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翼状胬肉切除+自身结膜瓣移植术中取瓣位置不同与瓣是否游离对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分析
2020-12-20洛桑
洛 桑
(西藏军区总医院五官科,西藏 拉萨 850000)
翼状胬肉是眼科系统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该病变组织属于纤维状血管,该组织的生长与结膜的相连会逐渐侵入到角膜表面位置,临床表现与外部刺激导致的炎症病变相类似[1],患者的实际发病原因与患者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等均有一定的关系,西藏地区紫外线强,风沙较多,故牧民及农民的发病率较高,手术治疗是其临床处理中的主要措施,结膜瓣移植术实施中选择的取瓣位置不同,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2]。基于此,抽取60例翼状胬肉静止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我院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自身结膜瓣移植术治疗,探究不同取瓣位置对翼状胬肉切除+自身结膜瓣移植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计抽取60例翼状胬肉静止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入我院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自身结膜瓣移植术治疗,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6~57岁,平均(41.5±1.1)岁;研究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2~55岁,平均(41.6±1.4)岁;患者均符合手术标准,且知晓手术及研究要求,自愿配合。60例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自身结膜瓣移植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手术实施前均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连续三天的用药,达到抗感染治疗,手术时首先对翼状胬肉头部前的角膜上部位的胬肉体以及胬肉头进行分离处理,分离至前弹力层,确保角膜的充分暴露,完成后对巩膜暴露区域部位的异常血管位置进行烧灼处理,已达到止血效果,巩膜裸露区控制在3-4毫米。对照组手术中取瓣位置为自身颞下方游离结膜瓣,研究组手术中取瓣位置为自身鼻下方带蒂球结膜瓣,患者手术完成后需要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进行涂眼并加压包扎,1天后即可将包扎拆除,之后连续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术后抗感染治疗,手术一周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线。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60例患者治疗后结膜瓣水肿发生率、结膜瓣缺血、脱落发生情况,分组计算发生率后进行组间对比;另分组统计计算60例患者治疗后角膜恢复时间均值后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结膜瓣水肿6.67%(2/30),结膜瓣缺血、脱落0.00%(0/3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结膜瓣水肿36.67%(11/30),结膜瓣缺血、脱落16.67%(5/30),研究结膜瓣水肿率以及结膜瓣缺血、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经计算分别为x2=7.954,P=0.005,x2=5.455,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角膜恢复时间为(4.3±1.1)天,组角膜恢复时间为(4.4±0.9)天,经计算t=0.385,P=0.7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翼状胬肉是眼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尤其是在西北部高原地区的发病率更高,主要与高原地区紫外线过强,外界环境对眼部慢性炎症造成的刺激以及人文地理因素等均有着直接的关系,翼状胬肉患者治疗中选择相适合的取瓣方式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确保患者手术后愈合速度,缓解患者水肿,降低缺血情况的主要措施。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结膜瓣水肿发生率、结膜瓣缺血、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恢复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自身鼻下方带蒂球结膜瓣以及自身颞下方游离结膜瓣在翼状胬肉切除+自身结膜瓣移植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均能够起到显著的修复治疗效果,但是自身鼻下方带蒂球结膜瓣移植术患者治疗后结膜瓣水肿发生率、结膜瓣缺血、脱落发生率更低,患者术后康复的舒适性更高,患者的接受能力以及配合性更强。
综上可知,高原地区翼状胬肉静止期患者治疗中取自身鼻下方带蒂球结膜瓣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手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提升术后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