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痰通络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临床初探
2020-12-20田丰林代洪伟张莉亚
田丰林,代洪伟,张莉亚
(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前庭性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中枢性前庭疾病,近年来本病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目前本病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急性期的曲坦类药物、预防性治疗药物、前庭康复训练等。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运用健脾化痰通络之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颇佳,现将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灵枢·海论》认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张仲景首先提出因痰致眩晕的学说,《金匮要略》中:“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丹溪心法》中:“湿痰滞于上,阴火起于下[1]。《医宗金鉴》中亦载:“瘀血停滞,神迷眩运,非纯用破血行血之剂不能攻逐荡平之。”明·秦景明《症因脉治》中说:饮食伤脾、生痰导致眩晕,有火者则锻炼为痰,无火者则凝结为饮。清·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提出无火不动痰,无痰不作晕”。“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等,揭示了体内积存大量的痰湿,导致血液和经脉痹阻不通畅,运行失常,或痰饮流窜于脑部,清窍受到蒙蔽,引起眩晕的病机,其中风、火、痰、瘀是提倡最多的。
2 病案举例
张某,女,48岁,2019年5月6日初诊。主诉:反复头晕、头痛5年余,加重2天。患者形体偏胖,平素多疑易怒,5年余前因丧父伤心过度后开始出现头晕、头痛,此后反复发作,每遇劳累、情绪波动而诱发发作,每次头晕、头痛持续时间约2小时可缓解,每月发作1~2次。2天前因与家人争吵、哭泣后,自觉劳累入睡,醒后开始出现头部搏动性剧烈疼痛,以左侧颞部胀痛为主,此次发作至就诊时共发作2次,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约15分钟,伴恶心、面色苍白、畏光、畏声。自行在家口服米格来宁片、布洛芬片等药物,疼痛缓解不明显,仍头晕、头痛。就诊我院门诊时情绪低落,胸闷,嗳气,进食少,寐差,便溏,小便可。舌质暗红,舌尖散在瘀点,苔白腻,脉涩。查头CT 未见明显异常,前庭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西医诊断:前庭性偏头痛。中医诊断:眩晕(痰瘀互结型)。治宜健脾化痰通络。处方:泽泻15 g、川芎10 g、白术15 g、石菖蒲15 g、僵蚕6 g、炙甘草6 g。7剂,日1剂,水煎服,饭后服。嘱患者调畅情志,节饮食,避风寒。2019年5月13日复诊:服药后,头晕、头痛较前减轻,口服止痛药物量较前减少,舌质淡红,边有瘀斑,苔薄白腻,脉涩。继续原方加用蜈蚣2条,天麻15 g,另服14剂,巩固疗效。随访6个月,期间头晕、头痛未发。
按:患者头晕头痛反复发作应责之肝脾,与脾虚生湿聚痰、情志不调,肝失疏泄,久则气滞血瘀有关。痰为导致眩晕的主要病因。根据脾虚痰聚瘀阻脑络的病机,提出健脾化痰通络的治则治法。笔者选取经方泽泻汤为主方,并加以化裁。其中君药泽泻甘寒,具有利水渗湿除饮;《本草衍义》中记录“其功尤长于行水”;川芎味辛性温,既能行散,入血分,上行巅顶,下行血海,也为血中气药,可祛风止痛、活血行气;臣药以白术、茯苓健脾除湿,以制生痰之源;泽泻和白术两药相互配伍,清人林丰礼论有“泽泻气味甘寒,生于水中,得水阴之气,而能制水;一茎直上,能从下而上,同气相求,领水饮之气从下走。然犹恐水气下而复上,故用白术之甘温,崇土制水者以堵之,犹治水者必筑堤防也”;佐以石菖蒲,化湿醒脾开窍;僵蚕化痰通络止痛;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健脾化痰,活血通络之功,使痰化瘀消,诸症自除。
服用7剂后,患者头晕、头痛已明显缓解。痰浊为阴邪,重浊粘滞,并非几日服药即可全效,故继续守法守方治之,收效颇佳。
3 结 语
前庭性偏头痛又称偏头痛相关性眩晕、眩晕相关性偏头痛、偏头痛性眩晕[2]。前庭性偏头痛具有突发且易反复的临床特点,西医治疗主要以经验性及预防性治疗为主,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而中医中药通过辩证施治、个体化治疗,标本兼顾,通过控制发病频率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配合适当的健康指导,往往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笔者在经方立法方药的基础上,结合眩晕病因病机及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治疗本病应健脾化痰为主,配合通络之法,每可获良效。