心理医师引导患者讲述内心想法,帮助患者排泄内心负面情绪,并告知患者进行治疗的必要性,最佳手术时机,在患者存在质疑情绪后列举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③症状护理:患者发生OHSS后,多存在腹胀、腹痛等症状,在患者入院后需密切注意患者的症状变化,给予针对性治疗的同时,通过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症状,加速症状的消失。若患者存在强烈腹痛,且痛楚逐渐蔓延全身意味着患者极有可能出现卵巢破裂,需立刻上报医生,给予处理。④生活指导: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指导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食物,每天服用1000~1500 mL平衡液,有水肿症状的患者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有浮肿症状的患者禁止摄入盐。指导患者下床、缠身、弯腰时尽可能速度缓慢,动作轻柔,多下床慢走,活动身体的同时,不可剧烈活动。同时督促患者穿戴弹力袜,避免形成静脉血栓。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卵巢扭转、肝功能异常)发生率;
(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获取,从服务态度、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服务及时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单项总分10分,分值与护理满意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丙组的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卵巢扭转、肝功能异常)发生率6.67%明显小于甲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丙组的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服务及时性)明显大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个性化护理是一种基于患者性格特点、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的护理方案。该护理方案重视患者的症状护理,力求在治疗患者的同时,通过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症状,增加患者的住院舒适度,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4]。通过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让患者充分了解IVF-ET合并OHSS的相关知识,从而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同时,理解患者,帮助患者排除负面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进一步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最后,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指导患者生活,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提升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5]。
由上可知,I V F-E T 合并O H S S 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